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翠 朱煥星
摘要:豬的育肥階段是養豬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可以實現在較短的時間內將豬育肥,然后出售,是養殖者能夠獲取最大利潤的關鍵時期。育肥豬的健康飼養是肉豬生產的重要環節,豬能否健康生長與養殖過程中很多技術環節有必然聯系,良好的飼養管理是豬得以健康生長的前提。影響豬健康生長的因素主要有圈舍衛生、飼料、疾病等,只有做好飼養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豬才能健康生長。本文結合作者的長期實踐經驗,對育肥豬的飼養管理進行充分的總結,為廣大養殖者提供技術參考,以期提高育肥豬的飼養管理技術,增加養殖者的經濟收入。
關鍵詞:育肥豬;養殖;飼養管理;經濟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養豬業也迎來發展的春潮,各地興起養豬的浪潮。養殖模式主要有“自給自養”模式和給“公司代養育肥豬”的飼養模式。自給自養的養戶大多是當地的農民,他們多數是憑借曾經喂豬的經驗來養豬,由于他們缺少相應的技術,自給自養模式導致很多農戶都虧本;公司代養育肥豬雖然有一定的技術保障,但農戶真正獲取的利潤空間較小,難以實現養豬致富,只有讓農戶熟知育肥豬飼養管理的要點,才能在養殖業中實現真正的致富。
只有做好飼養中的每一個環節,育肥豬才能健康生長?,F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做以下總結,為廣大養殖者提供技術指導。
1合理的飼料供給
育肥豬在育肥的過程中生長較快,每個生長階段都需要給與足夠的料量,才能保證豬的日常生長需求。育肥豬在育肥前期,生長速度較快,飼料報酬較高;在育肥后期,生長速度減慢。在育肥前期,即20~60kg這個階段,是豬肌肉生長的高峰期,因此在育肥前期要給與高能量、高蛋白的飼料,讓育肥豬盡可能多的長瘦肉;育肥中期,即60~70kg階段,可適當降低飼料中的能量營養水平,為育肥后期降低沉積脂肪奠定基礎,以保證獲得高瘦肉率的胴體;在育肥后期,即70kg以后,應該控制豬的采食量,每餐吃到8成飽左右即可,這樣可以保證豬肌肉生長和增重;不能任由豬采食,要不然會導致育肥后期豬脂肪沉積過快,出現脂肪含量過高的豬肉,不符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育肥豬是育肥期養殖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這個環節管理不善,將會導致前期的所有飼養工作前功盡棄,嚴重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供給育肥豬合理營養需求,既保證豬高速生長且不浪費飼料;如果營養供應不足,易導致育肥豬生長緩慢,體質減弱,易患?。蝗绻麪I養過剩,易導致飼料浪費。
育肥豬在生長的過程由于生長過快,需要的營養元素較多。飼料單一,容易導致豬出現缺營養性疾病,導致生長緩慢。優質飼料是豬得以健康生長的前提,不要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豬更換飼料的時候,一定要逐步過渡,不要突然就變換飼料[1]。
2飼養管理
良好的飼養管理是養殖成功與否的關鍵,在實際的養殖生產中,做好每一個飼養環節非常重要,可以這樣說,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養殖場的興衰,決定了養殖者經濟的盈虧?,F結合實踐經驗,總結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2.1圈舍溫度濕度
控制好圈舍的溫度、濕度,豬才能健康生長。如果圈舍的溫度過高,豬容易出現熱應激??;溫度過低,豬容易出現發燒感冒;豬場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8~22℃,濕度一般控制在50%~70%,以人在圈舍中感覺舒服,即感覺不冷不熱為宜。
2.2空氣質量
要保持圈舍空氣清新。可以通過開窗戶和開風機來促進圈舍空氣循環,圈舍里面空氣流動,利于圈舍排出圈中彌漫的臭氣,也能使豬呼吸新鮮空氣。
2.3調欄飼養
調欄是防止群體中出現豬體重呈現兩級分化,這不利于豬健康生長和養殖戶成批出售商品豬。體重較輕的豬經常會受到體型較大的豬排擠,往往不能吃到足夠的料,導致體重差異越拉越大;在飼養過程中,可一個月調一次欄,將群體中體型較小的豬關在一圈,這樣利于豬都能吃到足夠的飼料,讓群體中大小一致的豬健康生長。
2.4豬舍衛生
圈舍要勤打掃,一天打掃2次為宜。豬舍衛生良好是豬得以健康生長的保證,養豬場衛生的好與壞,決定了豬是否身體健康。在當前的很多農民養戶中,豬舍的衛生較差,使豬長期處在較差的生活環境中,導致豬處于亞健康狀態,使豬的生長緩慢,養殖場的經濟效益較低。豬剛進圈時,飼養人員要調教豬拉糞拉尿,讓豬在指定的區域排便排尿,便于后期的飼養管理工作。
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要定期給豬舍消毒。豬舍的走道可鋪一層薄薄的石灰用于吸收水分,達到防潮的目的;豬舍可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噴灑消毒,消毒的同時,給豬投喂VC,防止豬產生應激反應[2]。
2.5其他注意事項
不能在圈舍內大吼大叫,飼養人員不能用棍棒打豬;飼養人員每天進圈舍都要從消毒室走過,進出圈舍要換衣服;讓豬喝自來水。每個圈舍飼養的密度不宜過大,每個圈舍飼養15~20頭,密度控制在1~1.2m2/頭[3]。
3常見疾病治療
在養豬生產中,最怕的一件事就是豬有病,疾病可以造成豬的死亡,可以造成生產力下降,使生產效益減少或賠本,尤其當前豬病的復雜化,混合感染疾病的多發性,造成判斷困難,治療困難,嚴重影響養殖場的生產。
3.1豬瘟
豬瘟是一種高接觸性、高致死性傳染病。養殖場要定期給豬打豬瘟疫苗,如當養殖場暴發豬瘟,要緊急隔離病豬,未發病的豬要緊急注射豬瘟疫苗,在水中投VC,防止豬產生應激。對于隔離的豬,一般采取捕殺進行焚燒或者無害化處理,不推薦使用藥物治療,且治療效果不佳。
3.2喘氣病
豬的喘氣病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豬常表現為呼吸加速、喘氣。主要由于養殖場飼養密度較大和圈舍通風不良等原因引起。可用氟苯尼考+青霉素、地塞米松+鏈霉毒+穿心蓮等藥物治療。
3.3拉稀
腹瀉主要是由于病原性的大腸桿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豬吃料少,精神沉郁,糞便為糊狀,臭味較大??蛇x用土霉素、硫酸安普霉素、硫酸黏菌素+磺胺嘧啶鈉、氟苯尼考等藥物治療。
3.4發燒
發燒主要是有由于天氣驟變或者是圈舍內溫度變化過大引起的一種常見性疾病。表現為豬不吃料或者吃料少,精神狀態差,直腸溫度升高到40℃以上;可用柴胡+青霉素、魚腥草+青霉素治療。█
參考文獻:
[1]鄭冬.育肥豬飼養管理技術[J].養殖與飼料,2018(2):8-9.
[2]戴劍,薛松,宋金明,等.維生素C的功能(續)[J].中國飼料,1997(12):20-22.
[3]歐陽照華,楊永欽.不同飼養密度對育肥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當代畜牧, 20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