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清 宋莉萍
一個“小感冒”,竟然頭痛發熱導致昏迷進了神經重癥科?醫生提醒,當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頭痛、意識障礙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警惕腦炎“找上門”。在過去的25年中,全球約有375萬人直接死于腦炎,但仍有許多人對腦炎了解甚少。
無端頭痛發熱,不可小覷
近日,廣州市越秀區的丁伯(化姓)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了發燒、怕冷、頭痛、咽喉疼痛及關節酸痛,當時測體溫38.5℃,在附近醫院就診后服用了醫生開的一些抗病毒藥物以及中藥湯劑。
三天后仍反復發熱的丁伯開始出現雙下肢乏力,行走不穩,需家人攙扶才能行走。于是他趕到廣東省中醫院急診就診,負責接診的神經科醫生考慮為腦炎,隨后入住神經內科。
住院第一天,丁伯的病情仍在持續加重,出現了雙上肢乏力、飲水吃飯出現嗆咳,并伴有精神煩躁,理解力、計算力、記憶力下降,很快進展到呼吸困難,意識變差,甚至叫不醒,立即被轉入了神經重癥科進一步治療。
不就是一個感冒嗎?怎么會這么嚴重呢?丁伯的家屬鄧阿姨有些想不通。
醫院神經重癥科的醫生迅速為丁伯進行了一系列檢測,腦脊液二代測序提示丁伯顱腦里面存在人類α皰疹病毒感染,免疫學結果還顯示丁伯同時患上了自身免疫性腦炎,最后,丁伯被確診為:I型皰疹病毒誘發周圍神經病變合并自身免疫性腦炎。
鄧阿姨第一次聽說這個病,在主管醫生解釋后,才知道這是神經系統最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腦炎,而且丁伯還是重中之重的雙峰腦炎。
由于丁伯病情危重,并且出現了呼吸困難等危及生命的癥狀,神經重癥科的醫生給予了緊急氣管插管和呼吸機輔助通氣,藥物治療方面給予了抗病毒、丙球、激素沖擊療法以及中醫藥治療等措施。經過一周治療,丁伯神志逐漸轉清,四肢肌力逐漸恢復,呼吸好轉,終于能拔除氣管插管,轉出監護室,進行康復治療了!
積極了解盡早救治很重要
據世界腦炎協會統計,在過去的25年中,全球約有375萬人直接死于腦炎,約78%的人不知道腦炎這個病。不但公眾了解得甚少,連很多非專科的臨床醫生也常會漏診,而延誤診斷會帶來致命及致殘的嚴重后果。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神經重癥科主任王立新介紹,腦炎是神經系統最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是一種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等)侵入中樞神經系統或免疫反應所致中樞神經系統的炎癥性疾病,發病率約為1/10萬-8/10萬。
其可以產生非常廣泛的神經、精神癥狀,如高熱、意識障礙、頭痛、頸項強直、認知障礙、癲癇發作、精神行為異常、幻覺(視覺或聽覺)、偏執觀念、嚴重焦慮、失去平衡、視力改變等,嚴重者長期昏迷甚至死亡。當患者不明原因出現以上癥狀時,需要考慮到腦炎的可能性,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