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要:犬巴貝斯蟲病是由硬蜱傳播而引起的血源性原蟲病,目前本病在寵物犬中經常發生,危害日益嚴重。該病有一定的發病規律,患犬以嚴重的貧血和血紅蛋白尿為特征。嚴重感染時可引起貧血、嘔吐、腹瀉。本文介紹了兩個病例,根據病犬的臨床癥狀,通過實驗室的檢查,診斷出此犬為吉氏巴貝斯蟲病,并給予了相應的藥物治療,經治療后兩犬的病情逐漸好轉,最終完全康復。
關鍵詞:犬;吉氏巴貝斯蟲病;診斷;治療
1病原
犬巴貝斯蟲病是由犬巴貝斯蟲、吉氏巴貝斯蟲和韋氏巴貝斯蟲寄生于犬的紅細胞內所引起的血源性原蟲病。本文中所述吉氏巴貝斯蟲蟲體很小,長度1~2.5μm,多呈環形,卵圓形,呈梨籽形的很少。一個紅細胞內最多可寄生30個蟲體。
2流行病學
犬的巴貝斯蟲不僅寄生于患病犬體內,而且還長期寄生在帶蟲犬體內,生存時間長。因此病犬、帶蟲犬和硬蜱是犬的巴貝斯蟲病流行的病原來源。犬吉氏巴貝斯蟲必須經硬蜱傳播,蜱傳播犬吉氏巴貝斯蟲的方式大多是經卵傳播和刺叮傳播。本文中所說的吉氏巴貝斯蟲的傳播媒介有血紅扇頭蜱、二棘血蜱和長角血蜱三類。
3臨床癥狀
3.1臨床檢查
一般呈慢性經過,患犬病初發熱持續3~5d后有5~10d體溫正常期,呈不規則回歸熱型。精神沉郁,不愿意活動或四肢無力。高度貧血,結膜蒼白,一般不出現黃疸,食欲減退或廢絕,急劇消瘦。觸診脾臟腫大,腎(雙側或單側)腫大疼痛。尿呈暗褐色。
3.2病理變化
除最急性沒有明顯病理變化外,其他可見內臟特別是肝、腎和骨髓充血;脾臟高度腫脹,脾髓呈暗藍紅色,堅實或中度軟化。胃腸黏膜蒼白,或者部分區域呈輕度潮紅和水腫;膽囊含有多量濃縮的黑綠色略呈屑粒狀的膽汁;膀胱常有含血紅蛋白的尿液;全身淋巴結腫脹;心外膜和心內膜下常有點狀出血;腹腔表面臟器黃疸,慢性病黃疸變化不明顯,而其他變化常更為顯著,還有高度貧血的病變,體腔中聚有漿液。
4診斷要點
4.1臨床診斷
病犬是否有遭到蜱叮咬的病史或在其體上抓到過蜱。依據病犬遭蜱叮咬或抓到過蜱以及病犬出現的臨床癥狀可以初步做出診斷。
4.2實驗室檢查
采用糞便檢查,尿液常規檢查,血液常規檢查,采集病犬靜脈血作涂片,瑞氏液染色后檢查,在紅細胞內發現蟲體即可確診。但若未查出蟲體而仍懷疑本病時,可用藥物進行診斷性治療,如取得明顯效果也可確診。
5防治
5.1預防措施
對于本病的預防首先應滅蜱,根據蜱的活動規律,搞好環境衛生進行有計劃的滅蜱工作,嚴重病例撲殺。有治療價值的患病動物,隔離治療。定期對犬進行血、尿的常規檢查,一旦發現病情及早治療。有資料顯示,本病還可以通過胎盤垂直傳播。
5.2對因治療
可用特效藥三氮脒進行治療,用量為6mg/kg·bw,肌內或皮下注射,1次/d,連用2d;同時配合葡萄糖、維生素等營養藥進行輔助治療,連用5d。
5.3病例一
鎮江市某種犬繁殖場一德國牧羊犬,2歲,雌性,體重40kg,2019年5月來院就診,該犬場位于鎮江市黃山腳下,場內共飼養有二十幾只德國牧羊犬,主人反映多數犬體表都曾發現有吸血硬蜱(經獸醫判斷應為血紅扇頭蜱)。
5.3.1實驗室檢查經實驗室檢查尿液由正常微黃清亮透明的尿變為混濁的暗紅色尿(醬油色)。犬尿的比重明顯增加,由正常1.015~1.045增加到1.080。犬尿的沉渣檢查結果為,離心后上清液仍為紅色,沉渣鏡檢除偶見膀胱上皮細胞外未見紅細胞及其他有形物,由此說明此尿為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
5.3.2常規檢查結果顯微鏡觀察對紅、白細胞計數,計算得出德牧犬結果的兩項指標如下表1。
