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琦 郭秋燕 丁燕婷

關鍵詞:視頻直播;閱讀推廣;共享型館員;公共圖書館
摘 要:文章從活動內容設計、直播平臺建設兩個方面介紹了視頻直播在省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中的創新實踐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期推動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持續開展。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3-0025-0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占網民整體的62.0%;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占網民整體的46.8%。網絡直播已成為我國信息傳播、社會教育的重要途徑。省級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創新服務實踐中發揮著標桿示范作用,因此,筆者調查、梳理了省級公共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介紹了省級公共圖書館開展視頻直播類閱讀推廣服務的創新實踐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期推動公共圖書館視頻直播類閱讀推廣服務的持續開展。
1 視頻直播類閱讀推廣服務調研
視頻直播類閱讀推廣服務指公共圖書館通過視頻直播方式推薦紙質書、電子書、有聲書及其他數字資源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本次調研對象為41家省級公共圖書館,其中有9家省級少年兒童圖書館。
1.1 視頻直播類閱讀推廣服務的內容
自2020年1至7月底,有10家省級公共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的視頻直播類閱讀推廣的推文數量超過10條,其中湖北省圖書館發布57條、黑龍江省圖書館發布23條。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41家省級公共圖書館視頻直播類閱讀推廣服務的相關情況
活動類型活動內容大型讀書節活動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開展的“世界讀書日”現場直播活動遼寧省圖書館、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開展的全民閱讀節、服務宣傳周開幕式直播活動優質品牌講座上海圖書館的“上圖講座”、首都圖書館的“首圖講壇”、四川省圖書館的“名人大講堂”和“巴蜀講壇”、浙江圖書館“文瀾博看”和“文瀾講壇”特色活動館員自制活動,如上海圖書館的“星期一圖書館”、重慶圖書館的“跟著主播去借書”、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的“云上讀書會”、海南省圖書館少年兒童館的“讀道”薦書、寧夏圖書館的“童悅匯”等地方特色活動,如上海圖書館的“上海小囡學講上海閑話”直播活動、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的“文創展會”直播活動、浙江圖書館的“鎮館之寶”直播活動等個性化系列活動真人圖書館,如山東省圖書館的“I think真人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的“青青草大講堂之少兒真人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的“在家閱讀·書香戰‘疫”真人圖書館繪本、藝術創作類,如青海省圖書館和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開展的編程系列活動,山東省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等9家單位開展的直播繪本創作訓練營系列活動,以及黑龍江省圖書館的思維導圖、圍棋、民族樂器等系列活動新書分享會,如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浙江圖書館開展的新書分享活動服務特殊人群活動江蘇圖書館面向特殊兒童開展的線上兒童講座、青海省圖書館面向視障人士舉辦的線上直播無障礙電影活動、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辦的線上直播盲人詩歌散文朗誦暨第六屆盲人散文創作大賽
1.2 服務平臺
調研分析結果顯示,省級公共圖書館的視頻直播類閱讀推廣服務平臺包括直播平臺和社群互動平臺。直播平臺主要包括自建平臺和第三方直播平臺,自建平臺包括地方云平臺和圖書館數字閱讀App,如遼寧文化云、鄭州文旅云、江蘇圖書館云服務平臺、首圖講壇·云課堂、廣東省文化E站及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正誼悅讀”App、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的“童悅e站”App;第三方直播平臺以騰訊直播、新浪直播、小鵝通、抖音為主。在抖音短視頻平臺,有17家省級公共圖書館開通了直播間并上傳了作品,其中,陜西省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發布的作品最多,約300條;粉絲數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浙江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粉絲數量分別為18.9萬、5.2萬、3.9萬。為了提高視頻直播活動用戶的參與積極性,省級公共圖書館采取了一些獎勵措施,如:上海圖書館的“星期一圖書館”薦書游戲設置了贈書環節,重慶圖書館的“跟著主播去借書”為參與用戶提供了精美圖書獎品一份;國家圖書館在“世界讀書日”開展了國圖天貓旗艦店逛新品拿優惠活動,上海圖書館在“世界讀書日”推出的“上圖之夜——閱讀點亮城市”直播活動向參與用戶贈送了文創產品,重慶圖書館舉辦的“爸爸不能缺席的家庭教育”講座向參與用戶贈送了文創產品。社群互動平臺主要包括QQ群、微信群,一些省級公共圖書館在視頻直播活動通知中發布了社群互動平臺二維碼,并根據活動內容設置了不同的群名稱,如:上海圖書館線上人文社科類活動QQ群、滬語線上課QQ群,遼寧省圖書館的少兒閱讀QQ群,黑龍江省圖書館的創新空間微信群,浙江圖書館的浙圖講座小助手微信群等。
2 視頻直播服務創新實踐分析
2.1 視頻直播品牌化意識較強,但內容缺乏特色、主題單一
