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圖書館;社會閱讀推廣;“圖書館+”
摘 要:文章在全民閱讀的新時代背景下,比較分析了圖書館閱讀推廣與其他社會閱讀推廣的對象、方式、內容及效果,提出了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應建立合作機制和效益考評機制;凝聚社會力量,建立“圖書館+”模式的閱讀推廣聯盟;整合資源,根據讀者閱讀需求深化閱讀推廣服務;創新閱讀推廣方式,激發讀者閱讀熱情,開展特色閱讀推廣活動等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3-0005-03
“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我國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目前,圖書館已不再是唯一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機構,中央政府、地方機構、民間組織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全民閱讀工作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
1 全民閱讀與閱讀推廣
目前,學界針對閱讀推廣的研究已從閱讀推廣基礎理論與方法、閱讀推廣的體系拓展與內涵,發展到弱勢群體與特殊群體閱讀推廣和國外閱讀推廣經驗研究,我國的閱讀推廣工作已進入有序的理論研究階段[1]。筆者調查了我國現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各行業的本位范式,著眼于推廣形式上的創新,具有明顯的活動化特征。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與其他社會閱讀推廣有哪些異同及各自存在的問題[2],值得圖書館界的研究者們認真思考與研究。
1.1 全民閱讀是我國公共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
“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全民閱讀為我國重大文化工程,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將全民閱讀上升至國家層面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戰略進行部署。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全民閱讀促進條例》[3]的頒布與實施,全民閱讀工作擁有了法律依據和政策保障。
1.2 圖書館閱讀推廣
中國圖書館學會發布的《圖書館服務宣言》明確指出,為公民終身學習提供保障,促進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是圖書館的奮斗目標[4]。李東來指出,圖書館閱讀推廣不是圖書館和閱讀推廣的簡單疊加,開展閱讀推廣是圖書館的使命與職責,也是圖書館在現代社會求生存、圖發展的需要[2]。吳晞指出,閱讀推廣是圖書館的根本性任務[5]。近年來,我國關于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越來越多,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呈現出規模化、常態化趨勢,閱讀推廣成為圖書館的主流服務與核心工作。
1.3 其他社會閱讀推廣
隨著我國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出版發行機構、傳媒機構、學校、企業、民間閱讀組織、專業學術團體等社會閱讀推廣力量不斷涌現,閱讀推廣逐漸成為行業之間競爭的重要手段,為各行各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除圖書館外的其他社會閱讀推廣組織機構為促進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2 圖書館閱讀推廣與其他社會閱讀推廣比較
圖書館是我國閱讀推廣工作的主力軍,其他開展閱讀推廣的社會組織機構是實現全民閱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量[6]。圖書館與其他社會閱讀推廣組織機構的關系既不是并列,也不是簡單的重合,二者各具特色,相互補充、借鑒。
2.1 閱讀推廣對象比較
閱讀推廣對象是閱讀推廣服務的目標群體,不同的閱讀推廣對象之間存在共性和差異性。我國的圖書館主要有科學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科學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主要針對科研人員、科普工作者和科學愛好者。高校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主要針對高校師生。公共圖書館作為閱讀推廣的主陣地,其服務除針對普通讀者群體外,還覆蓋了低收入人群、農民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7]。可以看出,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覆蓋范圍廣泛,故其必須具有較高的理論性和專業性,以滿足不同服務群體的閱讀需求,而其他社會組織機構開展的閱讀推廣往往僅針對特定的目標群體,具有針對性、專一性和時效性,更容易激發目標群體的閱讀熱情。
2.2 閱讀推廣方式比較
閱讀推廣工作有線上開展和線下開展兩種方式。目前,圖書館和其他社會組織機構普遍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以吸引更多讀者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類型繁多,包括專家講座、書籍展覽、文化展覽、書目推薦、讀書會、知識競賽等,以及在特定節日、紀念日期間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圖書館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開展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活動,如閱讀引導、閱讀推薦、參考咨詢、信息檢索、學術交流、親子閱讀、講故事比賽,以及市民學堂、網上學習等教育培訓活動。因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時間不固定,活動形式以書籍普及為主,加之受眾群體的文化程度差異和流動性較大,故難以深入地針對特定領域開展閱讀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特點是覆蓋面廣、受眾面大,但專業性不強。其他社會閱讀推廣的特點是目的性較強、重視品牌效益,這些組織機構一般會針對閱讀推廣活動進行先期準備、廣告宣傳和成效評估,往往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專業化的程度也較高。
2.3 閱讀推廣內容及效果比較
閱讀資源有紙質閱讀資源和數字閱讀資源兩種。圖書館不僅能為讀者提供紙質閱讀資源和數字閱讀資源,還能為讀者提供信息檢索、參考咨詢等閱讀推廣指導服務,以提升青少年閱讀能力、提高讀者信息素養、普及數字技能等。其他社會組織機構開展的閱讀推廣往往依托圖書、報紙、期刊等紙質閱讀資源,但其開展的遠程教育、網上學習活動則以數字閱讀資源為主。從閱讀推廣的效果看,圖書館閱讀推廣能夠引導目標群體進行有效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其他社會組織機構開展的閱讀推廣更加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社會影響力、品牌效應等方面,主要目的是提高內部成員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但是,圖書館與其他社會組織機構開展閱讀推廣的根本目的都是促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建成書香社會,實現全民閱讀。
