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為高等教育智慧教學改革注入了新動力,給高等教育數字出版行業帶來新的契機,但同時也凸顯了高等教育數字出版教育服務意識不強、數字出版內容“紙質+”痕跡明顯等不足。在教育信息化2.0的浪潮下,作為高等教育數字出版主力軍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應主動求變,通過加強與高校、科技企業的合作,定位出版需求、引進新興技術,突破“紙質+”的禁錮,為高校提供精品數字資源與服務方案,助力高校智慧平臺建設,推動高等教育智慧教學模式變革,實現高等教育數字出版轉型發展。
【關? 鍵? 詞】數字出版;智慧教學;高等教育
【作者單位】李娟,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基金項目】河南省重點研發與推廣專項(科技攻關)2019年度課題“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河南高校智慧教學體系構建研究”(192102310021);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三微理念的在線課程體系研究”(2019SJGLX499)。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7.008
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飛速發展顛覆了人們的傳統生活和學習方式,革新了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推動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打造富媒體教學資源的智慧教學平臺,構建數字化高等教育教材生態系統,推進高等教育智慧教學模式變革,實現“智慧應用,賦能教學”的智慧教育,是當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智慧教學背景下,高等教育數字出版通過為高校提供精品數字資源與服務方案,助力高校智慧平臺建設,推動高等教育數字資源的產業化及教育出版內容的數字化,實現了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轉型發展。
一、智慧教學背景下高等教育數字出版轉型的動力
教育出版兼具“教育服務者”和“出版商”的雙重屬性,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面臨著教育信息化浪潮和融媒體出版技術革新的多重機遇與挑戰[1]。推動高等教育出版數字化,為高校提供精品數字資源與服務方案,助力高校智慧平臺建設,是出版單位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本質,就是將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方式呈現以及通過多種媒體平臺傳播。出版單位在智慧教學中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數字出版內容的供應商,更應是具有“內容+技術”服務屬性的教育服務提供者。
1.數字化時代為高等教育數字出版指明新方向
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云在2020年視頻出席聯合國大會時指出:“數字時代會帶來巨大的機會,改變傳統行業,未來10年世界如何適應數字技術非常重要。面對數字化時代,教育必須改變。”[2]數字化時代,高等教育要緊隨時代浪潮,積極推動高校信息化教學。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快節奏、高效率成為數字時代高等教育的新特征。高校傳統的紙媒化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新知識的更迭速度,而小視頻等新媒體帶來的沖擊使學生碎片化學習的現象尤為突出。出版企業作為高等教育教學的內容供應商,是高等教育數字化改革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不僅承受著“數字風暴”的沖擊,也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新聞出版研究發布的《2019-2020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9881.43億元,較上年增長11%,在線教育收入規模較上年增幅超50%[3]。可見,中國教育數字出版廣闊的前景,為高校智慧教學提供數字化資源內容與服務方案將成為高等教育出版的新方向。
2.教育信息化2.0對高等教育數字出版提出新要求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國教育正式邁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教育信息化2.0的基本內容主要涵蓋教學應用、學習應用、信息化應用、數字校園以及“互聯網+教育”大平臺等應用與平臺的建立和全覆蓋;強調的“互聯網+教育”大平臺要有足夠的數字資源與服務支撐,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本質是以數字化資源內容為支撐的、為高校師生提供信息化的教學服務。因此,優化高等教育數字出版,助力高等教育智慧教學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對出版單位提出的新要求。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部已經完成在線教育的頂層設計,為高等教育出版指明了前進方向。2019年9月,教育部等11部門發布《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2年推出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00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6000門左右國家級和10000門左右省級線上線下高等教育一流課程、10000堂基礎教育示范課、1000堂職業教育示范課、200堂繼續教育示范課[4]。高等教育出版單位長期立足于教育出版行業,在教育資源上有著突出的優勢,圍繞高校智慧教學目標和需求開發數字化精品資源內容和服務,成為“內容+技術”一體化的服務提供者,助力高校打造智慧教學平臺,有助于推動高等智慧教育模式變革,開啟教育信息化2.0新時代高校智慧教育的新篇章。
