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煊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既需要經濟硬實力,又需要文化軟實力來作為支撐條件?!耙粠б宦贰钡陌l展為中國建設文化軟實力提供新的機遇。本文重點結合“一帶一路”與我國文化軟實力之間的聯系及意義,提出“一帶一路”政策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以及期望二者能夠有機結合,促進我國經濟、文化等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提升文化軟實力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要繼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其發展目標不但包含了對經濟、基礎設施等硬實力,更包括了以文化為交流的新型軟實力平臺。增進沿線各國合作發展,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發展提供了新興的動力源泉。落實“一帶一路”倡議與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一、場域構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
2013年,習總書記訪問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時候,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當代國際背景成為“一帶一路”構想實施的外在要求,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以國際經濟的背景角度分析,目前全球供需不平衡,全球貿易增長速度緩慢。投資和區域一體化都在持續向前發展,區域和區域之間在經濟方面的合作也在繼續向前推進,全面開放的新格局也需加速成形;第二,以國際政治的背景角度來討論,全球多極化進程極度加快,世界治理體系也有7國集團向20國集團逐步過度。但是地緣政治環境的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新型地區合作機制不斷涌現,區域化、一體化等多位元素的共生共存成為國際社會新型的發展趨勢;第三,以國際公共安全的角度出發,“和平”既是現今時代的主題,更是全球社會普遍認知的主流價值觀。然而,當前尚未解決的新舊矛盾之間的沖突不斷更迭揉雜,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現象依舊頻繁出現,東亞局勢的不穩定因素仍舊無法避免,隨著國際形勢的飛速發展,全球治安機制尚處落后狀態,尤以恐怖主義給世界和平帶來諸多不利因素;第四,以國際文化復雜多樣的角度分析,隨著全球化及區域一體化行程的不斷推進,當今全球文化多樣性、經濟全球化及世界多極化已成為三大世界潮流,文化形態或要素的差異,使得跨文化融合的傳播方式很難避免沖突發生,這就促使區域間的文化邁入了新的時期及階段。
此倡議的提出是在廣泛的國內背景之下。近年來,我國的國際實力不斷增強。另外,我國的區位優勢,對亞太各國的交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十分有益。其次,現代化的工業體系在我國已完成,具有堅實的設施基礎,在加強對外合作擁有認可的優勢。其三,我國對外投資的規模逐漸增長,在此發展之下,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發展為資本凈輸出的國家。其四,為了適應全球化發展,為了加快區域發展不平衡的解決速度,“一帶一路”倡議正是突破經濟發展的需要,此倡議與經濟全球化相融合,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是尋找新時代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實際需要。
二、議題探析:文化軟實力與當代中國
(一)文化作為民族的靈魂及精神家園的核心內容,是一個國家最基本、最持久的動力,在推動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當下,隨著全世界各國各地區思想文化的發展和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推動新時代中國發展,我國對文化軟實力的增強有了更加急切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提高全體公民素質,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文化的發展是人民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豐富了人民的生活?!耙粠б宦贰钡穆鋵嵏且源藶榛A,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及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
(二)建設文化軟實力對當代中國的意義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充分認識到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但是,對于文化軟實力的認識并不局限于文化這一個層面,而是將文化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綜合考量。這就體現出建設文化軟實力對中國思想、經濟等各個領域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一,建設文化軟實力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中華文化的建立是實現民族復興理想信念的基礎。實現民族復興需要文化凝聚力。同時,文化軟實力的建設,要注重軟硬相結合。尤其是我國經濟、基建等硬實力高速發展時期,需要以文化軟實力來平衡發展機制,并向全球展現我國在文化軟實力方向上的價值選擇,從而顯示我國一貫堅持和平的發展本質,為國內外的發展,創造優越的環境。
第二,經濟質量的發展需文化軟實力的建設來推動,1978年以來,經濟的發展已經近于飽和,要繼續推進經濟的發展,就要找到新的發展途徑。新的發展路徑就是從文化著手,增強文化軟實力。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高,可以提升我國的話語權。同時,也能從根本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如今,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其新的發展則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建設文化強國,助力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第三,建設文化軟實力有利于提升國民素質。從新中國敞開國門以來,隨著物質文明的長足發展,其國民素質也隨之有所提升,但社會中也會出現唯金錢至上、信任危及等不良的新型問題。這些問題說明國民素質還要經過一段完善的過程。物質現代化僅為現代化的一部分,其中更為重要的則是精神文明方面實現的現代化。中華文化對于提高國民的精神境界,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如今,是否擁有良好的國民素質,對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同樣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三)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擴大
