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牙克石市中蒙醫院,內蒙古 牙克石)
糖尿病目前在臨床中的發病率很高,而且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態勢發展。患者一旦患上糖尿病,即為終身的,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周圍神經、外周神經都會漸漸出現病變情況[1],造成下肢血液順暢循環障礙。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糖尿病足出現之后,患者的主要疾病表現為下肢感覺異常、失去正常的活動能力,疾病發展到嚴重程度則會出現感染、壞疽等癥狀,再嚴重的患者就需要截肢。在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醫療干預的過程中,基本是要對患者進行積極治療干預,但是除此之外,要想使得治療取得理想的效果,使患者的身體健康水平維持在理想的狀態中,那么護理則是必不可缺少的環節。而當前臨床護理模式有很多[2],本次研究在其中選取了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理想的護理效果。
研究對象是牙克石市中蒙醫院在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11 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共計80 例,全部患者均確診為糖尿病足,且全部患者均簽署同意書。隨后按照平均分的原則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0 例與對照組40 例。在觀察組40 例患者中,主要包括男性患者20 例與女性患者20 例,患者的年齡為44-75 歲,平均年齡為(60.21±6.5) 歲,患者的病程為1-5 年,平均病程為(3.8±2.8)年。所選患者都為2 型糖尿病[3],明確有糖尿足這一并發癥出現,已將機體有其他嚴重疾病合并、有嚴重感染、認知與精神有障礙者排除。在對照組40 例患者中,主要包括男性患者21 例與女性患者19 例,患者的年齡為45-75 歲,平均年齡為(61.33±6.6) 歲,患者的病程為1-6 年,平均病程為(4.2±2.9)年。所選患者都為2型糖尿病,明確有糖尿足這一并發癥出現,已將機體有其他嚴重疾病合并、有嚴重感染、認知與精神有障礙者排除。將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做比較,差異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好的可比性。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應用綜合性護理措施[4],綜合性護理的主要內容:
1.2.1 健康宣教
很多糖尿病足患者不曉得疾病相關情況,對于疾病發生的原因、危險因素等均不是太了解,而患者這種健康知識掌握不佳的狀態對積極配合護理與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將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重視起來,首先要詳細了解患者的實際疾病情況與基礎情況,增強與患者的溝通力度,并詳細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情況,例如:糖尿病足的發病因素、治療方法、護理要點等,并且要指導患者自主對腳部情況進行觀察,如顏色、濕度、溫度、是否有水腫情況等。告訴患者在外出的時候,要加強對肢體的保護力度,要穿著舒適且透氣的鞋襪,不要進行聚劇烈運動,每天晚上都要用溫水泡腳,也可將紅花、大黃等加入到泡腳水中[5]。
1.2.2 心理護理
在糖尿病足出現以后,患者會擔心病情進一步發展可能會造成下肢活動能力手受限,疾病導致身體所產生的一系列不良反應,會使得患者產生很多不良的心理情緒,例如患者會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的心理,而患者在產生了不良心理情緒之后,會嚴重影響疾病的正常治療與理想治療效果的取得[6,7]。所以,護士要積極對患者進行溝通并應用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實施干預,告知糖尿病足發展中心理情緒可能會產生的不利影響,對患者負性情緒進行疏解,使患者在相對輕松的心理狀態中配合干預,從而提升患者的配合積極性,進而取得理想的護理干預效果與治療效果。
1.2.3 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介紹飲食對血糖、糖尿病足的影響,囑咐患者要適當增加含有維生素B 含量的食物,囑患者多吃高纖維素食物,預防便秘產生。并告知患者一定要嚴格按照糖尿病飲食原則進食,使血糖維持在正常的水平,控制疾病不向深入發展[8]。
1.2.4 創面護理
護士要先把創面浸濕,用細孔的紗布輕輕壓著創面,要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操作,對潰瘍創面進行引流,用硼酸、呋喃西林進行濕敷。定時換藥。要完全清除壞死的部分,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予以引流,要隨時保持創面的清潔、干燥,以促進新生組織的形成[9]。
該次研究數據統計分析應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檢驗以χ2進行,用(%)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對比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糖尿病足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之一,造成糖尿病足發生的主要因素為血管、神經發生病變,糖尿病的靶器官是足部,血管、神經發生病變后[10],足部的組織會受到破壞,由此產生了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在早期出現的時候通常是沒有任何癥狀的,在疾病的晚期可出現感染、壞疽、骨髓炎等情況,甚至需截肢。對于此并發癥,在對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也是非常關鍵的。本次研究中,將綜合性的護理措施用于糖尿病足的護理中,此種護理模式是強調護理服務的全面性,從心理、創面、飲食等多個方面實施干預,可使患者生理與心理方面的多個護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顯著提升患者的配合積極性,顯著提升護理效果,進而提升治療效果[11]。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足患者的干預工作進行開展時,臨床上可積極對綜合性的護理干預進行應用,能夠顯著提升護理效果,取得了廣大患者的滿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