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嬋華 丁建勤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編目業務規范;編目數據維護;書目數據維護
摘 要:編目數據維護是公共圖書館文獻編目工作的重要內容,《國家圖書館業務規范》和文化行業標準WH/T 87《公共圖書館業務規范》對編目數據維護的記錄類型、內容等方面的規定既有相同之處,又存在差異。筆者嘗試對二者進行比較,以期為公共圖書館的編目數據維護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鑒。
中圖分類號:G2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3-0011-04
1 背景
編目工作歷來是圖書館各項工作的基礎,編目數據維護有助于確保編目記錄的準確性、一致性與完善性[1]。長期以來,圖書館編目數據維護研究較多關注編目數據維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報刊數據維護、書目數據庫合并、編目數據維護方法,以及維護中存在的問題等[2-7],鮮見數據維護業務規范研究。圖書館業務工作規范,如《圖書館規范管理工作手冊》也缺乏相關規定,或者說處于隱身狀態。
2017年6月出版的《國家圖書館業務規范》(以下簡稱《業務規范》)和2020年1月發布的文化行業標準WH/T 87.1-2019《公共圖書館業務規范 第一部分:省級公共圖書館》(以下簡稱“WH/T 87.1-2019”)[8],均明確規定了編目數據維護是圖書館文獻編目工作的重要內容,有助于公共圖書館進一步提高對編目數據維護重要性的認識。比較WH/T 87.1-2019和《業務規范》相關條款的異同,梳理分析編目數據維護的記錄類型和內容,將有助于推進公共圖書館細則性編目數據維護業務規章的擬訂,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編目數據維護工作的規范化。
2 編目數據維護
《業務規范》第三章“文獻編目工作”中除“定義”外,“中文文獻編目”“外文文獻編目”“連續出版物編目”和“古籍與特藏文獻編目”等小節均編列有“數據庫維護”內容。WH/T 87.1-2019則在“文獻編目”和“系統運行與維護”條款下分別設立了“目錄組織與數據維護”和“數據維護”條目。筆者僅以“文獻編目”中的“目錄組織與數據維護”為論述對象,并將WH/T 87.1-2019“文獻編目”條款中的數據維護和《業務規范》“文獻編目工作”章節中的數據庫維護統稱為編目數據維護。《業務規范》和WH/T 87.1-2019均未明確定義編目數據維護的概念。一般而言,編目包括著錄、規范、標引、維護等工作內容,詳見下頁圖1。編目數據維護是編目記錄重要的生命周期,已完成著錄、規范、標引等制作的編目數據都存在編目數據維護問題,這一點在WH/T 87.1-2019制定的“目錄組織與數據維護”條目中得到體現,而《業務規范》也在著錄、著錄審校、分類和主題標引、分類和主題標引審校、規范控制、規范控制審校、數據總審等目錄后編列了“數據庫維護”條目。
3 編目記錄維護類型
3.1 《業務規范》編目記錄類型
《業務規范》“文獻編目工作”章節中的“數據庫維護”條目規定的維護編目記錄的類型不盡一致,詳見下頁表1。需注意的是,國家圖書館以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LC)的規范數據為依據建立了西文規范數據庫,該庫中的NLC19庫(西文名稱規范庫)和NLC18庫(西文主題規范庫)購買的LC規范記錄和國家圖書館自建的西文規范記錄,對涉及我國主權、政治問題的主題規范標目和不符合我國習慣的中國個人名稱、機構名稱等名稱規范標目,按國家圖書館的有關規定進行了修改[9]。由此可見,國家圖書館的外文編目依然存在(至少曾經存在)名稱規范和主題規范維護問題。
3.2 WH/T 87.1-2019編目記錄類型
