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 ?要:黃河三角洲山東地區是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該保護區的主要目的就是對黃河口之中的新生濕地生態系統以及珍稀動物、瀕危動物進行保護。目前,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占地面積最大,同時也是設立時間最短的濕地生態系統。為了改善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生態環境,早在2002年,山東地區就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展開了濕地生態環境恢復工程。通過引入黃河水、建立蓄水池這一方式,恢復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地表徑流環境,增加黃河三角洲地區濕地的水分含量,并在這一基礎上對土地展開洗堿脫鹽作業。經過工作人員的不斷努力,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生態環境系統已經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改善。目前,黃河三角洲地區已經形成了面積及深度都較為可觀的水域環境,濕地蘆葦已經成為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之中水生植物群落的主體。對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濕地蘆葦的應用與保護工作展開了探究,為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的進一步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關鍵詞: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濕地蘆葦;保護;利用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5-0137-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64.2 ? ? ? 文獻標志碼: A
1 ?濕地蘆葦的保護
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有著非常廣闊的占地面積,總面積為1.53 km2,濕地蘆葦是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之中資源最為豐富的水生植物。蘆葦資源豐富,也就意味著在保護蘆葦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及精力完成這項工作。為了確保濕地蘆葦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在展開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下列幾個方式來提升保護工作的效果。
1.1 ? 防止外界破壞干擾
想要確保蘆葦資源不會出現無意義損害,在保護蘆葦資源的過程中,就需要減少外界環境對于蘆葦資源的影響。具體包括:①濕地保護區工作人員需要加強濕地地區的監察力度,在保護區入口處設立檢查站,嚴格登記進入自然保護區的人員及車輛,防止來訪人員身上攜帶有對蘆葦環境造成損害的物品,例如易燃易爆品、火種、火源、捕獵工具等,通過這一方式,從根本上對蘆葦資源的保護做好預防。在環境保護區的運轉過程中,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巡查工作的力度,采用24 h不間斷巡查方式對環境保護區進行監測,避免保護區之中出現破壞蘆葦資源及生態環境的不法行為。通過在保護區之中設立告示牌、接待處為游客發放保護手冊和保護視頻等方式,避免生態環境受到損害。②環境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需要加強防火工作的開展力度。蘆葦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非常容易受到火災的影響。如果有火種、火源出現在蘆葦之中,火災就會迅速蔓延,對整個保護區的環境造成威脅。因此,防火工作也是保護區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為了確保生態保護區之中的環境不會由于火災的原因受到影響,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設立防火隔離帶、加強巡邏工作等方式,在保護區之中制定完善的環境防范措施,并確保相關措施能夠順利開展,只有這樣,生態保護區之中的濕地資源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環境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在蘆葦生長區旁邊設置隔離區及鋼絲網圍欄,防止閑雜人員進入蘆葦生長區對蘆葦資源造成破壞,同時需要完善保護區之中的監控建設力度,通過遠程監控等方式,提高自然保護區的環境保護水平。
1.2 ? 創造適宜蘆葦生長的土地環境
蘆葦是一種親水性禾木科植物,適宜生長在濕度較大的沙土環境之中。早期我國對于自然保護工作的重視度不夠,導致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生態環境受到了非常顯著的影響[1]。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之中,大多數蘆葦都生長在退海灘涂之上,退海灘涂地區的空氣濕度達標。但是,由于海水的影響,土地之中鹽分、堿分的含量較高。蘆葦的生長離不開淡水的支持,如果只是依靠自然降雨,蘆葦并不能得到其應有的生長。蘆葦生長主要依靠水分。在蘆葦生長的過程中,給予蘆葦適量的水分,保持地表環境的徑流處于通暢狀態,只有這樣蘆葦才能夠更好地生長。保護區之中的水生植物能夠得到有效生長,對于生態保護區中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及優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可以增強保護區的生態功能,提高濕地保護區的資源供應能力。相關研究表明,在濕地保護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采用濕地蓄水這一方式,能夠確保濕地之中的水位處于合理狀態,有效地提高土地的水分含量,改善土地的鹽堿化狀態。因此,環境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可以采取這一方式對保護區之中的土地環境進行改善,為蘆葦的生長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通過這一方式讓蘆葦資源得到有效生長。
