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嫣蕓
(廣州市泓博照明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260)
通過夜景燈光設計能夠帶動當地城市的夜間經濟,夜間經濟是照明工作建設發展帶來的新興行業,是城市新的經濟發展組成之一。如果將城市本身的文化與活動相結合形成一個城市的名片,就會大大提高了城市本身的知名度,通過燈光設計可以讓城市夜景得到更好的表達,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促進城市當地的人口流動,吸引更多人的來此進行居住和工作,大大提高城市的經濟發展。
城市夜景燈光設計不僅能表達當地城市的發展水平以及景觀品質,同時能夠讓城市內涵得到體現,增加城市底蘊。例如在杭州舉辦的G20 峰會中,通過在西湖的湖中運用3D 水幕秀的燈光設計形式,讓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江南水墨畫震撼地描繪在人們面前,深刻體現了杭州近幾年來的發展歷史以及城市建設的現狀。城市夜景燈光設計不僅能夠完善城市的照明工作系統,還能通過這種手段打造一個具有本地文化特色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城市,傳遞文化底蘊。
進行城市燈光設計不僅能夠滿足目前因為發展所需的景觀要求和市民工作所需,還能夠為市民提供夜間出行游玩的場所,豐富市民的夜間生活,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滿足精神需求。同時夜間燈光建立的完善能夠保障市民在夜間出行時的生命安全,讓生活水平更加舒適,使市民的休閑娛樂方式得到補充,讓城市發展能夠處于幸福美滿的氣氛中。

圖1 廣州塔南廣場
(1)方案規劃:以“碧波微瀾,珠水印粵”為主題,形成一軸,兩帶,多節點,傳承嶺南傳統文化精髓。
(2)照明設計定位:將項目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3)照明目標:提升國際粵港澳大灣區影響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特色名片。
以廣州塔為主體,用時下最先進的燈光照明手段及燈具,針對南廣場展開燈光照明設計,景觀燈光設計具體內容為:
(1)亮度規劃:珠江新城CBD 區兩側建筑物立面亮度高,色彩豐富,廣場亮度則需低于兩側建筑物;而本案南廣場兩側建筑物為住宅,立面亮度低,廣州塔本體為地標又太亮,則南廣場亮度需要由北向南高于兩側建筑物,往廣州塔方向進行亮度提升,融會貫通,突出廣州塔地標;在重要出入口景觀帶設置近人的定制花朵小品燈光,強調廣州花城特性。南北兩個下沉廣場節點亮度提升,作為南廣場最亮的兩個節點,突出商業性質,增添游客黏性。
(2)燈具使用:整個方案的燈光體系主要有以下部分:①基礎功能燈光:利用與廣州塔形態為基礎的定制高桿燈,定制造型庭院燈將中軸線及東西廣場底色打亮,保證廣場整體基本功能性照明,強化軸線;定制與廣州塔形態為基礎的草坪燈低位照明,完善綠化帶亮化照明,保證游客安全;②安防警示燈光:景觀綠化帶中部分下沉景觀節點,利用警示燈需保障其夜間觀光安全性,起到警示作用,提示游客行人注意安全。
(3)景觀燈光:廣場地面使用定制埋地燈,與廣州塔形成聯動,營造“水波漣漪”的燈光藝術性,景觀帶使用照樹燈燈點綴區域景觀,兩側樹木在節日模式時,使用特色照明燈具螢火蟲燈與人互動,增添趣味。
胰腺原發性平滑肌瘤多為實性腫塊,鏡下見大小一致的梭形細胞呈縱橫交錯的束狀排列,細胞無或少量有核分裂象,多無出血、壞死。免疫組化示SMA和Vimentin陽性[1]。CT表現為胰腺內稍低密度影,邊界較清,動脈期呈輕度不均勻強化,以邊緣強化為主,門靜脈期及延遲期顯著均勻強化,強化程度與正常胰腺組織相仿或高于正常胰腺組織。張濤和李紹東[3]報道胰腺原發性平滑肌瘤MRI表現為胰腺結節性病灶,邊界清晰,呈稍長T1、長T2信號影,信號不均,增強后不均勻強化,DWI示病灶擴散明顯受限,呈高信號。
(4)南北兩個重要的下沉商業廣場,北下沉廣場延續建筑師想法,順著建筑形態使用線型燈具勾勒整個建筑體態,搭配使用泛光燈增強建筑體亮度,地面設置與游客互動的投影燈,吸引市民游客進入商業廣場消費。南下沉廣場利用線光將層層疊疊的建筑結構展現出來,傳遞建筑師的設計理念,并與整體景觀亮化產生聯系,下沉商業廣場有巨大的雨棚裝置,在裝置上設置星星點點的群星天花,地面上設置互動投影燈與游人互動,營造商業的氛圍。