WH/T 87.1-2019“目錄組織與數據維護”條目中的“工作內容”規定維護書目數據,“質量要求”規定規范數據庫與書目數據庫應同步維護。由于“規范控制”條目中的“工作內容”包括編制規范數據款目(記錄),組織規范文檔,以及建立和維護規范系統,因此維護編目記錄類型包括書目數據和規范數據。
3.3 編目記錄類型分析
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尚未普遍開展中文名稱規范記錄編制,全國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成員館在編制、審校書目記錄規范檢索點時,可以引用國家圖書館中文名稱規范庫的標準;主題標引一般使用《中國分類主題詞表》,因此通常情況下公共圖書館不需要維護名稱規范記錄和主題規范記錄。如果存在本地化的名稱規范記錄和主題規范記錄(如自建、修改記錄),則需解決名稱規范和主題規范維護問題。各公共圖書館都存在相當數量的館藏記錄,從理論上說都存在館藏記錄維護問題。雖然WH/T 87.1-2019的“目錄組織與數據維護”條目沒有特別注明館藏記錄維護,但其他條款暗含了館藏記錄維護內容,如“文獻剔除”條目規定文獻剔除后應調整館藏目錄。調整館藏目錄就是刪除館藏記錄,文獻剔除導致館藏零復本,應同步刪除館藏記錄和書目記錄。
此外,廣義的文獻編目還包括打貼書標、蓋館藏章、粘夾防盜磁條、粘貼館藏文獻識別標簽等工作,因此也存在文獻加工維護問題。《業務規范》中的“文獻編目工作”“中文文獻加工”“流程外圖書改錯”等章節規定,對已入庫或送閱覽室的文獻發現的各種數據與書不符、重號或分流錯誤進行修改與重新加工[10]。
4 維護內容
4.1 《業務規范》維護內容
4.1.1 數據錯誤修改。“中文文獻編目”中的“數據庫維護”要求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判斷并修改數據中的各種錯誤,做到改錯及時,無遺漏。“外文文獻編目”“古籍與特藏文獻編目”章節也有類似表述。
4.1.2 編目信息更新完善。“中文文獻編目”中的“規范控制”要求維護已有的名稱規范及主題規范記錄,及時補充相關信息,完整、不遺漏;“連續出版物編目”中的“中文期刊、報紙編目及其數據庫維護”要求根據期刊、報紙后續出版過程中信息的變化情況,對其進行更新與維護,包括ISSN號、統一刊號、郵發號、出版地、出版者、主辦單位以及出版頻率等。
4.1.3 連接字段維護。“連續出版物編目”中的“中文期刊、報紙編目及其數據庫維護”要求對已發生更名的文獻,按照編目規則編制新的書目數據,同時對原數據進行維護,用連接字段對相關書目數據進行連接。
4.1.4 書目記錄標目形式(規范檢索點)及其掛接維護。“外文文獻編目”中的“規范控制”要求做好由規范記錄發生變更而產生的書目記錄標目維護工作,確保本地外文數據庫中數據的標目形式與對外引進的外部規范數據庫的規范記錄形式一致。
4.2 WH/T 87.1-2019維護內容
WH/T 87.1-2019中的“目錄組織與數據維護”及“數據維護”均要求及時更新維護書目數據,條款相對簡短。
4.3 連續性資源及規范控制維護比較
4.3.1 連續性資源維護。WH/T 87.1-2019的“連續性資源著錄與標引”規定,當連續性資源發生次要變化時將變化信息記入附注,以及著錄數據應如實反映連續性資源的關、停、并、轉等信息。也就是說,《業務規范》將期刊、報紙后續出版過程中信息變化情況的更新與維護界定為編目數據維護,而WH/T 87.1-2019則將其歸入著錄部分。需注意的是,期刊、報紙等連續性資源一般采用綜合著錄法,出版發行過程中的出版地、出版者、主辦單位、出版頻率以及關、停、并、轉等信息變化需要持續著錄,因此也可以說其編目是一個連續性過程。從編目實際看,報刊的數據維護量遠遠超過新建記錄數量,詳見圖2。
4.3.2 規范控制維護。WH/T 87.1-2019的“目錄組織與數據維護”規定,規范數據庫與書目數據庫應同步維護;“規范控制”規定,規范數據需與書目數據掛接同步修改,確保規范數據中標目的唯一性和檢索點的關聯性。由此可見,WH/T 87.1-2019與《業務規范》的編目數據維護均包括書目記錄標目形式(規范檢索點)及其掛接維護。
5 思考
5.1 WH/T 87.1-2019與公共圖書館的細則性業務規章
