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雁 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設計藝術學院
“道”與“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它們首次出現在莊子用語中。在莊子用語中,“道”是萬物之源的意思,而“技”是古代的各種技藝,“道”代表了本,而“技”代表了末,“道”偏于“技”的一方,而“技”又順著“道”走,所以從道和技兩者的關系來看,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點。“技”在創造時不受約束,而“道”也倡導了自然無為的狀態,兩者都具有藝術的特征。中國古代在造物時會受到“道”的影響,所創造出來的事物具有自然和質樸的特點,在創造的過程中禁忌固定的思維和程序,這是古代審美思想的主流。蒙古馬符號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充分體現了古代工藝思想中“道”與“技”的特點,有很強的造型藝術,其中暗含了很深的含義,有利于思想和實踐能力共同提高。中華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創新性,這些文化對當前我國創新能力的提高都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傳統造物的精神之“道”是對自然美的追求,且遵循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法則,結合中國古代之“技”的造型藝術,在陰山巖畫中表現為人們生活中利用自然環境中馬的體態,使用了模擬手法,當自然生物的模仿成為形式類別之后,那么和之前的模擬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在陰山巖畫中,馬造型體現出了“道”與“技”的關系,在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國古代的巖畫造型則沿用傳統“道”與“技”的工藝思想,只是沒有完全按照兩種工藝思想來模擬,在較為高級的“象形取意”階段中使用少量的工藝思想,且一直使用到現在。陰山巖畫中馬符號的刻畫反映了人們生活和精神需求之“道”。從陰山巖畫中看馬符號,一個人策馬正在追趕著另一匹馬,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牧人生活。
在陰山巖畫中,馬形象符號是祖先在石器時代對動物崇拜的體現,具有明顯特征且富有象征意義,體現出了中國古代工藝思想之“道”,描繪自然生物和對生存環境的探索,對動物的崇拜和力量的渴望以及人口增加的美好心愿,如圖1所示。對青銅時代的動物紋飾藝術的形成和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馬形象符號逐漸成為之后的藝術表現形式。刻在馬具上的紋飾品,牧人佩戴的青銅牌飾,都真實地反映出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對于駿馬的崇尚和熱愛,這些飾品成為凸顯其精神之“道”的產物,更體現出工藝思想之“技”的運用。這種紋飾最開始比較貼近現實,在不斷的發展中變得抽象,并且需要對圖案進行分割和重新組合,這樣才能夠滿足更多種飾品的需求。
任何事物都遵循著“道”之本源和“技”之工藝,表現出獨特的美感且打動人心。變化統一則是根本的構成法則,任何事物都是在“道”的統一變化規律中進行的,且沒有“技”的變化就沒有了創新和發展。“技”的變化中缺少“道”的統一就會使其雜亂無章、毫無次序,因此在“技”的變化中加入“道”的統一,會產生對稱、節奏、均衡、韻律等多種形式美的法則。蒙古馬符號在不斷地設計中體現出了“道”與“技”關系中基本的形式美法則。
工藝思想之“技”的造型中對稱在設計中尤為重要,對稱是最簡單的形式,對稱的形式有著“道”之自然安定和整齊劃一的特征,體現出人們傳統的視覺審美習慣。蒙古族對于馬的崇拜還表現在“祿馬”和“封選神馬”的儀式中,“祿馬”在蒙古族人的觀念中是給牧民帶來好運的馬。在內蒙古草原地區牧民家門前的祭臺上都會懸掛這種彩旗,這種彩旗叫奔馬旗或祿馬旗。祿馬旗呈長方形,彩旗中間畫著雄健的駿馬,四周方框內有很多小駿馬形象,彩旗的顏色有藍、白、紅、黃、綠幾種,彩旗中的蒙古文字是表達愿如駿馬一樣興旺福祿一生,在總體色彩對比的基礎上顯示出調和的美感。
祿馬旗的工藝思想之“道”與“技”的關系在色彩的對比節奏和圖案的變化韻律中體現,另外對抽象夸張的直觀體現應數青銅牌飾中的飛馬,如圖2所示,抽象體現在去粗取精,夸張體現在更好地表達事物的神態,在奔跑的形象上加翅膀,生動地反映出對馬的神化象征。青銅牌飾中的飛馬展現出人們的“創造”行為和“設計”理念,把內心世界的想法之“道”與“技”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些都是發自內心的且最本真的原生態藝術,反映了真實世界的不朽藝術。
工藝思想之“道”與“技”隨時代不斷發展轉變為裝飾與實用的統一,換個角度來說,裝飾與實用并不矛盾,產品設計首先需要滿足實用的需求,在此基礎之上提高它的審美度。當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需要認真處理好實用和外觀之間的關系,只有在兩者的兼顧下,才能夠實現統一發展。
“技”中可見之“道”,技術的改良和產品及藝術品質量息息相關,通過改良能夠豐富藝術風格,或者提高藝術品的美觀度,從而引導一系列的設計風格改變。藝術的提高并不只受技術的影響,還和生活有關,并且和傳統文化根基和消費者需求息息相關。
每個民族崇拜的圖騰是不一樣的,圖騰是根據自然植物的形態設計而來的,會作為民族的標志被保留,漸漸演變成了以表號來呈現出幾何形圖案,這種“異質同構”的關系便是內在感情和圖案達到“道技統一”的境界。
圖1 二馬咬斗紋銅飾牌
圖2 青銅牌飾中的飛馬
蒙古馬符號的魅力彰顯出了“道”與“技”關系在工藝中的重要性,在藝術設計中需要呈現出“道”與“技”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更有“靈魂”的藝術品。創作的過程中是需要靈感的,減少外界的干擾,才能保證較高的創新性。傳統的工藝思想里有很多精華,而這些精華需要得到繼承和傳遞,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也需要兼顧傳承精華,這是我們在設計中需要貫徹的原則。
(文中圖片來源:田廣金、郭素新著《鄂爾多斯式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