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鳳 鞏立書 王禹 魏恒慧
摘要:羊破傷風又名強直癥、鎖口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傷口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毒性的傳染病,多發在新生羔羊,綿羊比山羊多發,沒有明顯的季節性,雖然該病是零星散發性的,很少發生大批動物發病死亡,但是其發病急、死亡快,對羊場的經濟效益依然存在威脅,還是要注重該病的防治。因此,本文主要對羊破傷風病及其防治策略進行簡述。
關鍵詞:羊破傷風;破傷風梭菌;飼養管理;消毒
1病原和流行病學
羊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傷口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毒性的人畜共患傳染病[1],潛伏期一般為5~20d,特殊情況下時間更長。病原菌主要產生破傷風痙攣毒素,抑制了外周神經末梢的興奮傳遞。破傷風梭菌的繁殖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經5min煮沸即可殺死,一般可用消毒藥物將其殺死,但是其芽孢體的繁殖力較強,可在土壤中存活數十年,需高溫煮沸90min或高壓滅菌20min才能將其滅活[2]。該病菌廣泛存在于土壤、糞便中或腐敗組織所封閉的傷口中,因此,被污染的土壤和糞便成為主要的傳染源,通過皮膚創傷感染,但表面淺的傷口不會感染破傷風。該病的發生一般呈散發,沒有季節性,但在春秋雨季時發病較多。在易感動物中不分年齡、品種和性別,但幼齡動物多發,特別是新生羔羊。同時,人也是該病的易感動物。
2臨床癥狀
發病期間的體溫一般比較正常。發病初期的癥狀不明顯,病羊表現出精神不振,飲食飲水狀態不佳,起臥困難。隨著病情的加重,表現為四肢逐漸強直、運動不靈活;因咬肌的強直收縮,出現飲食困難、吞咽困難、牙關緊閉、開口困難等。病情嚴重時關節呈角弓反張。另外,病羊在受到外界刺激時的反應比較強烈,伴有肌肉痙攣、軀體顫抖等癥狀。該病的診斷相對簡單,根據破傷風的臨床癥狀和既往的創傷史即可做出判斷。
3防治策略
3.1預防策略
該病的預防策略主要包括:
1)加強飼養管理:①注意防止發生外傷。如果出現外傷或進行斷尾、斷臍、閹割等工作時,注意使用工具的消毒,每用一次就消毒一次,防止傷口交叉感染。立即在傷口處涂抹適量的2%~5%的碘酊,至少連續使用3d,保持傷口的清潔,防止遭受破傷風梭菌的感染。②最好堅持自繁自養,確要從外場引種,熟悉其免疫程序,做好檢疫工作,確保健康后再進場隔離觀察,同時供給一些預防常見病和減輕應激等的藥物,確定無疫病時再混群飼養。③做好羊場清潔衛生工作,保證羊只生活環境的清潔,及時處理糞污,定期清掃消毒,避免破傷風梭菌的擴散。④不飼喂發生霉變的飼料,提供清潔水源,不到低洼地帶放牧等,如此控制破傷病的發生;
2)發病后做好應急處理。將病羊轉移到干燥清潔、通風條件好的地方,并更換清潔飲水。同時及時清掃病羊所在羊舍的糞污,用10%漂白粉溶液對使用的飲水器、料槽等用具、周圍環境和羊舍消毒處理,第一時間杜絕該病的傳染源[3]。當然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疫苗接種,對所有羊群進行破傷風抗毒素疫苗注射;
3)注射抗破傷風血清。在早期給所有羊群注射抗破傷風血清,即破傷風抗毒素,血清在羊體內保留2周左右。可以一次注射足量,也可以分多次注射,做到早期預防。
3.2治療策略
發現病羊后立即采取治療措施,具體如下:
1)加強對病羊的護理。可以將病羊放在黑暗且安靜的地方,避免能引起痙攣的一切刺激。因吞咽困難,應飼喂柔軟、易消化和吞咽的飼料,如稀粥,并飼喂清潔飲水。每日翻身5~6次,避免發生褥瘡;
2)及時處理創傷。可用3%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潔消毒,1次/d,連續操作3d。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破傷風毒素產生;
3)西藥治療,對病羊可采取注射葡萄糖氯化鈉、碳酸氫鈉、硫酸鎂等西藥治療,注意注射的劑量和次數等問題,爭取治療效果的最優化。無發病癥狀時也不要立即停藥,應按療程治療,徹底治愈;
4)中藥治療。應用中藥治療該病能緩解病情,縮短病程。“防風散”可應用臨床,即防風、羌活各8g,天麻5g,天南星、炒僵蠶、炒蟬蛻各7g,清半夏、川芎各4g,水煎2次,將藥液混在一起,待晾溫后加黃酒50g胃管投服,1次/2d,連續服用3劑[4]。該配方可適當加減,根據不同病情酌情調整。
4小結
羊破傷風病對羊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在養殖過程中要對該病引起重視,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免疫接種、清潔消毒等工作,發現病羊及時治療,對癥下藥。做到防治結合,把該病的發生率降至最低,避免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陳東華,盧廣文.羊破傷風病的防治方法[J].山東畜牧獸醫,2020,41(7): 71-72.
[2]阿斯婭·買買提,孜耐提·玉蘇浦.羊破傷風病的發生及防治[J].農村科技, 2009(8):100-101.
[3]庫勒曼·夏依馬爾旦.羊破傷風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17(10):120.
[4]代新穎.羊破傷風的流行與防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5(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