目前,一些省級公共圖書館積極打造活動品牌,邀請知名學者舉辦講座,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免費、權威、優質的知識交流服務,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升了用戶的閱讀興趣,但講座主題偏重文史、藝術、保健,且多為普及、說教性內容,缺乏特色[1]。省級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的目的是將用戶的注意力從海量館藏引導到小范圍、有吸引力的館藏,提高館藏資源的流通量和利用率[2],但一些省級公共圖書館的視頻直播閱讀推廣服務沒有設置館藏資源推薦環節,無法實現預期的服務目標。調研結果顯示,有9家省級公共圖書館在舉辦繪本創作訓練營活動時開設了視頻直播課程,但部分繪本直播課程內容由同一家線上服務機構提供,活動內容存在同質化現象。在互聯網環境下,用戶通常關注話題性強的視頻資源,因此,省級公共圖書館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提升自身的社會影響力[3]。
2.2 第三方視頻直播平臺的活躍度高,自建平臺的活躍度低
調研結果顯示,第三方直播平臺的用戶活躍人數持續增加,用戶的閱讀體驗較好;受人力、財力等因素的影響,一些省級公共圖書館自建平臺的活躍度較低。
2.3 社群溝通平臺的活躍度高
視頻直播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和即時性,滿足了用戶的多元化需求[4]。此外,互聯網視頻資源的獲取成本較低,對用戶的參與缺少約束,因此,省級公共圖書館通過微信群、QQ群開展視頻直播前的宣傳、話題討論等活動,有利于提高視頻直播活動的關注度,吸引用戶及時參與視頻直播活動,增強用戶黏性[5]。因此,省級公共圖書館應積極完善社群溝通平臺的管理機制,加強對視頻直播內容的宣傳推廣,吸引更多用戶進群參與活動[6]。
3 視頻直播應用于閱讀推廣服務的對策
3.1 搭建行業直播資源匯總平臺,發揮資源優勢
新媒體時代,省級公共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以系統性、完整性和專業性著稱,信息發布內容更加真實和客觀[7]。用戶只要關注省級公共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就可以獲取相關的活動信息,但用戶觀看視頻直播須下載省級公共圖書館指定的直播平臺軟件,給用戶獲取資源帶來不便。目前,雖然以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國圖公開課為首的平臺收錄了部分省市級公共圖書館的視頻直播資源,但視頻資源數量較少,內容滯后,無法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打造集直播預告、視頻資源于一體的資源匯總平臺,形成資源共享聯盟,為用戶獲取資源提供便利。
3.2 注重內容創作的差異化,關注弱勢群體
省級公共圖書館應構建差異化創作機制,避免視頻直播內容的同質化。例如,首都圖書館舉辦的考古隊長帶你“云”游良渚博物院活動,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為用戶解讀《了不起的文明現場》一書中的場景;浙江圖書館舉辦的“文瀾博看”視頻直播講座以巴金故居為中心,介紹了武康路的人文空間與文學記憶。此外,省級公共圖書館
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應關注弱勢群體的閱讀需求,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為他們獲取資源提供便利,如重慶圖書館開展的“巴渝閱讀行”送文化進基層活動。
3.3 培養共享型館員,優化用戶的互動體驗,增強用戶的黏性和活躍度
在新媒體環境下,為了滿足用戶的互動、分享需求,省級公共圖書館應完善社群信息推送平臺的管理機制,培養共享型館員。共享型館員是指能通過微信、QQ群等社交媒體發布活動信息,即時回復用戶咨詢,與用戶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館員。省級公共圖書館通過培養共享型館員不僅能獲得用戶對視頻直播活動的持續關注,還能優化用戶的互動體驗,增強用戶的黏性和活躍度。此外,省級公共圖書館可采取內容剪輯的方式,為用戶快速了解直播內容提供便利,提高用戶的關注度。
3.4 打造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網絡,消除數字鴻溝
視頻直播服務有利于消除地域、距離帶來的數字鴻溝,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共享優質的閱讀推廣資源。因此,省級公共圖書館應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打造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網絡,消除數字鴻溝。
4 結語
綜上所述,省級公共圖書館在開展視頻直播活動的過程中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省級公共圖書館只有聚焦館藏資源,不斷創新視頻直播的內容和形式,關注弱勢群體,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的多級服務網絡,實現資源共享,縮小城鄉差距,才能吸引更多用戶積極參與視頻直播閱讀推廣活動,推動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晰巍,劉偉利,賈灃琦,等.網絡直播APP使用行為影響因素模型及實證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20(5):22-31.
[2] 王波.閱讀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兼論如何認識和學習圖書館時尚閱讀推廣案例[J].圖書館論壇,2015(10):1-7.
[3] 王波,周春霞,陳凌,等.積極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切實創新非常時期服務策略:全國高校圖書館疫情防控期間服務創新情況調研報告[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0(2):5-17,29.
[4] 傅曉杉.傳播與社會學視角下的移動視頻直播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7(4):187-192.
[5] 曾一昕,錢晉,程娟.社交媒體網絡直播的信息傳播特點與管理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17):37-41.
[6] 袁金敏.直播時代:圖書營銷的新機遇[J].現代出版,2017(1):35-37.
[7] 王艷偉.Web3.0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S1):93-96.
(編校:孫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