5.3.3血涂片檢查結果對德牧犬靜脈采血涂片,甲醛固定,姬姆薩染色,油鏡觀察,發現有的紅細胞內有血孢子蟲,蟲體呈圓點狀或小桿形,大小未及紅細胞半徑大,每個蟲體有一團紫紅色的染色質,紅細胞內有蟲體1~2個,經鑒定,該蟲為吉氏巴貝斯蟲。
5.3.4治療按照下述方法進行治療,同時用藥:可用特效藥三氮脒進行治療,用量為6mg/kg·bw,肌內或皮下注射,1次/d,連用2d;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VC 2g,VB1220mg,10%葡萄糖酸鈣10mL,一次靜脈注射,1次/d,連用3d;鑒于德牧犬出現貧血癥狀,為幫助該犬康復,輸以健康犬血,先進行配血試驗,再輸以配血后的健康犬血250mL,一次量,緩慢靜脈滴注。
5.3.5結果經過上述的治療,當天上午用藥,至傍晚患犬出現嘔吐,第2d正常,用藥后的第3d起尿的顏色逐漸變淡,該犬第1d輸血后貧血癥狀基本緩解,略有食欲。繼續用健康犬血靜脈輸液幾天后痊愈。
5.4病例二
泰興市某犬場一只雜種的蝴蝶犬,4歲,雌性,體重11.5kg,曾在當地治療無效,2019年6月來我院治療,經犬主反映,近一個月來,精神沉郁,喜臥厭動,運動時候四肢無力。臨床檢查表現為食欲不正,體溫39.5℃,眼結膜附大量膿性分泌物,有時拉稀或血便。觸摸腰部時可感覺腎腫大,伴有疼痛感。
5.4.1實驗室檢查尿液由正常微黃清亮透明的尿變為混濁的暗紅色尿(醬油色)。尿比重1.056。
5.4.2血常規檢查結果顯微鏡觀察對紅、白細胞計數,計算得出犬結果的兩項指標如下表2。
5.4.3血涂片檢查結果與德牧犬檢查結果一致。
5.4.4治療與德牧犬基本相同,用藥量略有不同:用三氮脒6mg/kg·bw,肌內或皮下注射,1次/d,連用2d;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VC 1g,VB1210g,10%葡萄糖酸鈣5mL,一次靜脈注射,1次/d,連用3d;土霉素0.25g/次,口服,2次/d。
5.4.5結果經過上述的治療,蝴蝶犬當天中午用藥后,傍晚也同樣出現嘔吐,次日轉正常,一周后復診,繼續用阿卡普林,用量同上述的一樣,幾天后也痊愈。
6小結
到目前為止硬蜱(血紅扇頭蜱、二棘血蜱和長角血蜱)仍為犬巴貝斯蟲唯一的傳播媒介,上述鎮江的犬場位于黃山的腳下,草叢茂密,正是蜱生活的好地方,犬外出活動的時候,被蜱叮咬后出現臨床癥狀,發生本病。
根據病例中德牧犬和蝴蝶犬臨床癥狀出現高熱、貧血、黃疸、尿液和血液常規的檢驗即應考慮是否為本病,在體溫升高的時候進行血液涂片鏡檢,容易發現犬紅細胞內有血孢子,呈圓點狀,紅細胞內含有1~2個蟲體,即可確診為吉氏巴貝斯蟲體所引起的疾病,而在體溫降低的時候就不容易發現該蟲體。
治療本病可用抗血液原蟲特效藥三氮脒進行治療。在本文中采用抗血孢子蟲藥物三氮脒,用于肌肉或皮下注射,本藥選擇性阻斷錐蟲動基體的DNA合成和復制,并與核產生不可逆性結合,從而使錐蟲的動基體消失,并不能分裂繁殖。本品毒性大、安全范圍較小,應用治療量也會出現起臥不安,頻頻排尿,肌肉震顫等不良反應,連續應用時應謹慎。本藥的抗蟲作用同干擾蟲體的需氧糖酵解和DNA合成有關,會引起宿主低血糖,梨形蟲和錐蟲所進行的需氧糖酵解要依靠宿主的葡萄糖。殺錐蟲作用,取決于它對錐蟲需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和核蛋白變性作用。犬常規計量6mg/kg·bw用藥,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映,如嘔吐、腹瀉,但一般持續30~40min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