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摘要: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與肉食品安全上市是從動物飼養防疫到檢疫屠宰加工,再到肉食品上市的不可分離的一個基礎產業鏈。因此,從源頭上抓好動物防疫工作是確保肉食品安全的前提,是提升公共衛生安全重要環節。本文主要探討了做好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對肉食品安全的影響。
關鍵詞:基層;動物防疫;肉食品安全;影響;因素;探討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肉蛋奶是百姓“菜籃子”的重要品種。在基層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完善動物防疫制度建設,才能確保動物檢疫屠宰合格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綠色肉食品,在動物疫病防控中,動物患有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等嚴重影響肉食品安全,危害人類的健康。因此,為了保障人類的健康,在基層做好動物防疫工作,提供綠色安全肉食品意義重大。
1動物防疫對肉食品安全的影響
1.1動物疫病
1.1.1提升對動物疫病危害性的認識要從養殖戶源頭上認識動物防疫的重要性:①加大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宣傳,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宣傳力度,印發小冊子、掛圖版、科教片和網絡宣傳等,結合開展防疫工作,開展培訓和向養殖戶講解動物防疫重要性;②加大對養殖戶宣傳遏制不良的生活習慣,養殖場地與居住環境分離,開展經常性消毒,提升良好衛生生活習慣;③加大人畜共患疫病的防控工作,如布魯氏菌病是人畜共患傳染病,若防控不力就會造成畜牧業危害以及關系到人類健康,特別是北方草原的牧民喜歡吃“風干肉”,牧民冬季宰殺牛羊肉后,把生肉經過風干后直接食用,若防疫工作不到位,就會使各類動物疫病直接威脅到人類健康。
1.1.2提升動物疫苗注射密度強化各類動物疫病疫苗接種注射是保障肉食品安全的關鍵,按時按規程分季節接種各類動物疫病疫苗,密度要達到100%以上,同時積極開展各類疫病的疫苗研發、升級和更新。
1.1.3提升動物疫病追溯體制抓好動物宰前宰后檢疫監測,建立健全動物防疫標識追溯體系,落實防疫人員與養殖戶防疫責任追究制,確保肉食品安全上市。
1.2動物寄生蟲病
1.2.1摸清常見寄生蟲生活史與危害科學合理抓好動物寄生蟲病的防治。有些寄生蟲寄生在動物和人之間,如包蟲病幼蟲寄生在牛羊與人的肝肺組織中,牛羊屠宰后內臟器官肉食品攜帶蟲卵、幼蟲和蟲囊,北方牧民喜歡吃煮不熟鮮嫩手抓肉、內臟器官和涮羊肉等,若驅蟲工作不到位,這些半生半熟肉食品有時帶有寄生蟲卵對人身體健康會造成危害,有時廚房案板刀具等用具沒有生熟使用分開,寄生蟲就會隨餐具傳染到人。因此各地要依據寄生蟲生活史抓好動物驅蟲防治工作,為肉食品衛生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1.2.2強化動物寄生蟲監測抓好各類動物寄生蟲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做好寄生蟲實驗室診斷,制定切實有效防治措施,杜絕給畜牧業發展和肉食品衛生帶來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如在北方草原牧民屠宰牛羊后,常見胃脂肪大網膜與腸系膜上出現"水鈴鐺",就是寄生蟲寄生的表現,若處理不當就會影響人類健康。
1.2.3注重動物寄生蟲防治因地制宜按季節針對寄生蟲生活史進行驅蟲,選用廣譜無殘留低毒安全有效的藥物。
2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做好動物防疫與肉食品安全監管
2.1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進一步完善動物防控的組織領導,形成旗縣、鄉鎮、村級三級動物防疫機構。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制度建設。加大動物防疫工作的力度,從官方獸醫,動物防疫員到養殖戶形成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網絡體系,使疫病防控更加現代化。
2.2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
多年來的動物疫病防控實踐成效的取得,強制免疫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抓好季節性集中免疫和常態免疫,規模養殖場(戶)嚴格按免疫程序開展免疫,農牧區散養戶大部分能主動配合免疫。通過開展扎實的免疫工作,筑牢人畜共患病防治第一道防線。
2.3加強消毒滅源和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
加強養殖場(戶)場地環境的消毒,實行調入(出)動物在檢疫同時連同運輸工具進行消毒。要求防疫人員督促養殖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將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嚴格禁止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流入市場。
2.4加強動物疫病監測工作
依據各地實際情況,精心制定切實可行監測方案,轄區內官方獸醫與包片防疫員每月對散養戶、規模養殖場、流動商販、屠宰場進行疫病日常監測,做好流調記錄與臺賬等匯總整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整改,實行動態與日常監測相結合。
2.5加強動物產品檢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
在做好動物防疫同時,檢疫監測是保障肉食品安全上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檢疫監測工作是否精準,對保障動物性肉食品安全工作至關重要。在定點屠宰場和畜禽批發市場均派駐檢疫監督組,對入場畜禽嚴格查證驗物。同時監督相關肉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人員必須在肉食品進入市場之前對其進行嚴格的監測,避免出現肉食品質量問題,肉食產品檢疫合格后才能上市銷售。
3小結與討論
從養殖戶源頭上做好動物防疫工作提升肉食品安全只是一個方面,還需要做好動物檢疫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工作。動物防疫工作對影響肉食品安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還有很多未發現的人畜共患傳染病以及寄生蟲病等因素,需要繼續探討。本文討論了基層常見動物防疫中的疫病和寄生蟲病對肉食品安全的影響,還有涉及獸藥農藥殘留、飼料添加劑、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需要進一步探討。
本文只對牛羊豬等家畜的動物防疫與肉食品安全進行探討,有些疫病是野生動物傳播,尤其在北方草原地廣人稀隨著生態的恢復野生動物繁衍比較快,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同時,需進一步探索野生動物的疫病防控辦法。
在現代化規模化養殖業中,動物防疫工作已經步入制度化、現代化管理層面,嚴格按規程進行每一個防疫環節,動物性肉食品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動物肉食品的質量安全才會越來越高,畜牧業才能高質量發展,人類食品安全與身體健康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