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顏利(四川輕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四川 自貢 643000)
化工原理的教學任務與化工教學具有專業相近性,涵蓋數學、化學等專業分支科目,旨在探索化工程序的各類問題的解決思路。化工原理課程的教學工作,以學生理論知識為教學基礎,以知識實踐為教學重點。在實踐教學程序中,含有工程實踐、計算演示等程序。借助課程學習,便于學生掌握各類化學原理知識,提升學生化學工程實踐綜合實力,為后續化工課程專業發展奠定基石。
現階段,化工原理教學項目,包括理論知識掌握、知識實踐應用兩個環節。在理論知識講解期間,多數教師采取公式推演的形式完成教學工作。然而,學生工程意識較差,難以獲取公式推演的含義,由此形成較低的學習狀態。在化工原理實踐教學中,學生對化工原理尚未形成正確認識,難以完成化學工程知識的實踐,造成化工原理知識吸收效果欠佳。
傳統的教學體系中,尚未融合多樣化教學要素,形成相對獨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在理論教學中,未融合實踐操作方法,造成理論學習的單一性。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由于未引入理論知識的深層內容,導致理論知識實踐應用的形式化問題。
現階段,大多數化工原理教學人員,以高校應屆博士生、其他專業優秀學生為主。此類教學人員,大多數不具有化工生產的實操經驗,對化工運作了解較少,缺乏工程實踐操作經驗,難以在化工原理教學中,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式教學。因此,加強化工原理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發展意義[1]。
微課作為小型視頻線上課程講解的簡稱,最早在2008 年由美國學者提出,旨在借助簡短時間的視頻教學演示形式,攻克特定知識點,加強課程關鍵內容提煉,高效完成教學工作。微課教學法,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廣泛教學工作者的認可。究其原因在于教學重點明確、教學講解思路清晰。
在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微課教學形式,獲得了多樣化發展,具體包括視頻形式、音頻形式、PPT、導課設計、教學評價等。微課教學方法的形式包括引導式、講解式、演示形式、問題探究形式,教師可結合教學需求、教學任務,選擇相對適宜的教學方法。結合化工原理教學工作的特點,微課教學可采取音頻講解、動畫演示兩種類型,保障微課設計的科學性。
微課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設計。教學應用價值較高的微課視頻,依賴于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在進行微課設計期間,教學人員應結合課程類型、學生接受能力,分別從教學綱要、知識講解等方面完成微課內容選定。在化工原理講解任務中,共含有10章學習內容,如表1 所示。

表1 化工原理教學章節內容
如表1 所示,前十章教學內容是各高校化工原理的必要講解內容。微課視頻具有短時高效的教學優勢,其教學思想與原有教學體系具有一定差別。教師應結合十章教學內容,開展微課教學資源的制作,分別從學習重點、難點攻克、疑點演示、趣味點融合四個視角,彰顯微課教學的重要價值。
3.2.1 學習重點的微課視頻教學法
此教學方式要求化工原理教師,以教學重點為微課制作的關鍵,為學生完成課程基礎知識構建[2]。比如,在第一章流體流動中,教學重點為伯努利方程,保障學生能夠高效計算簡單管路;在第二章流體輸送機械教學任務中,教學重點為認知管路特性,促進學生對曲線具有分析能力,熟練掌握計算離心泵功率的方法;在第三章機械分離教學任務中,教學重點是沉降、過濾的化學流程、計算形式;在第四章傳熱教學任務中,教學重點為傳熱速率、熱負荷、溫差、傳熱面積等化學傳熱參數的計算方法;在第五章氣體吸附教學任務中,教學重點為氣體吸收過程、傳質速度計算方程的理解與運用;在第六章液體蒸餾教學任務中,教學重點為掌握計算簡單精餾的方法。
在確定章節教學重點的基礎上,結合微課視頻制作法,在短時間內,合理規劃各章節的微課教學資源,便于提升微課教學效果。
3.2.2 難點攻克的微課視頻教學法