1.3 ? 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工作
在蘆葦生長過程中,蟲害是蘆葦生長的主要影響因素,蝗蟲、蚜蟲等蟲害會導致蘆葦的生長速度及生長質量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在蘆葦的生長過程中,蝗蟲及蚜蟲等病害的發生率正在日漸上升。有很大一部分的蘆葦在病害的影響下出現了枯死、發育不良等癥狀,蘆葦的生長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影響[2]。在保護蘆葦資源的過程中,自然保護區中的工作人員需要加強蘆葦資源的保護工作,及時掌握蘆葦生長區的相關狀況,發現蘆葦生長區可能會出現的蟲害隱患,采取相關措施對蟲害進行防治。在防治的過程中,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多種防治技術,不斷提升蟲害的防治效果。為了避免雜草對蘆葦的生長造成影響,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加強對于滅草工作的重視度,及時除掉蘆葦生長區中的雜草,通過這一方式確保蘆葦能夠得到其應有的生長。
1.4 ? 通過科研改良蘆葦的品種
在濕地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需要加強科研工作的力度,與多個科研機構及高校展開合作,對蘆葦的諸多資料進行研究。通過這一方式,創造出對環境適應力更強的蘆葦品種,通過科學研究對蘆葦的品種進行改良,提高蘆葦的生長力。
2 ? 濕地蘆葦的利用
2.1 ? 生態改良作用
蘆葦全身遍布通氣組織,這些通氣組織讓蘆葦能夠在水面高度50 cm以上的水層地區,氯離子及鹽分含量較高、酸性較高的土壤地區生長,相對于其他水生植物,蘆葦這一植物的抗鹽堿能力十分出眾。相關研究表明,蘆葦能夠對土壤的質量起到非常顯著的改善作用,鹽堿土地在種植蘆葦之后,隨著種植時間的增加,土地的質量能夠得到非常有效的改善,蘆葦栽種10年之后,土地之中的鹽堿成分至少能夠得到90%的有效改善。在蘆葦生長的過程中,蘆葦的根須會不斷散發出碳酸鈣,碳酸鈣與水接觸之后會產生化學反應轉變為碳酸與土壤之中的鈉離子產生反應,轉變為重碳酸鈉,隨著地表徑流,土壤的堿化度將會逐漸降低,蘆葦自身的抗污染能力較強。相關研究表明,蘆葦能夠在造紙廢液等水質中生長,在種植蘆葦之后,廢水中的各種成分會得到有效的降解。在蘆葦生長過程中,根系能夠對河堤、海岸等地區起到非常顯著的固定作用[3]。
2.2 ? 旅游價值
在自然保護區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為了生態保護區能夠得到應有的發展,通常會采用旅游這一方式對環境保護區的資源進行利用。旅游是一種對資源不會產生消耗的方式,通過旅游這一方式,生態保護區不僅可以得到應有的發展,同時環境也不會受到影響。
在保護黃河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的過程中,蘆葦已經在保護區之中形成了獨有的生態景觀,夏季蘆葦像一片碧海,秋季又形成了蘆花飛雪這一景象。在種植蘆葦的過程中,保護區工作人員可以采用合理的方式對蘆葦的生長區域進行規劃,充分發揮蘆葦的旅游價值。當然,工作人員還應當從游客的角度出發,在不會對蘆葦造成破壞的前提下搭建觀景臺,確保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到不同季節蘆葦的美。而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加,應當根據季節的變化打造主題活動。
2.3 ? 蘆葦的經濟價值
蘆葦自身的生長周期較短,纖維素含量很高。因此,蘆葦是造紙業及人造絲行業之中非常重要的原材料。蘆葦紙漿所制造的紙張是造紙業之中質量較為優質的。除此之外,蘆葦還能夠提煉出乙醇、甲醇、糖類、氨基酸等成分,蘆葦的根莖部位在中醫上還具有解毒、利尿等特殊療效。因此,蘆葦自身也具有較為客觀的經濟價值。
為實現有效利用蘆葦經濟價值的目標,應當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拓展蘆葦可應用的范圍,從而達到更高的經濟收益;另一方面,要合理規劃使用蘆葦資源,以保護為主,在保證區域生態環境不會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開展經濟活動。當然,蘆葦作為中醫臨床使用的一味中草藥,為了發揮蘆葦更高的經濟價值,還應當加大有關蘆葦藥用價值的宣傳力度,刺激消費。
3 ? 結束語
為了確保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區得到更好發展,在保護環境的過程中,保護區之中的工作人員就需要注重保護區水生植物的保護工作及利用工作。為保護區之中的植物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并在這一基礎上提高環境保護區的旅游經濟效益,為環境保護區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在環境保護區的運轉過程中,采用恰當的手段對蘆葦資源進行保護及利用,能夠讓三角洲環境保護區得到更加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 1 ] 王英林.黃河三角洲(東營)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J].中華環境,2020(Z1):35-37.
[ 2 ] 厲梅,蘭珊,王曉宇,等.雙臺河口保護區蘆葦和堿蓬濕地退化分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20(4):107-111.
[ 3 ] 田曉燕,陳敏,路峰,等.黃河三角洲蘆葦生長與根系分布特征對不同時期水鹽脅迫的響應[J].生態學雜志,2019(2):40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