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玲
摘要:養牛業是現代化畜牧業集約化養殖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養牛業對豐富人民群眾的菜籃子、增加動物蛋白、增強體質、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推動現代化建設都有重大的意義。母牛是養牛業最重要的部分,加強基礎母牛保護和發展是實現肉牛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母牛對于種群的擴大,以及肉牛犢牛數量的增加是不可缺少的。其中母牛的繁殖潛力直接影響母牛的繁殖力,像飼料營養、飼養環境管理、疾病等后天的因素也影響母牛的繁殖力。只有正確地掌握母牛的繁殖規律,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母牛的繁殖潛力,提高其繁殖力。
關鍵詞:母牛繁殖力;飼養管理;繁殖潛力
1選擇優良品種的種公牛做父本
發展養牛生產,一定要選擇繁殖力高的公牛、母牛作為種牛,由于目前養牛生產中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術,所以養牛場選種主要是做好母牛選種技術。
1.1加強母牛繁殖優良性狀的選擇
繁殖是十分復雜的一種性狀,一些環境因素都會影響繁殖性狀。有些受母牛的影響,如發情間隔期、產仔、配種間隔期等,有些受到種公牛的影響,如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液量等,有的個別性狀受母牛和公牛的影響,如受胎率、產仔間隔期。周圍環境因素、飼養管理水平都對繁殖性狀有影響。
1.2在選擇基礎母牛時,應該把繁殖力作為首選目標
即使繁殖性狀遺傳力不高,但卻影響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同一品種個體之間繁殖力都不相同,所以必須選擇繁殖力高的母牛作為種用。性成熟的早晚和發情排卵的情況是選擇基礎母牛要特別關注的問題,像受胎率、初產年齡、排卵數、產仔數、初生重、斷奶重等繁殖性狀都要選擇。
2對母牛科學飼養與管理
2.1科學飼養與管理
根據每頭牛的品種、年齡、生理狀況、生產性能等給予科學飼喂。營養不足,母牛就會消瘦,或者飼料中缺少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某些微量元素就會影響母牛的繁殖力,包括母牛長時間不發情、發情沒有周期性、發情不排卵。
2.2影響母牛發情的自然條件是氣候
春暖花開的季節母牛發情多,寒冷的冬季和酷熱的夏季母牛容易產生冷熱應激,繁殖力下降。在東北寒冷的冬季,青綠飼料少,母牛營養不良,能量供應不足,母牛產后恢復時間過長,或者長時間乏情。所以必須給母牛良好的飼養環境,包括良好的舍內通風換氣、衛生狀況及適當的運動。炎熱的夏季采取降溫防暑措施;冬季注意保暖防凍。飼養員對母牛像朋友一樣對待,牛的繁殖力也會受到飼養員態度的影響,應激的因素也會影響母牛的繁殖。
3采用國內外先進繁殖技術對配種母牛做懷孕診斷,便于飼養與管理
各國對家畜繁殖方面的研究不斷有新成果出現,繁殖新技術的應用使牛的繁殖力大大提高。尤其是人工授精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的應用對提高優秀種公牛的利用率和母牛的懷孕率有著深遠的影響。
3.1人工授精技術是比較先進的繁殖技術
人工授精技術可以把國內外優良種公牛精液引到本場來,可以降低本場的種公牛飼養量,降低生產成本,充分發揮優良種公牛的優勢。人工授精要嚴格鏡檢精液,檢查精子的活力、密度、活率,對不合格的精液及時淘汰。對發情母牛及時鑒定,適時配種。要求繁改技術員有高超的技術,準確的發情鑒定,這對提高受胎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2對母牛做好早期妊娠診斷
根據配種時間,觀察母牛是否懷孕,懷孕時間、胎兒的發育狀況以及母牛的生殖器官的變化需要及時了解。對未懷孕母牛查一查原因,抓好機會進行下一次配種。對懷孕母牛加強飼養與管理。
3.3防止母牛流產降低早期胚胎死亡率
繁殖力的另一個指標是流產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早期死亡率發生在生理正常的母牛身上,原因復雜,卵子和精子異常、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炎、飼養管理不當都會引起。所以注意輸入的精子的質量。
3.4避免母牛不孕不育
母牛不孕癥類型很多,病因復雜。必須分別采取綜合性防控措施。對于先天性和生理性不孕、老齡母牛繁殖力減弱要及時淘汰。對傳染性疾病應嚴格執行傳染病的防疫和檢疫規定,按規定及時處理。對懷疑因傳染病引起不孕的牛,及時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少傳染病的蔓延。對于子宮和卵巢有炎癥等患非傳染性疾病的牛,及時治療。
4對繁殖的母牛定期系統的檢查
飼養員和繁改技術員互相配合全面了解每一頭母牛的飼養管理、配種情況,查閱以往飼養、配種、病例記錄,對生殖器官全面檢查,對飼料的情況全面的了解。建立養殖檔案記錄,養殖檔案可以全面記錄養殖場飼養與管理情況。建立完整的科學管理措施,預防不孕不育的辦法就是加強飼養與管理。
5犢牛提前斷奶
犢牛提前進行斷奶,可使母牛快速進入下一個繁殖周期,提高母牛的利用率,增加胎次,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
6加強基礎母牛的飼養管理
基礎母牛是繁殖中的強者,對基礎母牛的飼養與管理中要重視預防疾病的發生,保證其健康發育,發揮繁殖效益。執行嚴格的衛生標準,人工授精按照嚴格的操作規程,避免受到污染產生繁殖疾病。對引進的種公牛和母牛首先隔離觀察,檢疫并預防接種,禁止從疫區引進。做好防疫和驅蟲工作,定期清掃舍內舍外環境衛生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