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在臨床檢驗過程中,靜脈采血是較為常見的一類檢驗項目,能夠為患者身體各項指標的檢測提供重要依據。由于靜脈采血是一種有創的檢驗方式,所以,有很多人在靜脈采血的過程中會產生恐懼心理,甚至有些患者還會產生焦慮等不良心理,那么,為了確保靜脈采血的順利進行[1],為取得理想的檢驗結果提供依據,在對患者實施靜脈采血的過程中實施心理護理措施,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
研究資料均出自本院中,是本院在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收集到的需要進行靜脈采血的體檢者共計140 例,經過評估,全部患者均符合研究標準且簽署同意書,為了滿足分組對比的要求,隨后將全部研究資料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納入70 例。在觀察組70 例研究資料中,男性有30 例,其余為女性,年齡在20-65 歲之間,中位年齡為44.5 歲。在對照組70 例研究資料中,男性有35 名,其余為女性,年齡在22-65 歲之間,中位年齡為45.5 歲。對比兩組的基礎資料情況,差異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較好的可比較性。
對照組:在檢測的過程中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主要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要有針對性地了解體檢者的心理情況,根據體檢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要詳細向患者介紹整個采血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要不斷鼓勵患者,讓患者明確積極配合的重要性,以此來提升體檢者的配合積極性,指導體檢者要以正確的姿勢接受采血,并在采血之后正確的按壓方法[2],確保在整個采血的過程中無誤。在進行靜脈采血以前,護理人員要與采血者進行良好的溝通,正確評估患者是不是存在靜脈采血的抵觸情緒,是不是存在焦慮緊張的情緒,積極有效的溝通,能夠拉近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距離。護理人員首先要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對于患者的講述要耐心傾聽,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排解焦慮情緒。在進行心理護理的過程中[3],護理人員一定要注重自身情緒的控制,要以一個積極且正面的形象給予患者積極影響,慢慢地讓患者接受并且認可護理人員,心理上允許與護理人員進行更多交流與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心態。護理人員進行心理護理上的干預除了要排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之外,還要注意的是對患者實施采血相關事宜的介紹,通過健康宣教,使患者明確檢查的目的與注意事項,引起患者滿意,進而能夠積極配合[4]。
統計兩組的焦慮評分情況并實施比較分析。另外比較兩組暈針發生率。
本次調查研究選用SPSS18.00 系統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認為P<0.05 則表示結果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評估,以此反映出患者的不良情緒情況,評估之后比較兩組的焦慮情況,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采血前后的焦慮評分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采血前后的焦慮評分情況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70 4.8±1.7 2.0±1.0對照組 70 4.7±1.7 4.6±1.0 χ2 3.221 3.000 P 0.06 0.00
暈針是在采血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類不良情緒,很多接受采血的人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統計兩組發生暈針的情況,并進行比較,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生暈針的概率比較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檢驗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靜脈采血檢查是在疾病診治中的一項重要參考依據,也是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的一項基本檢查措施,為了確保這一項數據的準確性,對于患者疾病的診治有重要意義。而靜脈采血也是體檢中最為基礎的一項檢查,在實際的采血過程中可能有很多問題出現,其中比較突顯的一類問題就是受檢者的不良心理問題,很多人會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5,6],而出現這些不良心理之后,會阻礙靜脈采血的順利進行,甚至導致不能取得正確的檢驗結果。所以,在采血的過程中加強對受檢者的心理關懷,并適時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對于靜脈采血檢查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7]。
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是整個疾病治療護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檢驗工作中的主要護理內容,檢驗科靜脈采血是全部患者入院之前必須經過的基礎檢查項目,多數人本身對于來醫院就診存在很大的抵觸情緒,雖然靜脈采血是一項最為基礎的醫療檢查方式,但是很多人仍然會存在心理壓力,主要表現為恐懼心理,在靜脈采血的過程中,更多需要心理護理的可能是暈血或者暈針的人群,他們普遍會存在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8],由此,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采血過程中保持專業性和親切的態度,讓患者能保持一個平穩的心理狀態去配合醫生的治療工作,這樣才能有利于整個靜脈采血過程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患者接受采血之前[9],要囑患者注意飲食要清淡、健康,保持充足的睡眠等,采血過程中要保持正確的姿勢,采血之后要告知患者采取正確的按壓方式實施按壓,以防出血。而采取的這些心理護理干預措施都是重要的心理護理內容,致力于整個采血過程的順利進行[10]。
作為護理人員一定要確保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以此幫助患者排解不良的心理情緒,做他們的心理調節師。因此,當前的工作重點應放在對患者的不良情緒的關注以及心理護理上,以此緩解患者對于采血的恐懼抵觸等不良情緒,心理護理在實際的靜脈采血過程中進行心理護理的效果顯著[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