化學原理的學習難點,應集中在各章節的計算、模型曲線等方面。此類學習任務具有一定計算量,對學生章節內容掌握程度具有綜合考察作用。在微課視頻教學融合時,應采用動畫演示形式,提升章節計算推演效果,便于學生掌握各章節的計算方法。
3.2.3 疑點演示的微課視頻教學法
在化工原理教學體系中,極易產生讓學生不易理解的學習情況,比如計算多組分精餾、計算傳熱過程等。對于此類教學任務,應采用音頻講解與計算動畫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微課視頻教學,提升學生對疑點內容的理解能力。
3.2.4 趣味融合的微課視頻教學法
趣味點融合是指在化工原理教學中,含有部分有趣現象,用微課視頻展現化工趣味,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工學習主動性。比如層流、湍流實驗中,采取流速改變法,能夠獲取多重實驗效果;又如在干燥化工實驗中,物料放置形式的差異性,導致干燥時間發生變化。對于此類趣味點化學現象,將其以實驗對比形式,用動畫予以演示,一方面為學生章節學習做出總結,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思考能力。
3.3.1 音頻微課設計教學融合應用
(1)音頻微課教學應用。音頻微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包括物料衡算、計算方程等。在音頻講解過程中,強化較強理論的講解,提升較強邏輯的推演,增強計算過程的演示細化性,促進學生在短時間內高效掌握知識點。在課程結束后,學生可采取自主觀看微課視頻的形式,回顧課堂講解內容,能夠節省教學時間,提升教學有效性,緩解理論教學工作的負擔。
(2)音頻微課錄制方法。在音頻微課教學資源錄制期間,教師應具有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將理論知識、計算過程講解完全,以較強的邏輯推導思維、配合動畫演示,完成音頻講解。在錄制期間,保障語言的標準性[3]。
3.3.2 二維動畫微課設計的教學融合應用
化工原理教學體系中,含有較多不易理解的知識,可借助二維動畫軟件,完成課程二維動畫制作,保障制作的動畫具有美觀性。同時配置相應的講解內容,形成動畫式微課教學資源。
例如,在流體中層流、湍流的講解任務中,教師可以采取二維動畫形式,展現兩種差異性流體的具體流態現象,便于學生準確掌握兩種流體特點。在化工吸收講解任務中,針對分子主動擴散模型的教學環節,具有較高難度,教學效果欠佳。教師可使用flash 動畫,為學生充分展現分子擴散的具體過程,以此提升學生對分子主動擴散的理解。
與此同時,在制作動畫微課教學資源時,應關注選材的適宜性、代表性,以此切實提升教學有效性。在制作微課視頻教學資源時,二維動畫要求教師具備動畫制作的專業技能。大多數化工原理教師,在計算機操作技能各方面存在欠缺。因此,高校應組建動畫微課小組,為化工原理教學助力,在微課視頻中有效融合二維動畫教學資源,展現二維動畫的教學優勢。
在設計制作完成化工原理微課教學資源時,應在實踐教學中,反饋教學成果,積極獲取微課視頻的教學情況。教學評價能夠反映出微課教學融合應用的積極作用,為后續微課教學提供多重助益。教學評價內容如下:
(1)在教師講解重點、難點時,微課視頻的引導,對學生思路的啟發作用。此項教學評價,以調查形式,收集學生教學反饋內容。
(2)微課教學結束時,借助網絡教學形式、線上習題形式,測定學生的知識吸收情況。此項教學評價,以學生知識掌握、運用測評分數為依據。
(3)微課教學完成時,由學生、教師共同在線填寫建議表,形成完善的微課教學體系,逐步提升微課教學有效性。
借助微課與化工原理教學融合,對微課教學進行評價,能夠完善微課教學體系,提升化工原理講解的有效性,促進化工原理教學有序發展。
綜上所述,化工原理教學體系中,融合微課教學法,便于完成工業生產化學理論的詮釋,能夠最大化提高學生學習化學工程的主動性,使學生形成工程思維,感受化工原理課程學習的重要價值,有助于優化化工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因此,在后續開展化工原理教學各項工作時,應加強微課教學融合,適時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以期提升化工原理教學有效性,彰顯微課教學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