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青書寫岳父續范亭詩《潼關道上》:華陰一路景凄涼,夜宿潼關更露長。雞鳴犬吠豫秦晉,浪激沙翻洛渭黃。老鳳西游悲左計,中條北望憶前場。十二連城稱要害,風云迭次起蕭墻。
穆青書法:心積和平氣,手成天地功。
穆青書法:鐵馬冰河入夢來。
穆青書法: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穆青書法: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穆青為潘從正墓碑寫下碑文:“長眠在這里的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他名叫潘從正,人稱‘老堅決。他在世87年,卻有半個世紀拋家離舍同妻子住在沙荒地培育苗圃,植樹造林。風沙曾掩埋過他,斷糧幾乎使他送命,病了他不肯離開,老了還趴在地上拖著土袋修了50米坡路。他千辛萬苦栽培的苗圃和防護林,歷經劫難,幾起幾落,但他并不氣餒。他說:‘他毀,俺栽;他再毀,俺再栽。俺是為國家,為子孫后代!此處原有棵老柿樹,年年都掛果,縱是壓彎了腰也硬撐著。他常常夸這柿樹不偷懶,說人生也是一棵樹,也應該多結果。老柿樹移栽別處后,他對家人說:‘我死了,就埋在這里。如今,他的遺愿實現了。經他培育的樹苗已經綠滿了寧陵大地,四里長的防風林堵住了萬碧風口,2000畝風沙地也已變成良田。他年復一年地把自己的歲月刻進了樹木的年輪,用滿頭的白發換來了大地的錦繡。你看,那高大的樹干,是他堅實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潔的靈魂;綠色的風濤,是他爽朗的笑聲;郁郁蔥蔥的林帶,是他生命長青的豐碑……他默默奉獻的一生,是我國一代農民的風范。他為國家為人民綴網勞蛛的精神將永遠激勵后人。歷史將會證明,他比我們更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