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代謝科護師)
周子琪、李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通過食物來補充鈣固然很好,但是如果無法做到或依然不能滿足鈣的需求量,就可以通過補充鈣劑來達成。這時很多人會問,常見的鈣片、膠囊、液體鈣,究竟哪個最好?其實這些只是鈣劑的形式,對補鈣的效果并沒有決定性作用,更應該關注的是鈣的種類。因為不同鈣劑含鈣量不同,適應的人群也不同,選購的時候可以先閱讀一下說明書中鈣劑的成分。
多數成年人可以選擇碳酸鈣。碳酸鈣含鈣量高,可在胃酸中溶解,吸收率高,對于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來說,是適合的選擇。
老年人及有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酸缺乏的人可以選擇有機鈣,包括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醋酸鈣等,這類鈣劑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多的胃酸幫助鈣溶解,對胃腸道的刺激較小。
腎結石患者可以選擇有機鈣,尤其是檸檬酸鈣,補鈣的同時還能達到抑制腎結石產生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除葡萄糖酸鈣以外的鈣劑。腎衰患者要避免服用磷酸鈣。
由于兒童的胃腸道還在發育中,消化吸收功能不如成年人,口服補鈣建議選擇成分單純(一種鈣劑)、純度高(添加的其他成分盡量少)、易吸收的鈣劑,不建議選擇復合鈣(2種以上的鈣劑+各種維生素等)。

服用時可以注意以下兩點:補鈣劑的最佳服用時間是飯后1~1.5小時;鈣劑不要跟牛奶同時服用,需要間隔4小時,否則影響鈣的吸收。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維生素D對于補鈣來說就是利器。它能夠促進鈣的吸收,若維生素D缺乏,補充再多的鈣身體也無法吸收。補充維生素D是相對容易的,曬曬太陽就可以完成。且很多鈣劑產品是直接添加了維生素D成分,足夠滿足日常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
除此之外,適當的運動能夠刺激骨骼,加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少鈣質丟失,推遲骨骼老化,也有利于人體對飲食中鈣的吸收。
補鈣過程是需要付出精力或時間的,為了不讓努力白費,防止鈣流失就格外重要了。日常最易引發鈣流失的行為就是吃得咸。資料顯示,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鈉(相當于6克鹽),同時就會損失40~60毫克鈣。長期攝入過多的鈉,就會影響鈣的吸收。所以愛食咸的朋友想要補鈣,就需先調整好口味。類似的情況還有過度飲酒、咖啡、濃茶、碳酸飲料和吸煙,這些行為同樣影響鈣吸收,加快鈣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