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洪宇 丁承學
摘? 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廣西面臨智慧物流行業供給側改革、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問題,使廣西企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壯大。文章針對供給側改革下智慧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研究,明確供給側改革與智慧物流的關系,結合廣西區域經濟發展及物流布局特點,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廣西智慧物流發展路徑與對策。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智慧物流;發展路徑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Guangxi is faced with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the smart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 of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mak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in Guangxi grow stronger and sustainab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logistics in the context of supply-side reform,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side reform and smart log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mart logistics in Guang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gistics layout in Guangxi.
Key word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telligent logistics; development path and countermeasure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廣西面臨智慧物流行業供給側改革,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問題,使廣西企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壯大。本文針對供給側改革下智慧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研究,明確供給側改革與智慧物流的關系,結合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及物流布局特點,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廣西智慧物流發展路徑與對策。
1? 廣西智慧物流行業現狀
1.1? 廣西出臺促進智慧物流行業文件
2015年國家出臺《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為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2016年出臺了《“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改經貿【2016】1647號)。廣西2018年出臺《廣西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年)》,積極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利用中國—東盟信息港平臺,重點培育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集成電路、智能終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等數字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網絡等新興前沿領域。其中,明確提出要開展智慧物流建設。2021年4月出臺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強物流網絡設施建設,完善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加快數字廣西建設。
1.2? 廣西智慧物流建設現狀
1.2.1? 廣西數字經濟發展
積極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利用中國—東盟信息港平臺,重點培育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集成電路、智能終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等數字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網絡等新興前沿領域。其中,明確提出要開展智慧物流建設。
在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服務業深度融合方面,開展智慧物流建設,建設自治區交通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和城鄉一體化物流配送網絡,重點完善末端配送網絡體系,完善配送自助提貨柜等設施布局,支持建設縣、鄉鎮綜合性物流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網點,支持郵政、物流企業加強合作,共建城鄉一體化物流網絡。
在加快建設智慧物流方面,建設服務全區連接國內面向東盟的物流綜合服務平臺,推廣智能倉儲建設,推進南寧國際物流園、憑祥綜合保稅區物流園、桂海跨境電商物流園、玉林交通商貿物流園等智慧園區建設,基本建成服務中心的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具備多式聯運功能的智慧物流體系。
1.2.2? 智慧物流體系建設
在當前形勢下,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尤其是智慧物流建設,對應對疫情下的經濟發展挑戰,以及建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提升整個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智慧物流集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強調信息流與物質流快速、高效、通暢的運轉,從而實現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整合社會資源的目的,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特別是在當前應對風險挑戰、“六穩”“六保”“雙循環”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廣西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智慧物流體系,對推進全區產業轉型升級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智慧物流體系建設是全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化挑戰為機遇的重要轉化力量,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抓手。
在加快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面,提出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空港、跨境、冷鏈、電商、快遞、大宗商品等物流發展。其中,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重點在空港物流發展方面提出了加快發展航空貨運倉儲設施,開辟面向東南亞和國內主要城市的貨運航線,發展航空快遞業務和國際航班腹艙貨運業務。
在完善城鄉融合消費網絡方面,提出加強物流網絡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商貿物流配送中心、快遞服務網絡、郵政和供銷網絡設施,實施快遞“兩進一出”工程,合理布局分撥中心、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等三級配送節點。在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方面,提出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
1.2.3? 廣西中小企業“互聯網+”創新轉型現狀
轉型升級的模式與路徑是中小企業發展成長過程中的重大決策,也是中小企業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然而選擇什么模式、哪條路徑進行轉型升級?是借鑒其它企業轉型升級的經驗,還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轉型?等等。這些問題是廣西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大型企業在“互聯網+”創新轉型方面開展較早,例如柳鋼自主研發智慧物流云平臺,覆蓋兩廣及華東除航空運輸之外的智慧物流平臺,整合運輸工具,服務倉儲物流基地及服務節點,為客戶提供物流監管、“公鐵水”多式聯運、供應鏈貿易、金融等,極大提高企業效益。
2? 廣西智慧物流發展面臨的問題
2.1? 政府層面