WH/T 87.1-2019僅規定了公共圖書館主要業務工作最基本的內容及最低工作要求,只是總體原則要求,公共圖書館可結合本館實際業務工作需求進行必要的擴展、細化和調整,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細化和調整后的工作內容與質量要求不少于或低于WH/T 87.1-2019的要求。《業務規范》內容較之WH/T 87.1-2019更加豐富,因此,公共圖書館制定細則性編目數據維護業務規章可根據WH/T 87.1-2019界定的業務工作范疇和邊界,以《業務規范》為重要參考進行擴展、細化和調整,如:增列館藏記錄和文獻加工維護內容、編列因書目服務政策調整而需開展的屏蔽字段等。
5.2 公共圖書館的細則性業務規章應進一步強化體例和條文協調
公共圖書館制定細則性業務規章應充分考慮業務部門的職責劃分和編目崗位設置,進一步強化體例和條文協調。例如,館藏記錄和文獻加工維護可進一步明確編目部門和典藏部門的業務職責,一般而言,已入庫文獻剔舊及藏書地點變更等涉及的館藏記錄維護應由典藏部門負責;數據與書不符、重號等問題則歸屬于編目部門的數據維護職責。鑒于連續性資源維護與規范控制維護密不可分,因此當“連續性資源著錄與標引”編目信息更新完善時,可在“連續性資源編目數據維護”(若有)增列“編目信息更新完善見連續性資源著錄與標引”參照說明,或參照國家圖書館規定直接合并編列“連續性資源著錄與標引及其數據維護”。同理,規范控制也可作類似處理。
5.3 公共圖書館的細則性業務規章應進一步細化操作細則
公共圖書館制定細則性業務規章可進一步細化編目數據,維護信息來源,明確職責分工,如:利用Aleph規范數據庫COR字段維護書目記錄規范檢索點、編目數據維護臺賬格式、編目數據維護反饋和交流等[11],進一步契合和強化公共圖書館業務實踐的可操作性。《業務規范》中的“中文文獻編目”“數據庫維護”等章節提出了應建立改錯記錄檔案、把發現的問題反饋給相關工作人員、與校對和總審校保持經常性的交流,以及就有關業務工作規范和業務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性意見和建議等工作要求[12],為公共圖書館制定細則性業務規章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10][12] 毛雅君.國家圖書館業務規范[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59-64.
[2] 王慶雯.淺議編目數據的適時維護[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1):59-62.
[3] 孟夢.中文期刊數據維護新談[J].圖書情報導刊,2017(2):5-8.
[4] 武麗娜,賈延霞,楊慧,等.電子期刊有效揭示和維護的實踐與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8(12):46-50.
[5] 李桂芬,楊晉升.兩校區圖書館書目數據庫合并工作淺析[J].圖書館建設,2003(5):68-69.
[6] 陳新潔.E環境下館藏書目數據的維護方法與技巧[J].現代情報,2012(7):122-125.
[7] 劉香蘭.圖書館館藏數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6):90-91.
[8] 公共圖書館業務規范 第1部分:省級公共圖書館[EB/OL].[2021-01-04].https://www.mct.gov.cn/whzx/zxgz/wlbzhgz/202001/W020200108340234521743.pdf.
[9] 只瑩瑩,張楠.在ALEPH500系統中實現西文規范數據庫的更新[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9(8):126-130.
[11] 富平,劉小玲.中文書目規范控制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68.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