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小裳

李園。
美國眾議院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推動中概股掀起回港潮。從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制度以來,已有14只中概股在保留美股上市地位同時成功在港股二次上市。3月回港的汽車之家作為汽車消費者在線服務平臺龍頭,一直是備受期待的公司之一。
汽車之家是在2020年下半年決定要回港上市的。不同于2020年IPO項目的火爆情況,汽車之家上市前后,市場環境并不友好。在汽車之家赴港二次上市的前一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7.2%,中國ADR指數下跌11.8%。
3月15日,汽車之家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發行價176.3港元,當天收報180港元。
客觀的說,汽車之家表現相當不錯——3月赴港IPO項目破發率為64%。汽車之家是僅有的兩家上市當天錄得正增長的公司之一。
操盤汽車之家二次上市的是其CFO鄒鈞。這位有著20多年經驗的資本市場老將選擇了一位“上市經驗并不豐富的”80后的項目經理——李園——來配合他。李園2016年7月加入汽車之家,擔任法務部門負責人,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同時代管戰略投資部。由此,也才有了汽車之家這樣一份“法律特色”鮮明的招股書。
汽車之家早已經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多年了,李園坦言,從公司層面來講,難度其實沒有那么大,比較困難的是跟各地監管的溝通,還有港美市場間統一披露口徑的問題。
“回港二次上市對于汽車之家來說,在改善投資者結構的同時,一方面能夠規避政治風險的沖擊。另一方面,汽車之家作為符合港交所要求的中概股發行人,能夠享受諸多豁免政策,降低了上市過程中和上市后的合規成本和時間成本。”李園說。
雖然主要工作是法務,但是李園對汽車之家的各個業務非常熟悉,因為在她看來,律師的工作不僅僅是事后介入,而重要的是事前進行防范。同時,自加入汽車之家以來,在有關追款、侵權維權案件上,李園實現了100%勝訴和解率。
這是李園第一次作為項目經理來領導上市項目,她需要落實公司的目標,分解CFO的指示,并統籌管理各大外部中介機構,包括投行、律所和審計師。
她表示,這項工作的挑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于各大外部中介機構的管理,“雖然大家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但是細化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相互之間存在博弈。”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強調保密性,誰泄漏信息誰出局,也要做好不同機構的業務分工協調,保證平穩上市。二是自身的轉型。“律師的最重要任務就是把控風險,甚至把合同改得完美無缺,但是這種合同是談不下來的,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既能防控風險,又能達成業務合作。”李園將此稱為“法律和商業思維”,簡稱“法商思維”,這是她認為律師和項目經理最大的不同,也是自己的一次轉型。
自二次上市后,汽車之家的港股股價一度連續上漲,最高在3月23日觸及199.6港元。3月2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正在采取初步措施執行《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受此影響,汽車之家股價開始下調。截至4月16日收盤,報收182.5港元,較發行價仍有3.5%的漲幅。
李園認為,香港市場上中資投資人活躍,相較國際投資者更容易理解汽車之家的商業模式,有助于提升估值,同時在香港市場上仍可與國際投資者保持密切聯系,維持多樣化投資者基礎,而美國和香港兩地股票具有可轉換性,又增加了國際投資者在兩地市場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