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義
(江蘇省邳州市新河鎮衛生院,江蘇 邳州)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患者患上肛腸疾病,且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肛腸疾病是肛腸科常見疾病,其影響因素為人們生活壓力加大、長期保持相同姿勢、懶于運動等,不僅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還會延長機體恢復時間,尤其是接受手術治療患者,部分患者需要敞開引流,不僅會對患者機體造成損傷,還會給患者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嚴重不良影響。所以必須于患者術后為其選擇一種科學的治療方法。痔疾洗液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治療肛腸疾病,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機體的恢復,且具有副作用小、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等優勢,取得的治療效果顯著[1]。基于此,本文對術后肛腸疾病患者實施痔疾洗液治療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本次研究時間范圍為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1 月,將本院術后肛腸疾病患者按照隨機分組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共計42 例,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12例,其中包括2 例肛裂患者,18 例肛瘺患者,7 例肛周膿腫患者,15 例混合痔患者;患者最大年齡值為68 歲,最小年齡值為18 歲,平均年齡(33.7±8.9)歲。試驗組患者共計42 例,男性患者32 例,女性患者10 例,其中包括1 例肛裂患者,19 例肛瘺患者,6 例肛周膿腫患者,16 例混合痔患者。兩組患者疾病種類、年齡、性別等方面資料對比,并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進一步分析和對比的價值。
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按照中華醫學會肛腸分會制定的診斷標準進行確診,根據病理類型劃分為痔、肛瘺、肛周膿腫三種類型,中醫診斷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確診,劃分為熱毒內蘊證、濕熱下注證兩種。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創面均為開放式;所有患者均未應用長效止痛劑;所有患者均出現術后疼痛、創緣水腫、新生肉芽組織填充等癥狀;所有患者均接受肛腸疾病手術治療。排除標準:排除患有糖尿病者;排除合并尿毒癥者;排除出現貧血癥狀患者;排除合并惡性腫瘤者。
給對照組患者應用高錳酸鉀加水方式治療,加水比例為1:5000,先讓患者進行蒸熏,然后再坐浴20-30min,每日治療2 次。給試驗組患者應用痔疾洗液進行治療,痔疾洗液的組成成分如下:黃柏20g、梔子20g、黃芩10g、牛膝10g、苦參10g、地膚皮10g、蒲公英20g、敗醬草20g、丹參15g,給藥次數為每日2 次,給藥持續時間為20-30min。
若患者疼痛癥狀未發生變化,水腫現象仍舊存在,滲出少許則為無效;若患者疼痛癥狀有所緩解,水腫基本消退,滲出現象基本消失則為有效;若患者疼痛、水腫癥狀均消失,滲出現象消失則為顯效。
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創面水腫消退時間明顯較短,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見表1。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和創面水腫消退時間對比(±s)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和創面水腫消退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創面愈合時間 創面水腫消退時間試驗組 42 22.47±3.48 5.41±2.32對照組 42 28.33±5.41 7.32±2.64 t - 5.9038 3.5220 P - 0.0000 0.0007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試驗組患者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符合統計學檢驗標準,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比不同治療方式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n(%)]
肛腸疾病屬于一種良性疾病,多伴有肛瘺、肛裂、肛旁膿腫等癥狀,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方式治療。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進步,手術方式不斷改進,手術治療不僅具有機體恢復快、術后并發癥少等優勢,還能夠減輕患者疼痛,疾病治療效果顯著。但是由于該手術治療方式創面貼近于肛周,術后若不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手段,便易引發創面感染等并發癥,從而延緩創面愈合時間,延長術后恢復時間,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于術后接受科學的治療方式顯得尤為重要[2,3]。
目前臨床比較常見的治療藥物為高錳酸鉀,但是此藥物屬于強氧化劑,會使患者出現皮膚黏膜刺激現象,副作用較大,不利于患者機體的恢復,取得的治療效果有限。中醫認為肛腸術后膿腫和疼痛是因濕熱毒邪或者手術創傷侵及肛門引起局部氣血運行不暢和阻滯經絡造成,與飲食不節有著密切聯系,其病理機制是外感六淫、內傷七情,致使運化失職、脾胃受損、水濕內停,從而導致陰陽失調、邪氣內侵、瘀血阻絡,久而久之便化成熱,濕熱下注肛門,引起肛腸疾病。術后患者因手術傷及血脈,致使淋巴回流出現障礙、局部血液供應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強,從而引發組織水腫,疼痛癥狀加劇,進而延長創面愈合時間,出現創緣水腫、愈合遲緩等嚴重并發癥,增加治療難度。所以臨床主張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經絡通暢為治療目的[4-6]。
痔疾洗液屬于一種新型外用熏洗制劑,由黃柏、梔子、黃芩、牛膝、苦參、地膚皮、蒲公英、敗醬草、丹參組成。依據中國藥典記載,制劑組方藥物中的黃柏、黃芩、梔子、苦參、蒲公英、敗醬草均為清熱藥,性多寒涼,味苦,采用多種清熱藥配伍可以加強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斂瘡生肌的功效,能夠有效治療肛周疾病術后火毒熾盛所致的創面久不收口,紅腫熱痛等癥狀;丹參、牛膝為活血類藥,丹參味苦,性微寒,牛膝味苦、性平,兩藥均具有活血補血通絡,祛瘀止痛的功效,其中牛膝還具有補肝腎、引火血下行的作用。肛周術后患者多血瘀熱盛,且耗氣傷血,年老體弱者常伴肝腎不足,因此添加丹參、牛膝,使淤血去而新血生,同時補益肝腎,恢復機體氣血,則病自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生肌止血的功效,對肛腸疾病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其次該藥物通過用前稀釋,熏洗患病部位的方式,能夠透過皮膚或者創面的肉芽組織發揮藥理作用,具有促進肛周血液循環,促進血運,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且能夠加快炎癥消失和吸收速度,促進創面愈合、消腫止癢、消炎止痛,且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另外該藥物在臨床疾病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能夠有效緩解術后疼痛,減少水腫、出血等并發癥,在臨床治療中有著無法替代的優勢[7,8]。
本次研究表明,試驗組患者臨床療效、創面愈合時間、創面水腫消退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由此可見,將痔疾洗液應用于肛腸疾病術后治療過程中,能夠加快創面愈合和創面水腫消退,臨床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對術后肛腸疾病患者實施痔疾洗液治療,能夠促進創面愈合,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提高總體治療效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