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雄 崔曉艷 馮劍偉
腦梗死是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的常見腦血管疾病,其病因主要由于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引發腦部供血動脈腔狹窄或阻塞,造成腦組織壞死,進而引起神經功能障礙[1]。目前臨床對于腦梗死的治療方法主要通過改善循環、營養神經、康復治療等措施,如發病早期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和搶救,60%~70%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能獲得好轉,但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治療不及時,可危及患者生命[2]。因該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已引起臨床醫護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鑒于此,本研究探討曲克蘆丁聯合燈盞花素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9 月~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3];②經頭顱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③所有研究對象臨床資料完整,具有良好的依從性,對本研究方案均知情同意;④本研究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經批準后實施。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中受試藥物過敏或有藥物過敏史;②合并精神障礙;③合并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疾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 例。對照組男15 例,女15 例;年齡52~78 歲,平均年齡(61.27±6.25)歲;病程1~7d,平均病程(3.95±1.22)d。觀察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53~77 歲,平均年齡(62.04±6.31)歲;病程1~7d,平均病程(4.01±1.23)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等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燈盞花素注射液(湖南恒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63405,規格:20 mg/5 ml)治療,燈盞花素注射液40 mg 以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1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曲克蘆丁(安徽宏業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473,規格:60 mg/支)治療,注射用曲克蘆丁120 mg 以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1 次/d。兩組均治療1 周為1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 評分。NIHSS 評分總分42 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經功能越差[4]。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5]:基本治愈:患者NIHSS 評分治療后降低幅度為90%以上;顯著進步:NIHSS 評分治療后降低幅度為46%~90%;進步:NIHSS 評分治療后降低幅度為18%~45%;無效:NIHSS 評分治療后降低幅度<18%。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IHSS 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 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復雜,根據TOAST 分型可分為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心源性腦栓塞、小動脈閉塞、其他原因明確的腦梗死和原因不明的腦梗死,最常見的病理基礎是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局部腦組織缺血壞死,動脈硬化斑塊處聚集大量血小板,形成血栓,進而阻塞細小腦血管,使局部腦組織血管血液循環障礙,供血不足,出現無氧代謝[6]。臨床上治療宜以抗血小板聚集、促進腦部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為主[7]。
本研究所用燈盞花素注射液屬于中藥制劑,是以中藥燈盞花為物質基礎,利用現代成分提取及制劑技術將燈盞花藥效成分燈盞花素加工精制成的中藥注射劑型,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理作用,并可緩解腦垂體后葉素所致缺血缺氧,臨床主要用于冠心病、腦血管意外后遺癥、腦梗死等方面病癥的治療。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燈盞花素注射液中所含黃酮類物質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此外,燈盞花素注射液可抑制蛋白激酶C 活性,從而提升纖溶酶活性,增加腦部組織血液灌注量,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使缺血區域神經細胞功能得到保護,有利于保護因缺氧所引起的腦組織損傷[8]。尚有研究表明[9],燈盞花素注射液具有顯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機制在于擴張微血管、改善微循環,提升血液流速,抑制血小板聚集。曲克蘆丁具有抗紅細胞和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作用,同時能減緩以緩激肽為代表的自體活性物質物質對血管的損傷,從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能增加血氧含量,促進缺血區新生血管和側支循環形成,從而改善微循環;能使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預防因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引起腦水腫,進而保護腦神經功能;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預防因氧化應激導致的細胞損傷[10,11]。該藥臨床多用于腦血栓形成、腦栓塞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前綜合征、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曲張等疾病的治療。
綜上所述,曲克蘆丁聯合燈盞花素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