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昇 潘勝男



本文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選擇東南亞第一大國印度尼西亞,利用中國對印度尼西亞的直接投資、印度尼西亞的GDP、印度尼西亞對中國的出口額、印度尼西亞自中國的進口額四個指標,構建VAR模型實證研究了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對兩國之間的進出口的影響。最后得出結論:印尼與中國之間的進口貿易對OFDI的影響十分微弱,而我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對于兩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的替代效應比較明顯。
一、引言
印度尼西亞是位于亞洲東南部的發展中國家,擁有全球排名第4位的人口數。印尼國內數以萬計的島嶼有機地將印度洋和太平洋劃上了“分界線”,和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共扼守著馬六甲海峽,戰略地位十分突出。印度尼西亞有著豐富的島嶼,素有“熱帶寶島”之稱,自然資源豐富。印尼是棕櫚油的第一生產大國和天然橡膠的第二生產大國,同時在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上擁有大量儲備。印度尼西亞也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經濟增速長年來穩定在5個百分點上下,經濟增長前景看好。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了印度尼西亞,并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根據《中國居民赴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投資稅收指南》顯示,2018年,印尼落實投資同比增長了4.1%,投資額達312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投資有43.9億美元,占比14%,居于印尼外資來源國的第三名。2018年印尼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724.8億美元,增長了23.7%。具體來看,印尼自中國進口453.5億美元,增長26.8個百分點,占其進口總額的24.1%;印尼對中國出口271.3億美元,增長18.9個百分點,占其出口總額的15.1%。截止到2018年12月,中國為印尼第一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是印尼最大的貿易對象。
近年來,中國在東南亞的投資受到震蕩,主要體現在對印度的投資的變化。在2020年4月,印度政府宣稱“防止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對印度本土公司的投機性收購”,修訂了外國直接投資(FDI)政策,規定印度邊界周圍國家必須經過政府審批,才能進行投資,取消了此前多領域通用的自動審批流程。隨之而來的結果是中國對印度的直接投資從2019年上半年的12.3億美元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2.63億美元,下降近百分之八十。這樣的大幅度下跌,除了新冠疫情的波及之外,印度變動投資政策也產生了作用。而自從印度“關上大門”后,中國資本正將目光從印度轉向印尼。印度尼西亞擁有和印度比肩的投資潛力和特質。上億的適齡勞動力使得勞動力價格極具競爭力,同時全球第四位的人口數帶來了規模龐大的市場。印尼擁有東南亞國家中數量最多的獨角獸企業,吸引了Paypal、谷歌、順為資本等一大批全球科技巨頭的投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實踐,印尼也會達成快車引來飛速的發展。因此,促使中國在印度尼西亞的投資活動進一步深化,加強中印兩國的經貿合作,有必要對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進行研究,分析其對印尼經濟及兩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探尋兩國在貿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深化發展的潛力所在,更好地促進中國和印尼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二、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
(一)變量選取
為研究中國對印尼直接投資的影響,本文選擇2003-2017年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流量OFDI、印尼GDP、印尼自中國的進口額Import和印尼對中國的出口額Export作為研究變量(單位均是億美元),分析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分別對印尼的GDP、中國與印尼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其中,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OFDI來源于2003-2017年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印尼GDP來源于快易數據,兩國進出口貿易額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為消除異方差,對以上變量做了取對數處理。
(二)VAR模型構建
本文研究的是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與兩國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長期動態關系。選擇VAR模型來構建這一動態關系,公式如下:
Yt = A0 +A1Yt-1 +A2Yt-2 +…+ApYt-p +BXt +εt? ? (t=1,2,…,n)
上式中,Yt和Xt分別是內生和外生變量向量,A1、A2…Ap、B是系數矩陣,εt是誤差項向量。按照AIC和SC準則選取了二階為最優滯后階數,結果如表1所示。
(三)平穩性檢驗
本文選用ADF檢驗方法對所選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模型不包含截距項和趨勢項,發現四個變量OFDI、GDP、Import、Export經二階差分以后的P值均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即均是平穩的,表示這幾個變量之間可能存在一種長期較穩定關系,因此本文采用差分后的時間序列進行相關研究。
(四)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在上節協整性檢驗的基礎上對變量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以進一步檢驗這四個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本文選取了0.05的顯著性水平,具體結果表4所示。
可以看出: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印尼的GDP(lnGDP)是中國對其直接投資流量(lnOFDI)的格蘭杰原因,而lnOFDI不是lnGDP的格蘭杰原因,表明在近十五年里,印尼GDP的增長促進了我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流量OFDI的增長,而我國加大對印尼的投資力度并未帶動印尼GDP的明顯增長。同樣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lnExport、lnImport和lnOFDI之間存在單向的因果關系,表明在近十五年里,印尼增加從中國的進口促進了我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流量OFDI的增長,而我國對印尼的投資流量對于兩國的的進出口貿易沒有明顯拉動作用。
(五)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描述了VAR模型中的隨機擾動項的一個單位沖擊對其他變量產生影響的時間路徑。由圖1可知,中國對印尼直接投資的一個標準差的沖擊在一開始對其自身有著積極影響,但是這種積極影響從一開始就在逐漸減弱,到了第3期時影響已經為負且在第4期達到負影響的最大值。從第4期開始,該負影響的沖擊又在持續減弱且在接下來的幾期中仍表現為負影響且這種影響從第8期開始又在逐漸增強。
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的一個標準差的沖擊在一開始對印尼自中國進出口額有著積極影響,但是這種積極影響從一開始就都在持續減弱,在第2期時就已經完全消除并轉變成負影響且不斷增強,分別在第3期和第4期達到負影響的最大值。雖然在此之后又有負向影響大小的變化以及后面幾期的微弱的正影響,但在未來各期總體表現為抑制作用。
(六)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分析能夠幫助預測各變量間的相互關系,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lnOFDI的方差分解于第6期趨于穩定,其變動中有53%來自自身貢獻;印尼自中國的進口lnImport和印尼GDP對于lnOFDI的貢獻率在經過幾期的增減變動以后也于第6期達到穩定且分別貢獻了26%和19%;而lnExport對于lnOFDI的貢獻達到穩定以后也只貢獻了1%。
印尼GDP的方差分解結果在第5期之后趨于穩定,其變動中來自自身的貢獻度僅有25%,lnOFDI的貢獻度卻有53%。lnImport的方差分解結果在第6期之后趨于穩定,進口變動中其自身的貢獻度僅有35%,lnOFDI的貢獻度卻有45%。lnExport的方差分解結果在第6期之后趨于穩定,出口變動中lnOFDI的貢獻度有53%,而自身的貢獻度也僅有3%。
三、結論和建議
本文用VAR模型實證研究了中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對兩國之間的進出口的影響,最后得出結論:我國對印尼外直接投資與兩國進出口貿易之間具有單方向和長期效應的特點,盡管各自的增長是非平穩的,但它們之間存在一個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即我國對印尼的直接投資對于兩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以及印尼的經濟增長比較明顯,且具有一定的長期效應。
本文政策啟示:一是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印尼港口及交通設施建設需求量大,而且基礎設施陳舊,維修和興建的投入巨大。同時中國企業要注重長期投資,將投資布局規劃的階段拉長。二是深化能源投資合作。中國可以利用自身充足的工業資金,與印尼加強投資方面對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作者單位:1.湖南科技大學;2.貴州銀行水城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