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峰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中心醫院放射科,內蒙古 赤峰)
X 線片檢查診斷,是骨折患者臨床常用的診斷方法,但疲勞骨折、衰竭骨折、隱性創傷性骨折及隱性骨內骨折等細微及隱匿性骨折,由于斷裂不明顯、骨折特異性體征不顯著,依靠X 線片檢查往往難以及時發現,容易出現誤診、漏診現象,貽誤骨折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給患者的疾病治療和后期康復帶來不利影響[1]。
而隨著醫學影像學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層螺旋CT 診斷、核磁共振成像診斷等影像學檢查方法,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為提高骨折臨床診斷的精確性和治療的及時性,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途徑[2]。本文,通過對本院收治的64 例細微及隱匿性骨折患者分別進行兩種不同的影像學診斷效果的數據對比,分析探討多層螺旋CT 與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兩種不同影像學檢查方法在細微及隱匿性骨折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本次研究選擇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在本院進行診斷并住院治療的64 例細微及隱匿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樣本在本院所以接受的影響學診斷方法,將其中32 例通過多層螺旋CT 檢查進行診斷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以核磁共振成像檢查進行臨床診斷的患者作為觀察組。所選樣本及家屬均對參與本研究知情,并同意使用其相關資料數據進行本研究;患者相關資料數據分組后的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數據組間對比[(±s),(n,%)]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數據組間對比[(±s),(n,%)]
指標項目 對照組(n=32) 觀察組(n=32) P 值影像學診斷方法 多層螺旋 CT 檢查 核磁共振成像檢查 -男女比例 18:14 20:12 <0.05平均年齡(Y) 44.65±10.50 45.50±11.25 <0.05平均病程(d) 4.15±2.50 4.05±2.25 <0.05交通事故 14 17致傷原因高空墜落 8 5重物砸傷 6 7其他 4 3<0.05
1.2.1 對照組患者采取多層螺旋 CT 檢查,并據以進行骨折的臨床診斷,主要方法及步驟包括:“儀器使用西門子64 層螺旋 CT 掃描機;層距設置為 0.75mm,掃描參數設置為 110mA、120kV;應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攝影以及容積再現等實施之后給予處理重建”[3]。
1.2.2 觀察組實施核磁共振成像檢查,主要方法及步驟包括:對患者實施1.5T 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掃描橫斷面、冠狀面及矢狀面,層厚5mm,矩陣320×320,間距0.1cm”[4]。
根據掃描結果,組織影像醫師進行閱片和圖像分析。
多層螺旋CT 診斷,以“患者病變位置中骨小梁存在連續性中斷或(和)骨皮質不連續”[5],則確診為細微及隱匿性骨折。
核磁共振成像診斷,以“T2WI 存在高信號影,T1WI、MRI 顯示不規則條線狀低信號、線狀低信號”[6]為存在細微及隱匿性骨折標準。
本研究所獲得的相關數據,通過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分析;以組間數據對比差異,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計數指標及比例關系,表示為(n,%);計量指標以數據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
在接受多層螺旋CT 檢查的32 例患者中,根據檢查結果診斷出細微及隱匿性骨折30 例,檢出率為93.75%;而進行核磁共振成像檢查的32 例觀察組患者中,明確診斷出細微及隱匿性骨折患者31 例,檢出率達到96.88%。采用核磁共振影像學檢查與使用多層螺旋CT 檢查,對細微及隱匿性骨折的檢出率無明顯差異,P>0.05,組間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在對骨折患者的臨床診斷中,細微及隱匿性骨折患者的及時準確診斷,一直是骨折患者臨床診斷中的重要課題。相比其他骨折患者,細微及隱匿性骨折由于既無明顯的骨折外在特征表現,也因骨折部位關節結構大、骨折不徹底,單純依靠常規X 線檢查難以發現骨折線,造成誤診、漏診,給患者的臨床治療帶來不利影響[7]。
而多層螺旋CT 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檢查方式在臨床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對細微及隱匿性骨折的診斷準確性:多層螺旋CT 檢查,是通過使用具有多排寬探測器結構、球管一次曝光的方法,同時獲得多個層面圖像數據的成像,圖像的獲得范圍大、分辨率高,經過后期的計算機圖像處理,可用原始斷層數據生成具有相同空間分辨率的其它方位圖像;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據所釋放的能量在物質內部不同結構環境中不同的衰減,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出的電磁波,得知構成這一物體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從而繪制出物體內部的結構圖像[8]。在骨折的臨床診斷中,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所獲得的圖像清晰度高,并可對骨骼損傷部位進行多角度、多層面掃描成像,有效地對細微及隱匿性骨折進行判斷。核磁共振成像雖然對接受掃描的患者無電離輻射損傷的風險,但也存在著掃描時間長、空間分辨力不足等問題;且強靜磁場對體內埋植有導磁性物質的患者有一定風險;而隨時間變化的梯度場,則可能會使患者產生過度神經興奮,引發心臟興奮或心室振顫;射頻場致熱效應及噪聲等,也對患者具有一定的危險因素。需要根據患者自身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進行恰當的掃描檢查方式選擇。
本研究對兩種影像學診斷方法的相關指標數據統計顯示,多層螺旋CT 與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在細微及隱匿性骨折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無明顯差異,兩組患者的細微及隱匿性骨折的檢出率分別為93.75%(30/32)和96.88%(31/32),組間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對細微及隱匿性骨折患者的診斷,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方式優勢明顯,臨床檢出率高、有助于隱性骨折的早期診斷和相關治療措施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