二、高等教育數字出版轉型的困境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教育出版步入融媒體時代。融媒體背景下,面對市場的多元化沖擊,高等教育出版單位雖然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推進高等教育數字出版,但由于種種原因,高等教育的數字出版仍面臨不少困境。
1.基于媒體融合的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意識之困
第一,“應變”意識與“求變”意識之困。高等教育作為K12教育體系的延伸,是教育的職業化階段,其教育內容呈多元化態勢,數字資源市場潛力巨大。融媒體背景下,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接收知識的方式都發生了改變,對出版內容的需求也隨之改變。長久以來,高等教育出版針對的是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服務對象種類數量多但單體體量小。對此,出版單位的出版機制應靈活多變,如何分配傳統紙質媒介市場與數字出版的占比,使出版單位陷入了“應變”與“求變”抉擇的困境。
第二,“內容”意識與“服務”意識之困。傳統高等教育出版的主力軍是各大學出版社,由于長久深耕于高等教育出版領域,現已基本形成了集開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成熟鏈路,這些大學出版單位憑借“內容為王”的理念長久占據高等教育出版市場。但隨著數字經濟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出版領域,市場上大量的出版單位涌入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產業,傳統的紙質媒介出版市場被不斷壓縮,主導地位受到挑戰,市場壓力劇增。而出版社由于本身的機制問題,在數字出版市場上并不占優勢,如何統籌數字出版的內容與服務也是出版單位需要解決的問題。
2.基于“紙質+”模式的高等教育數字出版開發之困
高等教育的數字出版已經運行多年,各出版單位也在積極響應數字化號召,推動高等教育教材教輔的數字化出版工作。但目前來看,教育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大多停留在教材電子文件附贈以及相關網站的淺層建設上[5]。高校出版社由于長久立足于高等教育出版,擁有豐富的紙質媒介資源,但紙質媒介的內容資源優勢也造成了數字化產品具有較深的紙質媒介的烙印,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紙質圖書的內容開發和加工方式可以減少數字化過程中的工作量,便于成本控制。高等教育的數字產品開發由于生產周期長、資本回收慢以及軟硬件技術投資大等原因,導致出版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出版單位資金壓力大,而這種基于紙質圖書的數字化方式可以減少開發成本,提高出版速度。第二,出版單位的自身技術力量不足,阻礙了開放式數字精品內容的開發。融媒體背景下,數字精品要符合融媒體的傳播路徑,這對編輯的專業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而當下多元化人才儲備的不足限制了開放式數字精品的開發。當前,高等教育出版基于“紙質+”的數字出版模式過于依賴傳統紙質出版思維,禁錮了數字出版本該具有的靈性,使開發的數字產品缺乏豐富性。
三、智慧教學背景下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轉型路徑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校智慧教學旨在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素質,并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智能高效的教學環境,通過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和虛擬現實一體化教學,重構課程結構,變革教學形式和內容,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高等教育出版要在保證出版物高質量的同時不斷創新融合,推動數字化資源在教育出版中的充分利用,加快互聯網共享平臺建設和優化,實現教育與出版的合作共贏[6]。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最終目的是為高校智慧教學提供精品教學內容,因此不能僅僅局限于單一紙媒內容的數字化遷徙,還要注重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信息化相互融合,主動求變,打造富媒體的數字教學資源的智慧教學平臺,構建數字化高等教育教材生態系統,推進高等教育智慧教學模式變革。
1.以“求變”意識打通服務內容,助力高校智慧教學平臺建設
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立足點在于精品化的出版內容,其核心在于為高等教育提供服務,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和加強與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打通教育服務內容,助力高校智慧教學平臺建設。
第一,引入大數據技術,助力個性化閱讀服務。大數據技術以其超強的數據分析能力而被廣泛應用。高等教育數字出版引入大數據技術,有助于高等教育數字平臺建設。一是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傳統紙媒內容資源進行編碼整合,建立數字資源庫,為智慧教育平臺提供精品閱讀內容;二是利用大數據超強的分析能力對讀者的閱讀行為習慣進行統計分析,挖掘用戶需求,針對用戶的需求點開發合適的數字化內容;三是以高校用戶為中心,利用大數據定位用戶需求,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推薦服務,提高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個性化服務能力。
