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溪 任通
關鍵詞:SWOT分析法;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少兒閱讀
摘 要:文章運用SWOT分析法對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的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遇與威脅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四個因素進行了匹配研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推廣策略,以期為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開展少兒閱讀推廣提供參考與借鑒。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3-0002-04
1 背景
公共閱讀是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權益的一項重要內容。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目前我國貧困地區公眾尤其是少兒享有的公共閱讀權益還很不充分,在公共設施建設、資源內容提供、閱讀服務推廣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少兒是祖國未來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但對于貧困地區的少兒來說,他們的精神生活與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如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已成為我國圖書館界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在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有序實施及普惠均等公共文化服務的不斷普及下,貧困地區少兒的公共文化服務權益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各項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得到提高。筆者采用SWOT分析法對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的內部優勢和劣勢及外部機遇與威脅進行了系統分析,對四個因素進行了匹配研究、綜合判斷,提出了一些推廣策略,以期為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的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2 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的SWOT分析
2.1 內部優勢(S)
2.1.1 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的公益屬性更容易激發少兒參與閱讀活動的熱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免費向社會公眾提供文獻信息查詢、借閱、閱讀推廣等服務。與以營利為目的文化企業、機構相比,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屬于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可免費為當地的少兒提供資源推送、閱讀指導、文化體驗等服務,激發他們參與閱讀活動的熱情。
2.1.2 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是少兒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補充。少兒的文化教育不應只依賴于家庭和學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應承擔起社會教育的職能,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目前,在脫貧摘帽的832個貧困縣中,有97%的貧困縣建設了公共圖書館,基本覆蓋率較高。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力量,應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有效彌補少兒課堂學習的不足,調動他們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積極性,滿足他們的多元化閱讀需求。
2.1.3 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具備一定的少兒閱讀推廣經驗。近年來,基層圖書館越來越重視少兒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如:在親子互動方面,江西省永新縣圖書館開展了親子閱讀繪本公益活動,積極走進當地景區分館,把閱讀與踏青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資源和場館優勢;在專題閱讀方面,重慶市彭水縣圖書館開展了閱讀體驗活動,云南省瀘西縣圖書館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了館藏優質資源推介與導讀活動,引導少兒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學者指出,對于缺乏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的群體,如果圖書館不介入他們的閱讀行為,這群人就可能無法跨越知識和信息的鴻溝[1]。基層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能夠引導少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綜合素質。
2.2 內部劣勢(W)
2.2.1 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經費投入相對不足。財政投入的不足直接影響基層圖書館的硬件建設、館藏資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及服務效能提升等,是基層圖書館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來,雖然中央財政不斷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貧困縣的傾斜力度,但地方財政給予基層圖書館進行資源建設、開展少兒服務等方面的經費并沒有增加,甚至有所下降。一方面,由于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為基層圖書館提供了免費開放經費,有的地方政府取消了原有的基本保障投入,使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成為基層圖書館唯一的經費來源,出現了“央進地退”現象[2];另一方面,由于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導致該地區的公共文化建設與服務經費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
2.2.2 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的人員困境制約服務的開展。基層圖書館面臨的人員困境主要表現在館員數量不達標、館員結構不合理、館員素質有待提高等方面。編制少是嚴重影響基層圖書館館員數量的主要因素,《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要求每服務人口1萬至2.5萬人應配備至少一名圖書館工作人員[3],但大部分基層圖書館未達到要求。館員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館員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職稱不均衡及年輕館員流動性大等方面[4]。此外,基層圖書館館員素質較低,既難以滿足信息時代民眾的閱讀需求,也難以適應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
2.2.3 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單一。雖然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寬帶網絡覆蓋率已達90%以上[5],但絕大多數基層圖書館仍以開展線下少兒閱讀推廣活動為主,一般通過張貼布告等線下形式開展宣傳,對通過新媒體平臺開展少兒閱讀推廣活動、推介少兒資源等不夠重視。以脫貧摘帽的832個貧困縣為例,有554家貧困縣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公眾號,開通率為66.59%;有118家貧困縣圖書館開通了微博,開通率為14.18%。其中,有85家貧困縣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為少兒提供閱讀資源,有71家貧困縣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少兒閱讀服務,僅有28家貧困縣圖書館通過微博宣傳推廣少兒活動。信息時代,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單一的服務方式也無法滿足少兒的閱讀需求。
2.3 外部機遇(O)
2.3.1 中央扶貧開發及文化政策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在脫貧攻堅戰略的指引下,在中央和地方財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基本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十三五”以來,國家文化部門圍繞文化精準扶貧、保障留守兒童基本閱讀權益等方面也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和規劃文件。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國家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域,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強調,相關部門應給予特殊困難兒童關愛及保障兒童的權益。《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明確要求,相關部門要著力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流動兒童和貧困家庭兒童的基本閱讀權益。中宣部印發的《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提出,相關部門應積極推動青少年閱讀和家庭親子閱讀,保障特殊群體的基本閱讀權益。此外,為加大文化扶貧力度,一些貧困地區出臺了相關政策,如《城口縣公共文化精準扶貧貸款實施方案》《鳳凰縣旅文局關于開展2017年度“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工作通知》《湯原縣文廣新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等[6]。
4 結語
目前,全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我國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滿足當地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因此,貧困地區基層圖書館作為保障基層群眾獲得平等文化權益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應著重從少兒入手,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努力為他們提供優質的閱讀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讓公共文化的陽光雨露滋養貧困地區少兒的心靈,助力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范并思.閱讀推廣的理論自覺[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6):3-8.
[2] 李國新,張勇.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中部崛起”[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6):4-12.
[3] 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GB/T28220-2011[J].標準生活,2013(10):22-25.
[4] 萬行明,鄧輝.中西部地區基層公共圖書館人員保障機制探究:以陜西省102家縣級公共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建設,2020(2):104-110.
[5] 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1-01-09].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
[6] 吳江,申麗娟,魏勇.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政策演進、效能評價與提升路徑[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51-58,198.
[7] Q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2020半年大報告[EB/OL].[2021-01-09].https://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118.
[8] 城鄉少年閱讀現狀白皮書:無書可讀是最大問題[EB/OL].[2021-01-09].https://www.sohu.com/a/135491462_610304.
[9] 首個“鄉村兒童閱讀報告”發布 聚焦中西部貧困農村兒童閱讀現狀[J].西域圖書館論壇,2018(2):46-47.
[10]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EB/OL].[2021-01-09].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3-05/18/content_28862083_2.htm.
(編校:孫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