楊晗
摘? 要:商業銀行具有高負債的經營模式及高杠桿的行業特征。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經濟資本是根據資產所承擔的風險計算的最低資本要求,用于抵御銀行實際承擔的、非預期損失。當前經濟資本管理常見問題有:資本與利潤難以有效掛鉤、難以壓降低效表外業務優化資本、難以有效傳導政策。目前資本管控模式的核心要點為:針對資本回報低效業務挖潛力,結合收益水平引導信貸資產新增結構。
關鍵詞:經濟資本;資本管控;價值創造
對于銀行分支機構而言,這里的經濟資本是“需要的”資本、“應有的”資本,并非實實在在賬面擁有的資本,是一種“虛擬資本”,是根據資產所承擔的風險計算的最低資本要求,用于抵御銀行實際承擔的、非預期損失。這樣經營理念由追求利潤最大化轉化為追求價值最大化,經營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會促使商業銀行按風險收益匹配的原則合理規劃自身風險資產的增長速度及規模。
新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也對銀行風險資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從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常見問題及提升策略進行簡要闡述。
一、當前經濟資本管理常見問題
1、資本與利潤難以有效掛鉤
資本占用可按時點資產規模結合風險權重大致估計。原因為,信貸資產大項下,商業銀行總分行間有時點存貸款預測機制,固定資產有年初預算,低效表外業務可在關鍵時期進入管控模式。結論是,商業銀行一級分行資本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時點貸款余額的不確定性,而利潤的影響因素諸多(資產負債平均余額、定價、減值準備損失、非利息收入等),兩者較難有效掛鉤并兼顧管理。目前實際特殊情況是,時點沖存款放貸款、重要項目的大額資本占用、部分業務資本內生帳不理想但存剛性需求,破壞了資本與利潤之間本就不甚相關的掛鉤關系,在業務需求下資本約束力退化。
2、壓降低效表外業務優化資本的難點
典型低效表外業務有銀行承兌匯票和表外轉貼現。如果商業銀行中的銀承業務 “壘大戶”現象明顯,余額總量壓降影響到客戶關系,也會影響到部分客戶結構單一的分支行的利潤來源;提高保證金比例又擔心發生承兌墊款現象。表外轉貼現,因信貸規模政策,在存款發生波動和項目剛性需求時,票據融資對規模的調劑角色,較難控制表外轉貼現虛占資本;尤其是規模管控嚴厲時,是市場存款爭奪激烈時點,也是資本占用的計量時點。
3、商業銀行一級分行分業務條線直接傳導的難點
分業務條線實施精準管控的前提條件是,利潤能分業務條線核算。如果實施差額法,不具備全額法下分產品分條線核算,并能有效對接差額法整體利潤的數理條件。例如,風險權重方面,個金貸款比公司貸款有先天優勢;關于收益方面,個金存款穩定性強于公司,即使公司存款平均付息成本遠低于個金,公司資本占用內生計量時也弱于個金。因此,對條線實施資本內生機制,計量及管理難度極大。
4、對商業銀行二級分支行向下傳導的難點
用業務計劃銜接資本限額的傳統方法,難以向下切分資本。目前信貸規模由一級分行業務條線統籌,而表內信貸資產占據資本端的80%以上,即絕大部分資本必須隨規模統籌管控。受制于市場交易的偶然因素、分支行業務傾向性等因素,二級分支行橫向比較極不均衡,單個行縱向跨年比較也存在懸殊,對于該項業務的資本預算,較難找到兼顧預算公平性與有效性的方法。
目前商業銀行各分支行的RAROC差異極大,分布于15%至130%,且單個行跨年變化幅度時常不小,勢必導致資本使用率系數跨度較大,且對單個行的年初設定值難以有效適用當年。各機構的資產負債平衡情況差異較大,資產負債的內部結構也因各種原因(客戶結構、地區、業務傾向等)有差異,造成資產業務的資本占用與整體凈利息收入匹配度極差。
二、提升經濟資本管理的相關策略
1、目前采用條線管理和機構管理相結合的資本管控模式,核心要點是“挖潛力+調結構”,挖潛力針對資本回報低效業務,調結構指結合收益水平引導信貸資產新增結構。
商業銀行一級分行財務管理部依據利潤情況、資產業務實際發展、資本內生成果,在滿足資本供需平衡和高效利用的基礎上作出資本規劃和動態統籌。對公司貸款、個人貸款、票據貼現及表外轉貼現、貿易融資、存拆同業、融資性保函、非融資性保函、跟單信用證、固定資產等業務實行條線管理,由條線負責業務審批和協助統籌資本,不直接對分支行下達限額指標。
對分支行僅分解銀行承兌匯票的資本限額,并在業務源頭上實施公司財管協同審批銀承新增授信額度的方式。分支行資本限額的下達方法是,依據整體資本管控目標,上年有銀承業務的逐客戶整體回報率,及其本年匹配的銀承資本壓降水平,再據此匯總出各分支行的限額控制目標。銀承做為低效資本占用大項和重點管控業務之一,承擔調節全局資本的部分重要角色。
適時引入的考核手段,也作為管控重點業務的輔助手段。根據經濟資本狀況,會適時引入對部分業務“權重法”資本占用的加權處理,但加權系數不顛覆或扭曲分支行資本回報率考核,僅為引導性抑制擠占正常業務發展所需資本、稀釋回報率的業務。
2、個人貸款有著收益水平高、資本占用少的優勢,提高個人貸款占比是提升價值創造水平、調整業務結構的重要手段。同等金額的公司貸款對EVA的貢獻較低,因此在信貸規模緊張的情況下必須提高貸款報價,并通過信貸業務拉動其他衍生業務。
3、對重點客戶的定價讓利,要以客戶整體綜合收益為保證,單筆業務的虧損若能通過其他方面業務進行彌補,可視情況敘作;但仍需關注高成本存款,對于成本過高且無其他拉動業務可考慮逐步清退。
4、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等策略性負債產品的定價均已市場化,各大銀行均利用類似產品吸引客戶,要合理利用這些策略性負債產品資源,優先用于搶抓他行新客戶、穩固大型優質客戶,提高對私客戶的產品覆蓋度,為中高端客戶提供基金、保險、理財、貴金屬投資等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投資服務,利用單一產品的價格讓渡增強客戶黏性。
參考文獻
[1]巴曙松,劉曉依,朱元倩.巴塞爾Ⅲ:金融監管的十年重構.2019(1).
[2]曾剛,趙學夫.中小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理論與實踐.經濟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