近年來,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最亮眼的國際合作文化符號,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一帶一路”文化精神獲得廣泛贊譽、大放光芒,其吸引力早已超出最初輻射的六十多個國家而遍布全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習近平提出的又一文化理念,其關于對話協商、交流互鑒等的倡導,以及關于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主張,贏得國際社會熱烈反響和廣泛好評,已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產生日益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特別是自十八大以來,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也呈加速度發展。
三、前景展望:“一帶一路”倡議與我國文化軟實力提升
“一帶一路”是最早以經濟發展的構思所提出的觀念,該觀念是順勢發展的必要選擇。雖然,該倡議的提出使得我國對外經濟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且對國內中西部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導向作用,但該倡導并不以經濟為獨立主題,我們所應觀察到的是,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也有進一步的向好變化。總之,經濟與文化的融合,是“一帶一路”對國際經貿合作和全球文化發展的“雙重倡議”。
(一)有利于促進沿線文化交流,促成文化價值共識
我們要積極探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豐富文化資源,傳承具有歷史符號的古代“絲綢之路”精神,并在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合作中實現其相互碰撞,合理吸收不同文化之間的核心價值,促進各類文明之間的繁榮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是各國之間交互的橋梁,在文化交流及合作進程中,我們在深入了解各國風俗文化的同時,也使其他國家對我國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中國向全球各國提供的共用產品,其嚴格貫徹“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這不僅有利于沿線各國人民,讓各國人民切實的體會到該戰略倡議的發展成果,更加對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以及各國之間的合作交流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提升文化吸引力
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內容之一?!耙粠б宦贰苯ㄔO不僅有利于我國文化“走出去”,而且能夠提升我國文化的吸引力,擴大中華文化的傳播范圍。傳播文化與提升文化影響力是互利的。傳播我國優秀文化的過程中,在得到沿線各國認同和借鑒的同時,也逐漸增強了我國的文化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國家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在文化吸引力提升后,會加深我國文化傳播的可信度。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如何使此倡議成為各國文明互鑒的基礎,進一步提升我國的文化吸引力,也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
(二) 有利于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擴大了原有的合作發展區域,不僅限于“塊”域內的國家,而是將涉及范圍擴展到沿線“一帶”、“一路”。此倡議為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及共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耙粠б宦贰蓖苿邮澜缭倨胶獾耐瑫r,更為世界經濟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耙粠б宦贰笔紫仁沟醚鼐€國家獲得經濟利益,并超越了歐美國家所創立的因全球化造成的貧富差距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文化建設在合作發展中的作用,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是歷史和時代的要求。“一帶一路”是一條經濟與文化共同發展的路。
四、結語
“一帶一路”最開始是一個為了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促進沿線地區合作關系、目的在于促進經濟發展的倡議。但我們應該明確,經濟發展只是國家發展的一方面。如今,軟實力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我們需要將國家文化軟實力與“一帶一路”相結合,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新時代,我們應積極關注“一帶一路”倡議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相關的時事,尋找更有利的研究方法,將問題與研究相結合,找到突破點。為了更好的促進倡議的落實和軟實力的提升,需要立足于我國的具體實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逐漸提升文化認同感、建設“一帶一路”文化傳播平臺,繼續促進沿線各國文明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國與沿線各國之間的合作交流越來越順利,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發展平臺和機會,更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作者單位: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