(5)趣味性互動燈光:整個廣場正中間有一個3000m2的中央大水景,廣州塔可完整倒影在池面,提供游客打卡;平日模式筆者采用畫畫中常用的手法,留白。僅亮起水景周邊一圈水底洗墻燈,營造水波粼粼的藝術質感,這里進行留白,同時也是為了讓整個廣場留有呼吸感。節日模式時,在水景的水面上,會使用投影燈、激光燈、水霧燈夢幻聯動,營造浪漫打卡點。
(6)燈光色溫:因廣州塔本體燈光色溫豐富,則南廣場平日以靜謐,寧靜暖光3000K、3500K 為主,襯托廣州塔;節日模式以RGBW 與廣州塔進行聯動;重大節日模式,設置燈光秀與廣州塔、花城匯廣場進行聯動。
因為近幾年城市建設過程中給生態系統帶來一些破壞,因此現代城市夜景燈光的設計理念應該秉著綠色環保為基礎,減少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光污染等問題。設計者應遵守以下原則:
(1)以人為本,考慮場所的功能,燈光及亮度因地制宜;在燈光色溫上,要注重色溫帶給人的感受,營造一種適中的舒適氛圍。
(2)可實施性,充分了解建筑及景觀的特性、功能,業主對設計的要求、當地人文風貌及周邊環境,結合自己的設計理念構思完整的方案及效果圖,滿足各種模式燈光變化要求和管理部門的控制要求;提出相應的實施性的方案,保證可落地、可操作。
(3)提倡特色性,設計方案要體現項目特有的特點,做到亮度與色溫相融合、景觀燈具造型與環境相協調,見光不見燈,并充分融入科技手段,保證空間和時間上的轉換與聯系,有品質、有深度。
(4)保證環保性,照明遵循不擾民、不造成光污染的原則,以不產生眩光影響人休息為前提的照明方式方法,兼顧白天和夜間的視覺效果。
(5)成本可控性,照明規劃設計中要強調節能原則,控制大功率燈具和超大型組合光源燈飾的應用;注重節約資源,實施綠色照明,在保障照明效果的前提下,采用高效光源和燈具,特別是LED 光源;燈光場景應實現靈活的場景控制、節點控制、分級控制、區域控制、夜景總體集中監測控制,安全可靠,便于維護。
3.2.1 照明質量控制
(1)應重點突出建筑物及景觀立面和局部具有表現特點的部位,通過巧妙地運用燈光再塑被照明對象的藝術魅力,重點表現照明對象,不可照搬照抄千篇一律,應該做到高雅,舒適,特定;
(2)照明的燈光投射方向和采用燈具應該防止眩光產生,盡量減少外溢光和雜散光。要根據需要合適的燈具配光曲線,投射需要表現的部位,減少光污染和電能的浪費;
(3)照明設計中要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用現代科技的照明手法和控制手段演繹夜景照明的夜間藝術效果;
(4)燈具應該隱蔽安裝,努力做到見光不見燈,不影響白天景觀效果并安裝在人類不易接觸的地方;
(5)設計中未做夜景照明設計的,應在土建時,在室內外和建筑立面適當位置預留電源管線,為后期夜景照明設計創造條件;
(6)照度標準,應遵守行業標準和周邊整體夜景環境規劃進行設計。
3.2.2 照明成本控制
(1)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的發展理念,遵循“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經濟”的綠色照明原則。
(2)照明規劃設計中良好的照明控制系統,不僅創意照明工程的藝術表現力,還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有效節約能源和成本優化。
(3)應采用效率高、品質好、使用壽命長、維護量小、有利用節能的燈具產品,燈具應該根據使用場所要求達到相應的防護等級,減少后期維護帶來的成本損失。
綜上所述,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人們對夜景燈光設計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設計以及建設都在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夜間生活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夜間生活能夠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因此,管理者應該加強對夜景燈光設計的重視程度,設計者應該結合城市的發展理念以及發展規劃方案,進行合理有效的夜景燈光設計,讓城市照明要求得到滿足的同時能夠為市民提供精神寄托,保障市民的精神要求得到解決,更好地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