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召倩 徐月盈 李琳 趙麗娟
摘要: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烏欽”作為一種古老的說唱藝術形式,具有著較高的價值,它不僅是達斡爾族所屬地域文化的象征,更是國家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保護和傳承達斡爾口傳文化“烏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達斡爾族;烏欽;保護;傳承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作為少數民族之一的達斡爾族也積累了豐富的藝術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與特色?!盀鯕J”是達斡爾民族的古老的說唱文化形式,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對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烏欽”的保護與傳承意義重大。
一、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烏欽”
烏欽是達斡爾族人們創作的一種極具特色的民間吟頌體韻律詩。它有著豐富的題材與廣泛的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展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寫照,也是達斡爾族極為重要的文學藝術作品。因而,達斡爾口傳文化“烏欽”被認為是達斡爾民族記錄民族歷史的“活化石”。
(一)“烏欽”的發展歷程
1.口頭“烏欽”
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口口相傳,民間的口頭“烏欽”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人民群眾口口相傳形成的,并通過這種“口頭”形式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民間流傳的“烏欽”大多是通過即興創作來直接吟唱的,主要涉及愛情與婚姻、人文與風俗、文化與歷史、英雄與史詩、家鄉與風景等內容,是達斡爾族人民所處時代與生活的真實寫照。口頭“烏欽”的創作者中比較著名的有清代的敖拉·昌興。他在民間曲調與文化生活的影響下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民間口傳烏欽作品,代表作品有《唱三國》、《五色花》等。除此之外,英雄史詩《阿勒坦嘎樂布爾特》、《綽凱莫日根》、《少郎岱夫》等,也都是非常優秀的口頭烏欽作品。
2.書面“烏欽”
文化被流傳與記錄才能走得更長久,敖拉·昌興與色熱作為不同時代烏欽傳承人的代表,他們的烏欽作品均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烏欽風貌與特點,提供了豐富的烏欽語料,對后代研究與傳承達斡爾口傳文化烏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敖拉·昌興是達斡爾烏欽文學作品從口頭向書面轉化的代表人物,他的烏欽除了口頭作品之外,還有許多優秀的書面作品。他的大部分書面作品都來源于雜劇與中國古典小說,《鶯鶯傳》來源于《西廂記》,《趙云贊》則來自于《三國演義》。從歷史流傳下開的手抄本來看,他的書面作品語言部分口語化,可以看出有些是在口頭吟唱之后記錄下來的,具有朗朗上口、語調鮮明的特點,體現了達斡爾語書面化的過程。
如果說敖拉·昌興是清代烏欽文人的代表,那么就現代達斡爾口傳文化“烏欽”來說,色熱就是現代書面烏欽的重要代表人物。色熱是達斡爾“烏欽”的傳承人,達斡爾著名詩人,父母都是烏欽藝人,從小就在家庭氛圍里,受到了濃厚的烏欽文化熏陶,這為他的烏欽作品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色熱在二十歲開始了自己的烏欽創作與傳承生涯。他將自己的烏欽作品命名為《色熱烏欽集》,包含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包括了《祖國頌》、《祖國啊母親》、《贊庫木勒》等作品,是優秀的烏欽文化的寫照與反映,對烏欽的研究與傳承都具有重要意義,是一份優秀的文化瑰寶。
(三)“烏欽”作品的特征
“烏欽”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經過了漫長的發展,烏欽作品形成了明顯的敘事性特征。一方面有放排、種田、放鷹等生產勞動方面的紀實作品。另一方面文人改編的中國古典優秀文學作品也都帶有敘事性的特點,如《少郎和岱夫》、《鶯鶯傳》、《趙云贊》。
“烏欽”作品還有熱情、活潑、風趣、感染眾人、教育他人、聯系情感來烘托氣氛的抒情性特征,具有表情達意的作用。如《百花頌》每一節都會描繪四種花,但景中含情,寓意深刻,并非單純描述景。文中寫道:“各種花兒都將要枯黃,春暖時節又次第開放,古代的圣哲賢人們??! 到如今你們都在何方? ?。?我反復觀察思量,才悟到人生真如夢幻。”從花開花落向導文人圣賢,從單純的美景上升到了作者的情,充分展現了抒情性特征。
除此之外,烏欽作品的格式與語言也極具特色,由于最初是以民間吟誦的形式進行的,后續的烏欽創作也繼承了之前的特點,語調鮮明,唱起來與讀起來的時候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貼近民間生活,生活氣息濃厚。
