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陽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信息權利;保障途徑
摘 要:老年群體在信息獲取和應用方面尚處于弱勢地位,公共圖書館作為提供信息服務的公共機構,應當義不容辭地承擔保障老年讀者信息權利的責任,從加強資源環境建設、提供多元化服務、開展專業培訓與講座、保護老年讀者的個人信息及增強其維權意識等方面,切實加強老年讀者的信息權利保障。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3-0008-03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公共圖書館作為提供信息服務的公共機構,對公民享有平等信息權利負有重要責任,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從信息權利保障的角度更好、更全面地開展老年讀者服務。
1 公共圖書館應肩負保障老年讀者信息權利的責任與使命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1世紀中葉,中國人口老齡化將達到最高峰,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接近30%[1]。有效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已成為社會穩定發展的一項戰略性任務。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圖書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水平越來越高,而老年讀者使用圖書館的服務工具能力沒有提高,很多服務和權益得不到保障。
公共圖書館作為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機構,具有公益性、開放性等特點,其一切管理和服務應以保障讀者知識信息獲取自由為最高原則。國際圖聯明確提出圖書館服務的重點是讓每一個人擁有自由獲取知識的權利。老年人群是公共圖書館讀者群體中的弱勢部分,為充分保障他們的信息權利,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我國相繼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如:2017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第九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和流動人口等群體的特點與需求,提供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2];2018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考慮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3]。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需擔負起向老年讀者傳遞文獻信息的責任,保障老年讀者獲取信息的權利,為老年群體獲取信息提供便利,為他們無障礙、自由地利用圖書館的一切資源提供便利。
2 老年讀者信息權利解讀
人人享有尋求、接受和傳遞各種消息和思想的自由[4]。老年人作為社會成員之一,應當擁有同樣的權利。老年讀者的信息權利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信息獲取權。老年讀者在利用公共圖書館的過程中,享有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地獲取信息、接受圖書館服務的權利。公共圖書館應當保障老年讀者的信息獲取途徑通暢、無障礙,同時尊重老年讀者的選擇,并在服務上給予支持。②設備使用權。老年讀者在公共圖書館進行信息獲取活動時,享有對圖書館一切相關設施設備的利用權利,包括老年閱覽室、閱覽桌椅、電腦、自助借還機等,圖書館員在老年讀者使用設備時應為其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③參與管理權。老年讀者在接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過程中享有參與管理的權利,包括對服務的知情權、意見權和監督權等。④信息隱私權。老年讀者在公共圖書館留下的個人信息資料,如年齡、健康狀況、郵箱、閱讀信息等,均屬個人信息隱私,公共圖書館應為其保密,不得泄露。
3 老年讀者信息權利缺失的原因分析
公共圖書館在服務讀者的過程中,其運作模式是在“圖書館→信息源→信息受眾”構成的信息資源動態過程中運行的[5]。信息受眾者是信息與服務的接受者,無論其信息能力強或弱,都擁有平等獲取有效信息資源的權利;而公共圖書館作為信息與服務的提供者,需要收集信息資源并提供給讀者。老年讀者作為信息弱勢群體,其信息權利能否得到保障取決于該三角運行模式中各個因素的和諧與穩定。目前,老年讀者信息權利在公共圖書館的實現并不盡如人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適老性資源設施配置不足
適老性資源設施配置不足主要表現為專門為老年讀者服務的資源設施配置及網絡環境方面的不足。首先,公共圖書館的無障礙設施建設不完善,很多中小型公共圖書館都沒有設置專門的老年人閱覽室、老年人活動室;其次,公共圖書館針對老年讀者的信息資源較為欠缺,且更新速度緩慢;再次,公共圖書館沒有為老年讀者提供相應的電子設備,如報紙閱讀觸摸屏、電子助視器等,不能滿足老年讀者獲取信息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老年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
3.2 老年讀者信息服務形式單一
當前,雖然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開展了老年讀者信息服務,但服務形式仍以傳統的書刊借閱為主,形式單一,針對性不強。公共圖書館缺乏多元化、有特色的老年信息服務,不僅針對老年讀者的服務項目和服務形式單一和滯后,而且由于缺乏相關調研,服務內容也不契合老年讀者的真實需求,嚴重影響了老年讀者利用圖書館的體驗。
3.3 老年讀者面臨網絡風險
在大數據時代,老年讀者在使用電腦、手機進行閱讀時,會受到大量虛假信息和垃圾信息干擾,這些虛假信息以假亂真、魚目混珠,很難辨別真偽,老年讀者一旦相信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此外,老年讀者在公共圖書館檢索和瀏覽信息時會留下一些個人信息,這些個人信息如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將損害他們的權益。
3.4 老年群體信息素質普遍較低
雖然近年來我國老年人的文化層次在不斷提升,但多數老年讀者對網絡的認知和操作技能仍普遍處于較低水平。據調查,很多老年讀者對公共圖書館新增的一些電子設備,如自助借還機、電子閱讀機等不太了解,致使在使用設備和查詢信息時無法獨立、順暢完成,使相關電子設備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影響了老年讀者對信息資源的快速、有效獲取。
3.5 老年群體信息維權意識薄弱
