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莉
摘 ? ?要:生態園林是城市化建設中的重點內容,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娛樂、休憩場所,而且可以改善當地氣候環境,增強居民的生活體驗。景觀設計是生態園林建設的關鍵,能夠增強園林的整體美觀性,使其整體風格更加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景觀設計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復雜性,應該加強對各個工作要點的嚴格控制,提高設計水平,增強生態園林的建設效果。對生態園林中的景觀設計特點進行了分析,探索了生態園林中景觀設計的現狀,并提出生態園林中的景觀設計策略。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特點;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5-0045-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TU986.2 ? ? ? 文獻標志碼: A
在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的趨勢下,人們對居住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綠色化發展理念下,生態園林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有助于整合、利用多種生態資源,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生態園林在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面效果都十分顯著。良好的設計方案是決定建成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實踐工作中應該予以針對性控制。景觀設計需要綜合考量多種影響因素,涉及生態學、建筑學、園林藝術等學科,因此應該明確其基本特點,以確保設計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然而,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景觀設計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在實踐中應該注重設計經驗的總結與反思,確保設計方案與實際情況相符,推進城市化進程。
1 ? 生態園林中的景觀設計特點
對植物進行合理配置,使園林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首要工作之一。要注重對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為人們的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實現經濟建設和生態保護之間的有機協調。在植物配置中,應該明確其生長特性,運用喬木和灌木等營造良好的植物景觀,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在設計園林景觀時,應該多采用可再生物質,保障其能夠循環利用。同時,應該注重對廢棄材料的及時處理,防止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問題。保障生態園林的整體統一性,使生態環境和人工環境能夠有效協調[1]。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包含多項內容,如建設物布局、植物配置和自然環境改造等,因此具有多樣化和復雜性的特點。
2 ? 生態園林中的景觀設計現狀
生態園林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做好全方位的調查與分析是保障景觀設計合理性的關鍵。然而,在實踐工作中缺乏對城市建設理念的關注,導致景觀設計與城市發展存在格格不入的現象,影響了生態園林基本功能的發揮,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前期勘察中存在形式化問題,未能針對當地的氣候狀況和土壤條件等進行全面分析,使得景觀設計方案的可行性較差,導致生態園林的發展受到抑制[2];在設計中缺乏整體生態意識,未能對多種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存在水資源浪費等問題,缺乏對周圍環境的保護意識。
3 ? 生態園林中的景觀設計策略
3.1 ? 體現生態功能
生態功能是生態園林的基本功能,在景觀設計中應該注重該功能的全面體現,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增強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綜合考量多種自然生態要素的影響,使其保持和諧性和多樣性特征。景觀設計中可以運用復合型群落結構,使綠化面積符合建設要求,包括灌木和草坪的應用等。植物需具備較大的葉片面積,以促進其光合作用。當生態園林周圍存在污染區時,應該對植物凈化作用予以考量,實現對當地自然環境的改善,減輕空氣污染問題,保障良好的生態平衡性[3]。植物由于類型不同,在生態功能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包括空氣凈化和污染處理等,應該確保植物配置的科學性,以營造良好的生態園林空間環境。
3.2 ? 保持物種多樣性
首先,應該對植物類型加以選擇。需要對園林所在城市的區域特點進行分析,盡可能采用鄉土植物,這樣不僅能夠降低成本投入,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植物的成活率,保障其良好的生存狀況。其次,應該采用植物交錯種植的方式。以常綠植物搭配相應的落葉植物,能夠在一年四季中營造良好的園林景觀,防止給游客帶來審美疲勞。應該對植物的適應性進行評估,了解生態園林所在區域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防止由于植物選擇不合理而導致大面積植物死亡的現象。慢生長植物的運用,能夠有效增強園林景觀的自然性,通過科學的管理方式增強景觀藝術感,增強人們的審美體驗[4]。最后,還應該對綠化空間予以充分利用。設計人員應該對植物的結構進行分析,明確其生長特性和演替特點,從而保障植物的多樣性,運用多種綠化措施營造舒適的園林空間。
