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人追求快,看病就醫也希望快。有時為了趕時間,患者或家屬特意把醫護人員調整好的輸液滴速調快,以為輸液只要打完就可以了,越快越好。殊不知,輸液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操作,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操作,隨意調節輸液滴速,可能會“闖禍”。
輸液滴速過快,可能會加重心臟負擔、局部刺激引起靜脈炎、引發過敏反應、腎功能損害、代謝異常等不良反應。還有些人剛好相反,認為,輸液滴速不能過快,是不是越慢越好?有些藥物,輸液滴速過慢,不僅會影響療效,還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因此,輸液滴速需由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藥物的種類等多方面情況來確定。
一般成年人輸液滴速在40~60滴/分;小兒、老年人速度相對要慢,不宜超過20~40滴/分。
若患者有心臟或肺部疾患,輸液滴速宜慢,一般為30~40滴/分。因滴速過快會加重心臟負荷,引起心衰或肺水腫。若患者脫水嚴重或失血過多引起休克,則須快速補液,以補充血容量。
有些藥物需要嚴格控制輸液滴速。
硝酸酯類:常用硝酸甘油、丹佐(單硝酸異山梨酯)等硝酸酯類藥物,一般濃度下輸液滴速為8滴/分、10滴/分、15滴/分。若速度過快,單位時間內進入體內的藥物劑量過多過大,則會引起搏動性頭痛、顏面潮紅、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不良反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用輸液泵(電腦)控制輸液滴速。
喹喏酮類: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門冬氨酸洛美沙星等喹喏酮類藥物,一般每輸入0.2克,輸液時間應不少于1小時,速度過快會引起血管炎性病變等。
氯化鉀:氯化鉀輸液滴速過快不僅會引起局部疼痛,還可引起高鉀血癥,表現為四肢無力、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搏導致死亡。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可使血液中胃動素水平升高,胃動素與胃動力受體結合會產生強烈收縮,從而引起惡心、嘔吐、陣痛等胃腸道反應。若阿奇霉素輸液滴速太快,濃度過高,血液中的藥物量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會加重這些不良反應的產生。目前,臨床上通常通過降低輸液速度,控制藥物濃度來確保藥物的安全性。

紅霉素:若輸液滴速很快,紅霉素在輸液的局部和全身血液中的濃度會一下子升得很高,紅霉素對血管有刺激性,且在高濃度下更容易產生靜脈炎等副作用。
甘露醇:降顱壓藥物甘露醇,輸液滴速宜快,一般250毫升20%甘露醇須在30分內打完,否則會影響其降低顱壓的效果。
其他藥物:萬古霉素滴速過快會發生紅斑樣或蕁麻疹樣皮膚過敏反應,俗稱紅人綜合征。慶大霉素等滴速過快會增加其腎毒性,引起腎功能損傷。氨基酸、脂肪乳等營養藥滴速過快,可引起面紅、發熱、惡心、嘔吐、心悸、胸悶等不適。白蛋白等滴速過慢不僅不能發揮療效,還可能發生過敏。
因此,患者或家屬不能隨意調節輸液滴速,能否調節滴速,一定得聽從醫生或護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