老年群體信息維權意識薄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公共圖書館沒有為老年讀者提供有效的參與平臺,老年讀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渠道不暢通,致使老年讀者的知情權、話語權、監督權等難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是目前我國相關法律尚不完善,使老年讀者在維權時無法可依,從而逐漸喪失了維護自身權益的動力。
4 保障老年讀者信息權利實現的途徑
4.1 構建適老的信息資源和環境建設
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公共圖書館在資源、環境建設方面要充分考慮老年讀者的需求。公共圖書館可通過調查問卷及當面采訪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掌握老年讀者的閱讀需求,從而為不同類型的老年讀者推送符合他們閱讀需求的信息資源;專門收集和整合針對老年讀者的網絡信息資源,并通過網站、微信等渠道滿足老年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同時,公共圖書館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打造無障礙閱讀環境,為老年讀者獲取信息提供便利,如:設置無障礙通道、扶手、防滑地墊,提供老花鏡、助聽器、飲水機、急救藥物等,有條件的公共圖書館還可設立老年借閱室或老年閱讀空間,配備電子閱讀屏幕、無線Wi-Fi等設施,豐富閱讀空間的功能。
4.2 利用多種方式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務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公共圖書館的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老年人由于視力、聽力功能逐漸退化,不能很好地掌握電子設備的使用技能,因此在利用圖書館的過程中困難重重。針對這種情況,公共圖書館應積極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指導老年讀者高效獲取并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主要做法包括:一是設置專門的老年讀者服務窗口,為老年讀者提供如何使用信息工具的咨詢及指導服務。二是通過微信公眾號為老年讀者推送數字閱讀服務。三是在圖書館網站開設老年讀者專題欄目,為老年讀者提供書目推薦、視頻培訓等服務。四是建立老年讀者網絡信息群,老年讀者可以通過微信群和QQ群相互交流,答疑解惑。五是提供生活主題類資源整合服務[6],主要是針對老年讀者的實際生活需要,為他們提供就醫、理財、住房、再教育等信息資源,使老年讀者能夠從容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4.3 通過培訓與講座提高老年讀者的信息素養
在快速發展的網絡信息時代,為鼓勵老年讀者勇于接受新事物,公共圖書館應為老年讀者提供必要的專業培訓與講座,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互聯網及計算機使用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信息檢索基礎知識和一些網絡實用操作技能,如:如何通過搜索引擎檢索信息資源,如何申請和使用電子郵箱、下載軟件等。②智能手機使用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如何利用公共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進行書目查詢、信息檢索、續借圖書、在線報名等,以及針對老年讀者的實際生活需要,為他們講解如何利用智能手機購物和娛樂,使他們充分感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樂趣[7]。
4.4 有效保護老年讀者的個人信息
公共圖書館可為老年讀者建立專屬他們的信息庫[8],信息庫包含老年讀者的姓名、年齡、職業、專業、家庭地址、聯系方法、親屬聯系方法、健康狀況、興趣愛好、個性化需求等基本信息,以及他們訪問、利用和評價圖書館信息的情況等內容。公共圖書館針對信息庫中老年讀者的特點與需求可為其制定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并在服務過程中尊重和保護他們的個人隱私。公共圖書館除注重保障老年讀者對其個人信息的知情權、自我決定權外,還要保障老年讀者對其個人信息的請求權,確保老年讀者的權益不受侵犯。
4.5 增強老年讀者的信息權利意識
信息權利意識是指人們對于信息權利的認知、理解、態度主張、價值期望,以及人們對于實現其信息權利方式的價值選擇或判斷[9]。一方面,公共圖書館要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喚醒老年讀者的信息權利意識,使老年讀者認識到其有權在圖書館自由獲得任何知識,如果不能滿意地獲得知識其有權表達不滿,并有表明想要得到相關知識的話語權[10];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應重視老年讀者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老年服務窗口、投訴電話、公共郵箱等多種渠道收集和整理老年讀者的反饋意見,使老年讀者的維權不再成為空談。此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定期召開老年讀者座談會、成立老年讀者委員會以及建立老年志愿服務平臺,鼓勵老年讀者參與圖書館的管理,為提升老年讀者服務質量出謀劃策。
參考文獻:
[1] 《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發布:老齡化會帶來新的轉型發展機遇[EB/OL].[2021-01-15].http://jjsb.cet.com.cn/show_514439.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EB/OL].[2021-01-15].http://www.ruiwen.com/gongwen/banfa/1477 53.html.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21-01-15].http://www.gov.cn/xinwen/2017-11/05/content_5237326.htm.
[4] 范并思.論圖書館人的權利意識[J].圖書館建設,2005(2):1-5.
[5] 鄭金帆.圖書館權利沖突探析[J].圖書情報工作,2007(3):29-32.
[6] 李宇佳.美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數字包容服務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10):57-62.
[7] 黃澤杭.公共圖書館提高老年讀者信息素養的對策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7):30-32.
[8] 過成芳.安徽省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信息服務調查分析[D].合肥:安徽大學,2016.
[9] 李昊青.社會弱勢群體信息權利保障研究:一種基于權利表達的視角[J].圖書情報工作,2011(15):52-55.
[10] 李智敏,馬竹英.圖書館員職業精神的三種境界[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6(4):26-27.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