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 劉華棟 王彩先 李婷婷 陸冰洋 丁樹榮
摘要:針對本地某雞場蛋雞出現發病和死亡情況,通過聽取養殖人員的描述,對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的觀察,并進行實驗室方法診斷,最終確定為馬立克氏病。經過綜合防控措施,最終控制住疫情發展和蔓延。
關鍵詞:蛋雞;馬立克氏病;疫苗
2019年9月太原市某養雞場散養蛋雞發生疑似馬立克氏病,養殖場主帶2只發病雞和2只病死雞來山西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預防獸醫學研究室進行診斷和咨詢。通過臨床診斷、病理變化觀察,結合實驗室診斷,最終確診為馬立克氏病。以下為具體情況:
1發病情況
雞場所養雞為蛋雞,雞群分兩批日齡,一批為73日齡,另一批為187日齡,兩批雞的場地之間有網相隔,均采用散養的養殖方式。近期不斷有187日齡的產蛋雞出現零星死亡,死亡數量也越來越多。而后73日齡的雞也開始出現零星死亡。對發病雞采取群體喂藥的方式進行治療,均沒有明顯效果。使用的藥物有清瘟敗毒散、黃芪多糖、青霉素、強力霉素等。
2臨床癥狀
病雞最初表現為精神萎靡,垂頭閉眼,類似打盹;雙翅下垂;對刺激反應遲鈍;食欲下降,有的病雞完全廢絕;??梢娫诮锹淅锒着P。病雞拉黃綠色或灰白色稀便。產蛋量下降,有的雞停止產蛋。發病嚴重的病雞會出現神經癥狀,如頭頸扭轉,劈叉、站立不穩,轉圈等。出現神經癥狀的病雞很快就會死亡。
3病理變化
對病雞進行剖檢,可見肝臟腫大,肝臟上密布白色的結節,結節大小不等。脾臟腫大,表面長有結節,嚴重時結節長滿,看不出原來脾臟的外觀和顏色,幾乎成為白色(如圖1)。腺胃乳頭有少量出血點,腺胃和肌胃的交界處發紅。腸道內有點狀出血。雙側盲腸扁桃體出血。
4診斷
由于馬立克氏病的經典診斷方法為瓊脂擴散試驗,由此,本次實驗室診斷采用瓊脂擴散試驗,方法參照萬曉星[1]等的方法。將病雞富含羽髓的羽根剪下后放置于滅菌的試管內,往其中加入2滴PBS后用玻璃棒擠壓羽根,當試管中的液體變的渾濁后,將羽根去除,試管中的溶液為羽囊浸液。而后制備厚度約為2~3mm的瓊脂板,參照銀梅[2]等的方法,將含有氯化鈉的PBS配置成為瓊脂溶液。其中氯化鈉為80g/L,PBS為0.01mol/L,配制后的瓊脂為10g/L。將瓊脂加熱融化后應用脫脂棉過濾,將濾液倒入平皿中備用。將冷卻后的瓊脂在室溫下打孔,剔除孔內瓊脂,將瓊脂板置于火焰上加熱,將孔周圍瓊脂熔化來封底。而后用移液器向中央孔中滴入MD陽性血清,周圍孔中選中其中1孔滴加陽性抗原,其余孔內均滴加羽囊浸液。給孔內滴加液體時,以液面不溢出為正好。滴完液體后蓋上平皿蓋,將瓊脂平板放入一濕盤中,置于37℃溫箱中孵育24~72h,每24h需要取出觀察,并嚴格記錄。經過72h的觀察,可見在標準陽性血清孔和受檢的羽囊浸液的中間出現有比較清晰的沉淀線。表明在羽囊中含有馬立克氏病病毒,由此可以確診本病。

5防控
針對本次發病,淘汰發病雞群和疑似雞群,在距離養殖場較遠的位置深埋和無害化處理。未發病雞群隔離至消毒好的雞舍內,進行舍內養殖,并每天帶雞消毒。對散養養殖區也要進行嚴格的消毒,盡量做到不留有死角。群體飲用黃芪多糖、電解多維和青霉素,后未見有新的發病和死亡病例。
6討論和思考
發病雞場所養的散養雞在1日齡時均已免疫過馬立克氏病疫苗,而本次仍然發生馬立克氏病懷疑是受到強毒攻擊或者免疫失敗。孟慶華等[3]也通過報道分析了免疫失敗是馬立克氏病在免疫后仍然發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疫苗的使用使得病毒在不斷發生變異,在變異過程中毒力越來越強,而且出現了超強毒株[4]。高婷婷等[5]也報道在從未發生過馬立克氏病的雞場出現感染。在2013年Gong等[6]報道了在免疫雞場發生了馬立克氏病超強毒感染,即vvMDV。用CVI988疫苗免疫后對超強毒株的保護力比較低,保護指數僅為66.7[7]。vv/vv+MDV已經在我國開始流行[8]。本次雞場出現發病,雖然并未進行病毒的分離鑒定,但由于同一批雞苗,其他養殖場并未發生本病,由此可以推測本例雞場發病并非免疫失敗導致,而是強毒或者超強毒的病毒感染所致,其感染后突破疫苗的免疫保護,引起雞群發病并出現大批死亡。
雞場在發生本病后,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對雞場進行凈化。本次發病由于是散養雞場,雞的活動范圍較大,所以很難能夠達到嚴格的消毒和徹底凈化。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措施,5d后再沒有出現新病例,說明達到預期效果。
感染MDV的雞會引起嚴重的免疫抑制[9]。MDV感染導致發病雞的法氏囊和胸腺萎縮,抑制了細胞介導的免疫和體液免疫,這樣就容易造成其他病原繼發感染。所以在預防本病的同時,要注意防控其他病原感染,導致病情復雜,影響診斷和防控。█
參考文獻:
[1]萬曉星,高宇軒,黃新月,等.一例蛋雞馬立克氏病的診斷[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20(2):14-16.
[2]銀梅,高金海.雞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離與初步鑒定[J].動物醫學進展, 2005(1):102-103.
[3]孟慶華,劉金彪,高清清.一例雞馬立克氏病的病理組織學診斷[J].中國家禽,2010,32(5):52-53.
[4] MUNIYELLAPPA H K, SATYANARAYANA M L, ISLOOR S, et al. Mareks disease outbreak among vaccinated commercial layer flocks in the mining area of Karnataka, India [J]. The Veterinary Record, 2013, 172(17):452.
[5]高婷婷,孟祥凱,成子強,等.中國蘆花雞中出現馬立克氏病[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8(4):725-729.
[6] Gong Z, Zhang L, Wang J. 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very virulent Mareks disease virus strain in China [J]. Virology Journal 2013, 10: 155-155.
[7] Zhang, Y P, Li, Z J, Bao, K Y.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Mareks disease virus field strains Prevalent in China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vaccines against them [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2015a, 177: 62-68.
[8]呂紅超.雞馬立克氏病病毒中國分離毒株分子進化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6.
[9]祖銘.一株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的分離鑒定及其對海蘭褐蛋雞的致病性分析[D].山東農業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