二、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烏欽”的傳承困境
文化需要傳承,傳承是優秀民族文化得以延續的最好方式之一。談到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烏欽”的傳承現狀,那就必須要談到傳承人和“烏欽”的傳承方式兩個方面。只有深入了解這兩個方面,找出問題所在,進而提出更好的應對方法,使“烏欽”文化得到最好的傳承與保護。
(一)“烏欽”的傳承人的問題
“烏欽”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口傳文化,具有極高的傳承價值,因此傳承人則在傳承文化的過程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優秀文化在沒有傳承人的情況下是很難被發現和弘揚的,有了傳承人,文化才能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達斡爾口傳文化“烏欽”也不例外,有一批優秀的傳承人在為達斡爾口傳文化“烏欽”努力奮斗著。色熱、那音太、沃玉麗、陶貴水、楊世清等人都是烏欽優秀傳承人的代表,是“烏欽”說唱藝術的耕耘者與傳播者。他們都在為心中熱愛不停的奔走著,為民族文化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這么優秀的“烏欽”文化藝術。
但就目前來看,“烏欽”還面臨著一個很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傳承人的缺失,傳承者還遠遠不夠。這種缺失嚴重情況下或將導致這種文化的滅絕,使其從我們這代人的手中永遠消失。
1.老一輩傳承人年齡偏大且數量稀少
作為一種說唱藝術,“烏欽”是沒有文字流傳的,因此我們都是可以理解那一位位傳承人對于“烏欽”的傳承是多么重要。然而老一輩優秀的“烏欽”傳承者年齡逐漸增大,而且一個個相繼離世,對“烏欽”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這些熟悉“烏欽”的傳承人的離開,“烏欽”這種極具魅力的藝術也逐漸弱化。多少后人漸漸不知“烏欽”這一藝術,了解這一現狀怎能不令人遺憾。
2.當前專業化傳承人逐漸弱化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藝術文化的重視,各行各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度要求也一樣是水漲船高。然而,傳承人年齡偏大且數量稀少,新生的青年群體的能力也不能緊跟其上,從而導致整體上來看“烏欽”藝術專業化程度達不到一個理想的局面。并且現今多數傳承人都是作為業余人士而存在的,業余傳承沒有固定收入,許多人只是偶爾參與,沒有堅持不懈的熱愛,也缺少廣為傳播的能力,整個傳承方式現狀不容樂觀。
3.后繼傳承人發展動力不足
傳承“烏欽”,青年人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據了解,“烏欽”的年輕傳承人少之又少,很多青年人尚未承擔起責任,很多青年人從未見過這一古老的藝術文化。這其中原因很多,主流文化的重視、現代文化的影響、西方文化的沖擊等等。這各種原因令“烏欽”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沒有得到過多的關注,也尚未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傳承“烏欽”后繼動力不足也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二)“烏欽”傳承方式的問題
“烏欽”文化從傳承人角度來看存在嚴重的問題,同時,在傳承方式上也體現出了不少阻礙“烏欽”藝術在新時代發展的問題。
1.家庭傳承鏈條的斷檔
因為達斡爾族沒有文字,傳統“烏欽”的傳承多是靠老一輩人在家庭中通過口耳相傳,一代代傳下去。而現在老人會說“烏欽”的人越來越少,達斡爾語言在青年一代中也出現了“斷代”現象,很多年輕人很少說甚至不會說民族語言,以民族語言為依托的“烏欽”的傳承當然就存在著穩定的根基,很難順利傳承。
2.文化環境的猛烈沖擊
信息時代給許多事物的發展以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電視、網絡上的爆炸式信息帶給少數民族人們多彩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傳統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人們越來越愿意沉迷于新媒體,而對傳統文化的家庭傳承興趣銳減。手機、電視上豐富多彩的娛樂形式、游戲對青少年的吸引遠遠超過傳統文化的吸引,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烏欽”文化,不能品出該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樣使得原本就不了解的傳統文化無人問津。
3.語言文化的逐漸趨同
