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岳帆
介于抽象繪畫與具象繪畫之間的繪畫有三種:漸變抽象繪畫(從具象繪畫逐漸簡化而來,比如畢加索的牛)、兼抽象繪畫(繪畫上同時有具象和抽象元素,比如有的畫家背景畫得比較抽象,人物畫得比較具象)、逆向抽象繪畫。在抽象畫家創作抽象畫時,常常會發現他們的作品或作品的一部分像一個具象的事物,這是偶然產生的。這一類作品是介于抽象繪畫和具象繪畫之間的 ,它不是抽象繪畫,因為它像一個事物,但它又不是具象繪畫,因為它只有五六分像,這樣的繪畫,就是逆向抽象繪畫,如圖1,像一個頭上戴著花環低頭沉思的男人。

圖1 數字繪畫

圖2 數字繪畫
下面我們說一說逆向抽象繪畫的特點。
第一,它是以抽象繪畫的方法創作的,這和半抽象繪畫(漸變抽象繪畫和兼抽象繪畫)的創作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它只有五六分像,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第三,它和半抽象繪畫是截然相反的。半抽象繪畫是有意而為之,逆向抽象繪畫是無意而為之的。
逆向抽象繪畫的創作方法有很多種。由于逆向抽象繪畫的產生過程極為特殊,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作品極為稀少。我有一段時間專門創作逆向抽象繪畫,畫了上百張,收效甚微。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我覺得必須改變這種現狀,逆向抽象繪畫不僅應該可遇,而且可求,應該提高逆向抽象繪畫的創作成功率。我改變了作畫的方式,我創作的第一張逆向抽象繪畫就是運用勾線填色法,在這里我以勾線填色法為突破口,首先在畫面上布線,當畫到70%時(如圖2) ,我就會停下畫筆,靜靜地看一會兒畫面,看畫面上的線中像一個什么事物(或動物或人物)。由于人的潛意識不同,這個物像像什么因人而異。在我的畫面中經常出現人或動物。如果看出來像一個人,那么剩下30%的線我們主動去把它畫像。經常是把眼睛、鼻子、耳朵、嘴、手等重點部位刻畫一下,這些是點睛之筆。填色時用80%的顏色去把剛才感知到的形象畫像,20%隨興致而定。如圖3(掉了一顆牙的壞男人),30%的線條加80%的色彩,這樣畫出來的形象相似度就有五分像了,甚至會更多一些。有時候是似像非像,那么我建議把它畫出來。畫出來就有畫像的可能性。(我的經驗,這時候不能太挑剔 )創作理論的改變導致了逆向抽象繪畫創作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有時相似度竟然達到了75%,如圖4(抽煙的老人),這幅作品妙趣橫生,堪稱精品。
現在有一個問題產生,就是創作時如果布線70%后,畫面上的線不像任何一個事物怎么辦?我的做法就是繼續布線,畫到100%。如果還不像就重新布線。像了就接著畫,不像就重來。因為逆向抽象繪畫的偶然性,可能畫三四張都不行。那么就不畫了,明天再來。我個人的經驗,有時三四天都畫不出來,有時一天可以畫三張,這都是很正常的。還有一個方法,在布線100%后,看不出任何物像,這時候不要停筆,以畫抽象畫的方法填色。這時候要不斷觀察畫面,可能一個物像在填色一部分后就出現了。發現后馬上停筆,進一步觀察這個物像,思考下一步如何填色把它畫全,其他畫面是否有關聯的部分,然后完成這個畫面,如圖5(大魚追小魚)。布線100%后,初期看不出任何物像,填了些紅色發現右面像一條魚,之后添加黃色和黑色的眼睛,可愛的魚兒就出現了,背景主要用藍色,象征海底,再觀察畫面,發現前面像一條小魚在游,主動添加魚的眼睛,填紅黃兩色,一只小魚呼之欲出。不懈的努力使這張逆向抽象繪畫最終完成——妙趣橫生。

圖3 數字繪畫

圖4 抽煙的老人

圖5 大魚追小魚

圖6 大嘴男人與黑狗
逆向抽象繪畫是一種全新的作畫方式。以勾線填色法為例,70%的布線給物像的形態產生加入了極大的偶然成分,也正是這種巧合,常常使形態妙趣橫生。比如圖6(大嘴男人與黑狗),這個男人的鼻子形狀怎么那么怪,他沒有凸起的下巴,黑狗的嘴也變形了,眼睛也很怪,我們想象一下,寫實的繪畫能畫出這樣的作品嗎?這正是逆向繪畫的魅力所在。在似與不似之間,而又回味無窮。
在《繪畫藝術新領域——逆向抽象繪畫》這篇文章中,我們說過,逆向抽象繪畫的創作方式有很多種。主動創作逆向抽象繪畫也不只有勾線填色這一種方法,也會有很多種。現在從事逆向抽象繪畫創作的人數還少,精力不夠,隨著從事逆向抽象繪畫創作的人越來越多,相信大家會豐富逆向抽象繪畫的創作方法。繪畫藝術是向前發展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