3 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
3.1 政策引導,構建整體協同發展模式
有關部門的政策引導是閱讀推廣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各級政府應協調干預,組建社會閱讀推廣聯盟,樹立“共建、共享、共知”的發展理念,通過政策指引,以圖書館閱讀推廣為基礎,構建整體協同發展模式。該策略需要構建“圖書館+”運行模式,主要有“圖書館+學校”“圖書館+企業”“圖書館+家庭”等,以帶動其他社會閱讀推廣組織機構開展閱讀推廣,實現協同發展[8]。有關部門應構建“圖書館+圖書館”模式[9],實現所有區域各級圖書館的整體協同發展,并建設統一的業務平臺,開展“一卡通”服務、通借通還服務和網上聯合參考咨詢服務等。2019年11月,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公共圖書館聯盟倡議書》,建立了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州圖書館、深圳圖書館等12家公共圖書館及文獻機構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公共圖書館聯盟。2019年4月,由廣東、香港、澳門三地的主要文化部門主辦,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深圳圖書館、香港中央圖書館、澳門中央圖書館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閱讀半小時”活動,得到了廣東省委書記、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以及市民的大力支持。該活動集中播放了由深圳、廣州、香港、澳門共同錄制的活動宣傳片、《共讀宣言》視頻,以及經典篇目《可愛的中國》《相信未來》《勸學》等共讀視頻,為市民營造了濃厚的共讀氛圍。
3.2 凝聚社會力量,根據服務對象開展分類服務
因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不完全相同,故針對不同目標群體的閱讀推廣服務也應有所差異,圖書館及相關社會組織機構不僅應根據目標群體的文化層次和閱讀需求開展閱讀推廣,還應考慮特殊群體的閱讀需求。有關部門應統籌加大圖書館與學校、書店、出版社、民間讀書會等組織機構的合作力度,擴大閱讀推廣服務范圍。圖書館應發動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開展圖書館志愿者文化服務[10],并依托文化志愿者開展網絡服務、智慧服務等延伸服務[11]。目前,圖書館與其他社會組織機構的合作愈加成熟且廣泛,如:東莞圖書館與東華醫院書友會、莞邑吟誦讀書會、東莞日報社、趁早讀書會等聯合舉辦了多場讀書會活動,受到讀者的熱捧[12]。
3.3 創新閱讀推廣方式,開展特色閱讀推廣服務
圖書館傳統的閱讀推廣工作往往僅向讀者推薦資源與服務,缺乏與讀者的互動。我國新時期的閱讀推廣工作應通過圖書館與其他社會組織機構聯合創新的閱讀推廣方式,為讀者提供主動參與的條件和環境,鼓勵讀者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組織和策劃工作,加強與讀者的互動。例如,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喀什市圖書館及虎門圖書館分別與當地的書店聯合舉辦了“你選書 我買單”活動,滿足了讀者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圖書館應開展特色閱讀推廣服務,如點餐式閱讀服務,為讀者定制大眾化和個性化的閱讀套餐。圖書館可與文化館、群眾藝術館、藝術培訓機構等合作,通過文藝匯演的形式,開展娛樂式閱讀服務,為讀者營造輕松休閑的閱讀氛圍。圖書館可與網絡公司、電子競技團體合作,開展趣味式閱讀服務,以游戲的方式激發青少年的閱讀熱情。通過創新閱讀推廣方式,圖書館能夠開展多元化的特色閱讀推廣服務,在提高讀者閱讀興趣的同時,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激發讀者主動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熱情。
3.4 整合社會閱讀資源,全面開展閱讀推廣
圖書館雖然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且每年定期進行補充和更新,但仍無法完全滿足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需求,故圖書館應整合分散的閱讀資源。圖書館在整合社會閱讀資源時,應做到統一物流、統一配送、服務到戶,以及統一編目、統一索引等,方便讀者隨時隨地借閱。另外,圖書館在整合線上閱讀資源時,應提供快速檢索功能和網上參考咨詢服務,方便讀者合理、高效地利用社會閱讀資源。
3.5 建立效益考評機制,優化閱讀推廣工作模式
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效果取決于讀者到館人數、館藏資源借閱量、活動參與人數、數字資源下載量,以及媒體評價、領導評價、專家評價、同行評價、社會評價等方面。而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行業等其他社會組織機構開展的閱讀推廣因目的明確、指向性強,故多以行業競爭力、產業效果、營銷推廣效益等為綜合衡量效果的標準。圖書館閱讀推廣與其他社會閱讀推廣均依托于理論研究、大數據統計與分析及效益考評,因此,圖書館及其他社會組織機構應不斷優化閱讀推廣工作模式,推動全民閱讀的持續開展。
參考文獻:
[1] 吳慰慈,董焱.圖書館學概論[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2] 李東來.對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2018(9):114-118.
[3] 崔稚英.德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典型案例與分析[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8(6):77-80,114.
[4] 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服務宣言[EB/OL].[2021-01-17].http://www.lsc.org.cn/contents/1260/2029.html.
[5] 吳晞.任務、使命與方向: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J].圖書館雜志,2014(4):18-22.
[6] 李東來.全民閱讀與圖書館閱讀推廣[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9(4):21-23.
[7] 吳晞.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若干熱點問題[J].圖書館,2015(12):31-33.
[8] 孫廣成.區域圖書館發展組織模式研究[J].圖書館,2015(6):90-92.
[9] 曲曉瑋.略論公共圖書館的宣傳推廣理念[J].圖書館論壇,2007(6):106-107,96.
[10] 孫廣成.公共圖書館開展志愿者文化服務的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9):25-26.
[11] 孫廣成.面向用戶的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延伸途徑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4(5):138-140.
[12] 馮玲,李正祥.圖書館讀書會與閱讀推廣:基于全民閱讀的視角[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8(2):65-69.
(編校:馮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