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花 張艷霞 陳開偉 蔡杰
(柳州市工人醫院西院脊柱外科一病區,廣西 柳州,545000)
斜外側腰椎間融合術(OLIF)是一種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術式,與傳統術式相比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傷較小,可減少術中出血量,對患者術后的恢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手術治療易引發機體應激反應,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身體的恢復產生阻礙[1]。因此,對于OLIF患者有必要于圍術期以其實際病情為依據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從而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使患者的身體機能最大程度的恢復。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OLIF患者,采用擲骰子法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共50例患者為研究組,年齡46-69歲,平均(56.25±3.02)歲;18例為腰椎退行性不穩,32例為腰椎管狹窄癥;男女比例為28:22。另一組共50例患者為研究組,年齡47-70歲,平均(57.03±3.17)歲;20例為腰椎退行性不穩,30例為腰椎管狹窄癥;男女比例為26:24。兩組患者基本數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以皮膚護理、環境護理等常規護理措施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干預。基于常規護理對研究組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相關措施如下:(1)術前護理。對需要接受OLIF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其身體狀況及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并據此制定相應的快速康復護理方案。另外,護理人員要將OLIF治療的優勢及效果向患者進行詳細介紹,消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恐懼感,并及時對出現負面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2)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使手術室溫濕度維持在適宜的范圍內,與醫師密切配合,確保手術的順利開展(3)術后護理。在醫護人員專業評估和陪護下,患者術后清醒,即可進飲進食,促進胃腸道功能康復,減少胃腸道不適反應,避免出現惡心嘔吐、誤吸及腹脹便秘等不良反應。骨質疏松不是特別嚴重患者,術后6小時即可正確指導患者佩戴腰圍下地活動。OLIF患者術后幾乎不留置切口引流管,減少感染的同時也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和束縛感,降低患者對身上帶有管道而感到緊張和恐懼感,減輕患者心理負擔。
觀察指標共包括三部分內容:O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數字評價量表(NRS)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其中,Owestry功能障礙指數總分50分,最終得分高低與患者腰椎功能障礙嚴重程度為正相關關系;數字評價量表總分10分,最終得分高低與患者疼痛癥狀嚴重程度為正相關關系;并發癥判定指標主要包括大腿前外側疼痛、股四頭肌無力、交感神經損傷[2]。
以SPSS20.0處理數據,計量、計數資料分別以t、x2檢驗。p<0.05表示組間數據差異顯著。
由表1可知,護理后研究組患者ODI評分、NR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更低(p<0.05)。
表1 ODI評分與NRS評分對比(±s,分)

表1 ODI評分與NRS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ODI評分 NRS評分研究組 50 16.27±3.72 1.87±0.35對照組 50 8.54±2.83 2.64±0.69 t 11.694 7.037 p 0.000 0.000
由表2可知,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

表2: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OLIF是一種新型微創術式手術,其優勢主要在于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患者可短時間內離床下地活動,今早進行功能鍛煉,有利于身體的康復。與普通手術治療相比,脊柱外科手術需要面對更多的風險,如果患者缺乏良好的依從性或護理配合不到位均有可能引發安全隱患。因此,對于OLIF患者有必要進行圍術期護理干預,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確保手術治療的順利開展,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3]。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緩解術后疼痛癥狀,降低病并發癥發生風險。究其原因主要是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一種基于快速康復理念及循證醫學的新型護理模式,通過該護理模式能夠改良和優化各種圍術期常規護理措施,從而使手術引發的機體應激反應減輕,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使患者身體的恢復加快。
總而言之,對OLIF患者實施圍術期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緩解術后疼痛癥狀,增加臨床療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