政府已出臺多項政策,但要加快廣西智慧物流發展,還需明確供給側改革與智慧物流的關系,結合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及物流布局特點,對比國內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智慧物流發展,在對比中優化尋找方法和答案,繼續出臺政策,推動廣西智慧物流和供應鏈創新發展,提升廣西物流競爭力。
2.2? 企業層面
結合政府已出臺的各項政策,國家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廣西企業的影響如何、作用大小怎樣?能否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的轉型成長問題?這些是廣西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需要了解的實施效果。廣西中小企業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態度、利用消化及吸收轉化情況,有的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或者由于自己探索錯了路徑、或者因為錯誤照搬經驗而走了很多彎路,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廣西中小企業還需探索如何借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互聯網+”創新驅動下促使企業轉型成長的模式及路徑,對解決廣西中小企業轉型成長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廣西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升級成長,提高廣西中小企業轉型成長的成功率。
2.3? 人才問題
智慧物流發展需要人才支撐,據統計,目前,廣西高校物流專業開設有智慧物流培養方向只有少數幾家,課程體系建立還處于探索之中。物流業發展的新要求及社會環境和新技術等又需要培養與智慧物流發展相適應的物流專業人才,物流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與物流產業、智慧物流發展趨勢差距很大。智慧物流是管理與技術的交叉學科,融合了物流業務、工業工程、計算機技術、機械工程、信息安全技術等。物流專業需要學習計算機技術、大數據、自動倉儲設計、物聯網、倉儲與配送、運籌學等眾多課程,還需要跟蹤智慧物流產業發展最新技術調整課程設置。
3?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廣西智慧物流發展路徑及對策
3.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廣西智慧物流發展路徑
目前,廣西物流供給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物流作業成本及服務成本較高,急需開啟去成本的過程,企業主體結構性矛盾突出,無法形成企業規模化經營。物流高端供給明顯不足,需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加快淘汰經濟效益低的物流企業,促進物流企業創新發展,促進轉型升級,提高物流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構建布局合理、競爭有序以及便捷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完善產業結構和提升廣西綜合經濟實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可選擇以下方面著力推進廣西智慧物流發展路徑:
一是立足廣西定位,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東盟信息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對接RCEP、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和以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為引領,來設計推進智慧物流建設。
二是推進智能制造下的物流系統建設,適應大規模定制化生產,圍繞制造企業的物流系統、信息系統、供應鏈如何升級優化,來設計推進智慧供應鏈等建設。
三是推進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智慧物流建設,以降低物流成本,構建智慧物流服務體系,發揮中國與東盟各國多式聯運優勢,整合優質資源,來設計推進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智慧物流建設。
四是推進廣西農業+智慧物流建設,增強廣西農業競爭優勢,構建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體的智慧農業體系。
3.2? 廣西政府應加強頂層設計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廣西中小企業的創新轉型成長需要政府推動、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及中小企業自身努力。政府應明確廣西定位,不斷推動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東盟信息港,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從政府職能轉變、政策措施和市場法規制定、公共服務提供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提出促進廣西中小企業“互聯網+”創新轉型成長的政策;從行業協會、商業協會、貿易聯合會等組織發揮中小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依托“互聯網+”技術,打造信息基礎設施、服務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化體系等方面出臺促進廣西中小企業“互聯網+”創新轉型成長的政策;針對智慧物流連接互聯網商業、微商、交通運輸各相關產業,政府應倡導共同建設智慧物流體系,實現智慧物流的管理運作,營造穩定的市場秩序,規范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向。
廣西政府應抓緊與東盟建立多式聯運聯盟機遇,降低物流成本,構建智慧物流服務體系。多式聯運綜合制造、貿易、物流、金融以及服務創新五大系統,不但要重視基礎設施的打造,還要重視大綜合系統工作,針對缺乏大運輸、大物流、大系統問題,統籌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政策。通過發展多式聯運,創建智慧物流新平臺。
3.3? 企業應通過“互聯網+”創新實現轉型成長
企業應從培養“互聯網+”創新理念,利用電商和工業4.0技術,把握“一帶一路”、互聯網經濟、“互聯網+”產業的政策機遇,注重協同創新,順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側要求等方面入手,廣西中小企業從發展模式、商業模式、生產要素投入、生產組織管理模式等實現創新轉型成長。例如,順應工業4.0,制造企業應用智能物流系統,連接物料供應和生產物料的傳送,智能物流系統與制造企業運營的各類系統和設備進行對接,發出需求指令,完成指定動作,通過云計算大數據集控中心實現數據分析和全局管控,實現車間物流的智能化。
3.4?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智慧物流人才培養
綜合智慧物流人才培養規格要求,探索智慧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素質的物流人才,匹配廣西智慧物流產業的發展。廣西高校應結合當地物流發展需要設置物流專業課程,廣西90%以上是中小物流企業。因此人才主要應該是服務廣西的區域及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服務廣西的中小物流企業、智能制造領域中的智能物流崗位。由此,要根據廣西的區域及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廣西物流產業行業的發展情況、廣西中小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人才的需求等調整物流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從構建體現職業崗位能力的職業技能專業教育課程、開發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公共基礎課程、適應1+X證書制度的職業資格認證課程、創新學生職業能力實踐教育課程等構建對接產業發展的專業課程體系,課程的設置要跟蹤產業發展的最新技術而動態調整。
參考文獻:
[1] 王田月,石保緯,李小紅.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廣西農業科技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9):286-288.
[2]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廣西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6-04-14)[2021-06-30]. https://www.cngold.com.cn/20160414d1894n67802643.html.
[3] 朱亮,劉李,王天雨. 智慧物流園區總包業務新體系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150-151.
[4] 羅春雄. 楊叢: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個突出顯亮點[J]. 廣西經濟,2019(8):33-35.
[5] 劉波. 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契機 推動廣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J]. 廣西經濟,2019(8):19-21.
[6] 吳萍. 互聯網+背景下智慧物流發展的新動能、態勢與路徑[J]. 商業經濟研究,2018(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