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當前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開始從點狀到網狀、從單一物質保障到多元綜合保障、從部門分割到協同發展過渡,社保部門的工作重點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這對于改善困難群眾生活水平、維持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杭州市社會養老保險系統個人賬戶建立于1997年,2005年建立起五險系統,期間實現五險合征,養老金社會化發放。2014年,杭州市開發了社保一體化平臺,并將大數據應用到社保信息共享中。2020年建立了省級社保統一平臺,浙江省進入省級社保數據共享時代。大數據的出現和應用,提高了社保工作的規范性,通過定期交換和共享信息,可構建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有利于社保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減小社保部門工作壓力,促進社保信息的科學化管理。
從功能來看,社保信息共享平臺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在線服務管理,主要針對用戶注冊、下載等,參保人員可以自行操作;二是權限管理,這項操作由社保機構內容人員管理和使用;三是共享資源管理,主要進行社保信息數據的匯總整理;四是申請審批管理,審核批準注冊用戶和相關下載資源,確保信息數據的合理應用。
此外,還要定期維護社保信息共享公平,并按照規定進行升級和防護,確保平臺的安全性、可靠性。
根據不同部門的需求,社保信息共享主要有系統調用、網頁查詢、數據對比三種方式,為部門之間跨區域辦理業務提供方便,協助用戶快速查詢社保信息。系統調用可以幫助社保工作人員快速獲取數據,通過更改系統能夠將平臺接口有效連接。網頁查詢主要針對參考人員,注冊登錄社保信息共享平臺后可以查找到相關資料。數據對比則是匯總整理確認和利用的數據,為不同部門之間對比總結提供便利,可以快速解決遇到的問題。杭州市從2004年實行全覆蓋的社會化管理模式,將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中,實行市、區、街道三級管理,大數據可以顯示退休人員住院情況,因此社區管理人員可以及時上門慰問,提供精準的社區服務。這三種社保信息共享方式基本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在未來發展中共享方式應與時俱進。
大數據社保信息共享平臺系統架構主要包含大數據監管、大數據服務、大數據集中、大數據統一四個方面。大數據監管主要進行信息、業務、基金、決策等進行監管;大數據服務方式有瀏覽器、手機APP、多媒體等方面;大數據集中主要整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社保卡片、異地轉移、異地就醫等系統,形成數據共享中心;大數據統一是將人們的基本數據信息進行接口接入,方便信息提取和共享。大數據社保信息共享平臺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大數據社保信息共享平臺系統架構圖
由于社保類型較多,不同保險的統籌層次管理水平對于信息共享質量會產生直接影響。基層社保部門收集完相關信息后,由于統籌協調水平參差不齊,降低了信息管理的整體效果。社保工作存在流動性,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等因素會產生連鎖反應。社保信息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如果無法保障信息資源質量,中間環節處理時也會引起變動,最終信息共享效果會不盡如人意。與此同時,各類社會保障綜合管理水平存在差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保信息共享效率。整體而言,受管理水平的影響,社保工作人員在信息管理時差異較大,特別在信息代碼不統一的情況下,信息交換時社保人員需要重新編制代碼和程序,比如重錄信息、數據整理,這個過程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會影響社保信息的精準性,因而降低了社保信息共享建設效果。
我國于2007年開始推行社保工程,促進了信息建設同時也有利于社保部門縱向信息共享,但是不同社保部門信息交流與互換難度較大,整體信息共享效果有待提升。在浙江省對社保信息數據統一標準的要求下,不少社保部門仍然各自為政,造成數據標準不統一,整體信息共享水平弱。不同社保部門在信息共享時,必須進行數據的互換,這離不開統一的數據接口支持。由于數據統一化處理水平弱,因此限制了社保信息共享建設水平,為了加強社保信息共享力度,需要盡快解決信息交換的數據接口問題。
當前社保信息共享建設相關的網站不完善,阻礙了社會保障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一是相關網站建設與社保發展不協調,社會保障卡的快速普及,給社會保障事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社會保障卡的信息功能也對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網站建設不完善影響了進一步發展。二是社保公益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很多參保人員在遇到社保問題后咨詢的主動性不高,公益熱線還存在長期占線的情況。社保信息共享需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地方社保信息化建設差異較大,增加了社保信息共享的難度。
社保信息統籌管理符合我國當前發展現狀,我國人口基數大、流動性較強,這對于社保業務異地辦理要求更高。社保信息統籌管理直接影響著各類社會保險,尤其是養老、醫療跨地區轉移接續,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社保信息管理水平,建設實用性和可持續性的社保信息共享平臺。星狀社保信息模型以國家社保信息庫為中心,通過向各個省級社保信息共享平臺輻射,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接受省級社保信息共享平臺的反饋,各省級社保信息采用統一的代碼,設計相應的數據接口,確保各省級社保信息共享數據標準的一致性。國家社保信息庫的建設有利于全面掌握不同地區的社保數據,因此中央政府可以及時、準確監測我國社保事業的發展,并制定高質量的社會保障政策。
跨省社保信息共享平臺需要社保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有效配合,政府主管部門應制定強制性的政策法規,避免出現“官本位”“尋租”等情況。在部門間信息共享時應制定一系列的鼓勵性和保護性措施,鼓勵政府部門、企業、銀行等機構主動配合。信息共享時需要進行過濾,保障社保信息的安全度和部門間信息識別度,避免泄露參保人員私密信息。一是信息過濾。快速識別、選擇、篩選需要共享的信息,只有符合條件的信息才能上傳,自動屏蔽不符合條件的信息。二是部門間社保信息流向。信息經過篩選之后,符合條件的信息會流向社保各個部門,各個部門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信息調整、補充,確保社保數據共享信息的及時更新和完整性。
隨著社保卡的推廣和功能的不斷完善,更能體現社保信息共享的實用性,使得社保業務辦理更加便捷,為其他公共服務發展提供了基礎。在人們辦理社保業務時,通過社保卡可以快速提取和過濾個人信息,參保人員個人信息發生改變后,社保部門可以直接反饋至省級社保信息共享平臺,并做好信息變更備份。參保人員辦理或享受其他公共服務時,特定的部門通過社保卡直接提取業務相關信息,數據出現變動后會及時更新并反饋到省級社保信息共享平臺。建立覆蓋省直各部門和市、縣三級的全省統一電子政務網,搭建完備的網絡、硬件、軟件設施,形成全省統一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平臺。比如,杭州市開發了支付寶刷臉認證系統,結合本地公安系統、民政系統定期對比數據,將公安、計生、住建、稅務、質監、工商等部門接入平臺,形成企業基礎信息、工程建設領域監管、股權轉讓信息、人口信息、住房保障等交換與共享,共同推動了監管和財稅增收,同時無形中增強了政府的公信力。社保卡應用的信息流向如圖2所示。

圖2 社保卡應用的信息流向
社保信息共享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通過收集和整理不同地區的信息,社保工作規律性更強,可以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對于參保人員來說,如果社保信息沒有共享,查詢參考信息需要到指定窗口,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社保信息共享后省去中間多余環節,社保信息查詢更加便捷有效。社保管理人員要對社保信息共享平臺功能有所了解,明確當前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注重大數據的合理應用,強化社保信息統籌管理、信息過濾、流向設計等,提升社保信息共享建設效果,推動社保工作的健康、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