第二,通過深度合作將科技公司的數字技術與出版社專業的編輯、出版知識相融合,產生“1+1>2”的疊加效應,開發高等教育數字精品內容與系統解決方案打造高等教育智慧平臺。例如,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與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就是利用先進的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技術,整合靈活多樣的智慧版教材與豐富全面的拓展資源打造的“云上校園”[7]。
2.突破“紙質+”模式,攜手打造高等教育智慧教學資源
出版社要打造高質量的精品內容必須要突破傳統“紙質+”的數字出版模式思維禁錮。鑒于目前出版社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不足,高等教育數字出版應通過校企合作,定制內容和以技術賦能教育突破“紙質+”模式。
第一,加強校企合作力度,用定制化的數字出版內容服務特定的閱讀對象。不同于K12教育,高等教育專業的多樣化決定了閱讀內容的多樣化,單一的閱讀內容所能服務的閱讀人群體量小,這是高等教育出版所面臨的困境。數字化浪潮下,高等教育出版社要緊扣時代的脈搏,以人為本,從高校師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利用好現有的高校師資力量,將出版社的專業編輯排版優勢與高校教育者的專業知識優勢相結合,定制開發適合學校智慧教學的數字精品資源,豐富高校智慧教學平臺資源。
第二,通過合作以技術賦能教育,促使高等教育數字出版從“應變”走向“蝶變”。技術賦能對高等教育出版的融合發展具有建設性作用,通過引入5G、大數據、云計算、VR虛擬現實等新興信息技術,加快推動融合向縱深發展,優化數字出版流程,拓寬線上發行渠道,提升高等教育數字出版品牌影響力[8]。將VR技術引入高等教育數字出版,開發出立體化的全媒體教學資源,通過高度仿真的虛擬空間,再配以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臨場感知功能,使用戶身臨其境,通過多重感官的數字內容增強教學成果。例如,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四川大學、第三軍醫大和成都華域天府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人衛3D系統解剖學》VR版本,是針對人體解剖教學研發的一系列教程,課件通過硬件系統與穿戴設備的結合,利用VR的特性建立出全三維的虛擬環境,為醫學院學生提供教學,應用效果十分明顯[9]。
3.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高等教育智慧教學模式變革
高校智慧教學模式主要包含智慧教學過程、智慧教學環境、智慧教學平臺等要素,在實施過程中最核心的環節就是智慧教學過程。智慧教學過程主要是通過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和虛擬現實一體化教學,重構課程結構、變革教學形式和內容。高等教育出版社應以高校智慧教學目標和需求為導向,充分整合自身數字出版的優勢,適應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教育理念,開發多終端支持、云教育服務與應用的全媒體、可選擇、可利用的立體化教材和資源。堅持一體化和全方位的服務理念,將線上數字資源和平臺和線下紙質教材緊密結合,將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相融合,服務高校智慧教學全過程,為高校智慧教學模式改革提供有力的資源和技術支撐。
隨著高校智慧教學模式改革的推進,作為重要參與者的高等教育出版社要積極推動數字出版轉型工作,搭建出版社與高校間的橋梁,定位出版需求。加強與科技公司合作,加快數字出版新技術、新模式的探索,從被動“應變”到主動“求變”,從單一的出版商身份向兼具“出版商”與“教育服務者”屬性的精品內容以及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轉變,助力高等教育智慧教學平臺建設,打造智慧教學資源,推動高等教育智慧教學模式變革,實現高等教育數字出版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勁. 教育出版的未來模式-基于超媒體技術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出版[J]. 出版發行研究,2021(1):36-42.
[2]馬云聯合國大會呼吁教育改革數字化時代教育必須改變[EB/OL]. (2019-09-24)[2021-04-01]. https://tech. ifeng. com/c/801hguIZ1ay.
[3]數博會開幕 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發布[EB/OL]. (2020-12-22)[2021-04-01]. http://www. bj. xinhuanet. com/2020-12/22/c_1126892305. htm.
[4]教育部:到2022年實現信息化教與學應用覆蓋全體師生[EB/OL]. (2019-10-08)[2021-04-01]. http://www. edu. cn/info/focus/zc/201910/t20191008_1685670. shtml.
[5]張韻婷. 媒體融合背景下教育出版的轉型發展策略研究[J]. 傳媒論壇,2020(20):96.
[6]龔渝婷. 在線教育視域下的教育出版多元化發展[J]. 出版廣角,2020(11):54-56.
[7]王坤寧,李婧璇. 出版發行業受到沖擊,疫情按下融合發展加速鍵?[EB/OL]. (2020-03-28)[2021-04-01]. http://media. people. com. cn/n1/2020/0328/c40606-31651878. html.
[8]人衛推出VR《3D系統解剖學》教學版[EB/OL]. (2016-11-25)[2021-04-01]. https://www. sohu. com/a/119930960_390793.
[9]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EB/OL]. (2019-12-04)[2021-04-01]. http://topics. gmw. cn/2019-12/04/content_33374562.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