在民族雜居地,各民族之間的語言和文化互相接觸、互相影響。而就齊齊哈爾地區來說,少數民族、達斡爾族人民與多數民族及漢族人民雜居在一起,其語言和文化勢必逐漸向漢族語言和漢族文化靠攏。達斡爾族人民在廣播新聞媒體、日常社會交往中耳濡目染的都是漢族語言和漢族文化。想傳承“烏欽”這樣的民族文化,一定是出于民族文化保護的目的主動的有意識而為,而能夠有這樣意識的人并不多。相對而言,被漢語和漢族文化所同化則是無意識的,潛移默化的。“烏欽”本身流傳地域并不廣,一般是在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相對而言各方面就不占優勢。這種情況無形中對“烏欽”口傳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三、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烏欽”的保護與傳承策略
值得欣慰的是,“烏欽”說唱藝術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了這一保護措施,其他相應的各種具體保護也紛紛得以提出和落實,各項社會保護工作都開始進行,也給了“烏欽”重放光彩的機會。
(一)國家層面
第一,國家法律方面。作為非物質遺產大國,國家要制定嚴格的法律條文,通過法律的途徑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基本的立法保護,同時給予一定的物質與精神支持,讓全社會各階層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第二,政府部門方面。有關部門必須將“烏欽”的保護落到實處,最重要的是通過現代化的大數據手段進行建檔保護。首先,要對“烏欽”口傳文化的傳承人進行建檔保護。在達斡爾族的歷史中,“烏欽”通常是依靠每一代人的口口相傳,而每一位傳承人都是“烏欽”口傳文化的第一手資料,因此對傳承人的保護是極為重要的。
(二)社會層面
第一,專家學者方面。專家作為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在充分了解“烏欽”口傳文化的基礎上,要對“烏欽”口傳文化的文學作品進行修復保護。將文學作品進行全面的搜集、整理與保護,建立完備的文學作品保護體系。其次,要盡可能的在政府的支持下舉辦有關“烏欽”文化的培訓及演出宣傳,合理利用線上線下平臺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努力培養出“烏欽”的傳承者,讓群眾了解到“烏欽”文化的價值,引起大家的重視,并將其發揚光大。
第二,民族研究學會方面。達斡爾族研究學會可以說是對這個文化最了解的組織,可以參考學會的建議,并借助他們的力量去整理保護“烏欽”口傳文化,同時制定一個應對策略。
第三,媒體宣傳方面。現如今各種自媒體短視頻軟件成為了社會的潮流,我們可以借助許多自媒體軟件來打開“烏欽”在互聯網上的知名度,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更多人的重視。
第四,社會公益組織方面。社會上有很多自發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愛心組織,我們可以加強與有關組織的聯系與合作,爭取能夠增強“烏欽”口傳文化在全國的知名度,從而引發全國自發保護“烏欽”口傳文化的熱潮。
(三)個人層面
首先,加強達斡爾民族人民的宣傳程度,提升少數民族人民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讓本地人知道自己的家鄉有著十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自身做出保護烏欽的行動。其次,當地“烏欽”的傳承人要努力培養下一代傳承者,從而讓其文化可以代代流傳。對于達斡爾族青少年來說,他們是傳承文化的重要力量,培養其對烏欽文化的興趣,使他們成為傳承與保護“烏欽”口傳文化的中流砥柱。
文化是民族的象征,是精神的傳遞。“烏欽”作為達斡爾優秀民族文化,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形式都十分珍貴,但仍面臨著瀕臨滅絕的困境。我們要著眼于未來,有關部門、社會及個人都要在傳承烏欽的道路上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從而幫助烏欽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愿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烏欽”能夠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在非物質遺產的傳承道路中延綿不斷。
參考文獻
[1]王 曄.達斡爾族烏欽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音樂創作,2012
[2]吳剛.從 色 熱 烏 欽 看 達 斡 爾 族 口 頭 與 書 面 文 學 關 系[J].文學與文化,2011.03
[3]楊世清、何文鈞、鄂忠群.? 達斡爾族“烏欽說唱”[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2.7
[4]王曄.達斡爾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烏欽 ”的本體研究與現代傳承[J].音樂創作,2015,(06).
[5]劉麗萍.“烏欽”說唱藝術的現狀與發展略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烏欽”的保護與傳承(項目編號20201023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