3.3 ? 遵循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能夠使設計方案更加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及要求。生態園林在建設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等,導致自然生態環境的穩定性較差。在設計前,應該加強對當地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了解原有生態系統的基本情況,在設計和施工建設中防止造成嚴重的破壞,從而使植物獲得良好的生長條件[5]。在勘察工作中,應該針對園林所在區域的土壤pH值和水文條件等進行記錄與評估,以實現設計方案的不斷優化。增強綠色植物的適應性,防止在生態園林建設中對小氣候的穩定性造成影響。通過土壤改良的方式為植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降低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
3.4 ? 采用節約措施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落實綠色化理念的關鍵。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該采用有效的節約措施,實現資源的高效化利用,防止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資源、能源緊缺問題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只有在景觀設計中落實節約理念,才能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6]。在選擇硬質景觀材料時,除了應該符合生態園林的整體風格且具有多元化和豐富性的特點外,還要確保其具備可回收性,避免采用難降解材料。在施工工藝和技術的選擇上,應該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避免在施工環節出現嚴重的浪費問題,綜合考量技術性、經濟性和生態性要素。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灌溉、照明和景觀用水等也十分關鍵,應該為后續維護工作提供便捷,防止出現能耗較高的現象。在生態園林建設的各個環節融入節約型理念,綜合運用多種節能設備,以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利用。
3.5 ? 合理利用水資源
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會用到較多的水資源,應該避免出現水資源浪費的情況,以達到循環利用的效果。在實踐工作中,主要是針對生活用水和自然降水采取循環措施。在設計中應該對當地的歷史降水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確保在選擇蓄水裝置時更具合理性,滿足自然降水的循環利用需求。對于自然降水的貯存和處理都相對簡單,可以有效應用于園林灌溉當中。相較于自然降水的循環利用而言,生活污水的處理和利用則相對較難,需要采用多種工藝技術進行處理。尤其是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復雜,給循環利用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應該采用多種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去除有害物質,在循環利用中充分發揮水資源的功能價值。尤其是在水資源較為匱乏的區域中,更應該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通過專用管道的鋪設,實現對水資源的集中凈化處理,滿足植物對灌溉的需求。在灌溉中也可以采用滴灌、微噴灌和噴灌等形式,這些都是常用的節水措施[7]。
3.6 ? 堅持可持續發展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應該為后期維護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在降低維護管理難度的基礎上,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利用。因此,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通過循環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太陽能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點,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也應該提高對太陽能的利用率,以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在照明系統的設計中,可以充分發揮太陽能的作用,降低電力成本投入。同時,對照明設備的間距、類型和高度等進行合理設計,使其與整體景觀保持高度協同,達到節約電能的目的。在施工作業中,應該注重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在保障良好設計效果的基礎上,降低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
4 ? 結語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是當前城市發展的關鍵,需要選擇綠色化景觀材料,同時在建設中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然而,由于缺乏與城市建設的協同和整體生態意識淡薄等,也會對景觀設計效果造成影響。為此,應該通過體現生態功能、保持物種多樣性、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采用節約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和堅持可持續發展等途徑,增強景觀設計的整體效果,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 1 ] 王虹興.園林景觀設計中生態規劃理念的運用研究[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0(11):78-79.
[ 2 ] 呂品義.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特點與設計策略[J].中華建設,2020(10):84-85.
[ 3 ] 金文敏.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J].建材與裝飾,2019(36):98-99.
[ 4 ] 劉蔚蘭.園林綠化景觀生態設計特點與設計策略[J].住宅與房地產,2019(18):90.
[ 5 ] 王晨.城市環境建設與生態園林景觀植物配置方法[J].吉林蔬菜,2019(4):74-75.
[ 6 ] 謝海軍,閆杰,賈剛.園林綠化景觀生態設計特點與設計策略[J].江西農業,2017(19):84.
[ 7 ] 劉小丹.風景園林中景觀生態設計的研究[J].花卉,2020(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