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摘要:現代教育方式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同樣的,作為高職教師的專業化教育,也在跟隨時代的腳步,進行不斷的改革。在高職教育中,“雙師型”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模式,一向都是直線模式,并且持續多年。教育改革之后,“雙師型”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模式,也在朝著雙向模式改變。現如今,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帶來的隱患也是同樣存在,“雙師型”教師數量,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非常缺少的。教師本身并不具備完整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業務水平較為低下。這種情況下,就要求高職院校,將培養“雙師型”職業教師的任務列為重點項目,建立合理完備的“雙師型”職業教師團隊。與此同時,“雙師型”職業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為雙向模式,更是不僅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并且同時提高了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雙師型;政策;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
“雙師型”職業教師,就是一定程度上必須要求教師既要有教育教學能力,還同時具備專業技術能力,專業實踐能力。而直線模式一直都是“雙師型”職業教師專業化的傳統模式存在。現如今,傳統的直線模式已經不在適用,因此,“雙師型”職業教師專業化模式就必須要改變到雙向模式。而所謂的雙向模式,就是高職院校和企業進行合作,達成高職院校的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之間的雙向流動。這樣一來的話,就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從而整體的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達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目標。
一、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對“雙師型”職業教師的認知出現問題
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對于理論知識的教育,一向都是偏向的,并且占據百分之八十的教育方向,對于實踐技能的教育,卻始終不被重視。而高等教育中,高職教育又是被另外區分開來的。本質來說,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和教育,則是更加需要將關注點放在實踐技能學習上。“雙師型”職業教師,本身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能力,是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在如今的高職院校中,絕大部分的教師,在對于“雙師型”職業教師的認知上面,依然存在問題,只是單純的認為,拿到教師資格證和職業技能證書就是所謂的“雙師型”教師。這本質上,就已經脫離了培養發展“雙師型”教師的根本目標。
(二)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結合關系并不緊密
對于“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實際上,就是需要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教學教學能力,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上,同時具備熟練標準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都知道,要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很顯然,依靠學校的教育和書本上的理論只是是完全不能夠學習到的,只有依靠行業,企業的力量,教師才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之前,高職院校和行業,企業之間的關系,并不主動,都是高職院校單向靜態的培養教師,而絕大多數的“雙師型”教師,更是根本就沒有辦法聯系到行業,企業中,因此,教師本身所擁有的專業技術能力,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而這樣的結果,也就導致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足,畢業之后,無法順利的就業。
(三)“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
目前來看,在高職院校中,絕大的部分的教師,都沒有經過正規的崗前培訓,從根本上來說,甚至不少的教師,都是才出校門就踏上講臺的教師,這就導致了,高職院校中,教師本身在專業技能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陷的。當專業技能實踐水平無法匹配所教授的知識,這部分的教師,就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成長為“雙師型”教師。當“雙師型”教師的數量不足以支撐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所需要的學習時,教學質量就在同步的下降。
二、“雙師型”職業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
(一)高職院校和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多樣化的在職培訓
高職院校的教師,本身課業就比較繁重,所能夠進行培訓進修學習的時間,大多數集中在寒暑假期間。而本身,高職院校在職教師的培訓進修,都只是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只能夠通過正規培訓,實踐反思,教師合作,科研和評估等方式進行學習進修。但是這樣的進修,絕大多數,都是將教師派遣到國家示范院校或者是省級示范院校進行學習。實際上,這樣的進修學習方法,培訓目的很大程度上,并不明確,甚至可能培訓體系也同樣的不規范,培訓內容更是較為泛化,就連所謂的結業考試都流于形式化。這樣的進修,根本無法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技術水平。
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必須到企業中去學習完善,因此這就要求在培養教師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選擇和企業進行友好合作,根據專業技能的要求,來展開校本培訓模式。所謂的校本培訓模式,則是將高職院校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在和企業進行溝通合作,開展以在解決處理在職教師的實際需求為主要目的的課程培訓。這樣的課程培訓,一方面,使得教師能夠參與到與自己專業技能有關的課程中去,提升教師的實踐技能能力,同時,也能夠調動教師對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理論相結合的積極性,在此過程中,教師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技能能力,并且為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和企業之間的合作
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一直都是存在合作關系的。但是這種合作關系,一直都是傳統的認知,重心位置都是在學生的輸送方面。實際上,高職院校更是應該主動的組織專業學科的“雙師型”教師和企業之間進行友好的深度合作,聯合開展相互教學和學習的實踐活動,企業的高職院校之間,更是完全可以共同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實現教育和產業之間的合理融匯。
只有當“雙師型”的教師能夠完全參與到企業的一線技能技術發展研發上面去,并且理解企業中關于專業方面的各種信息,這樣才能夠使得“雙師型”教師在課堂中,將這些技能和信息融入到教學中去,一方面提升了教師自己的專業實踐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同樣提高了教師引導學生實踐技能的能力。
結語:
高等職業院校應該加強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投入,只有“雙師型”教師隊伍越來越強大,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提升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速度。
參考文獻
[1]賈文勝,梁寧森.基于校企共同體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15(1):92-95.
[2]姚貴平.加強“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1(6):16-19.
課題: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2020年度課題《基于行動學習理論微觀視角下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QGHZW20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