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璐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高效開展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思想水平,引導學生養成堅韌的意志品質,形成對法律知識有效掌握,培養法治意識,推動學生健康成長。網絡技術的運用對優化教學活動提供了有效支持,教師要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優勢,對教學活動進行科學設計,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依托網絡技術 構建道德與法治教學平臺
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活動,與課堂授課形成有效的結合,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同時學生能夠將自身的學習成效或是課后作業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展示,由教師提供及時的線上指導,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為授課活動提供科學的依據。例如在《國家機構有哪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制作相應的微課視頻,通過微信等平臺進行上傳,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布置相應的探索性作業,由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對實際生活中的國家機構和機構的職能進行探索,并通過教學平臺進行互動討論,提升學習效果。
依托網絡技術 挖掘道德與法治教學資源
道德與法治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而小學生受到其自身年齡特點的影響,只是通過教材學習無法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將網絡教學資源融入到課堂授課中,能夠利用相關的案例、先進事跡等素材,豐富教學內容,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低碳生活每一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垃圾分類等社會熱點問題,對教育資源進行拓展,有效適應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依托網絡技術 創設道德與法治教學情境
網絡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授課環節的趣味性,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將知識內容進行生動形象的呈現,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進行情境內容的展示,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同時融入生活化的情境元素,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生活經歷,形成對情境內容的準確理解,對知識運用能力形成有效的鍛煉。例如在《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將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進行呈現,提出相應的探索問題,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組,提出小組討論任務,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