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三林
摘要:小學生由于知識儲備、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問題,在學習過程中犯錯誤是很正常的。如果教師能夠合理的運用這些錯誤資源,將其進行利用開發,從而讓學生發現錯誤、找到犯錯的原因,彌補數學學習中的問題,轉變學生數學思維。本文分析了錯誤資源的利用價值,從當前錯誤資源應用現狀出發,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利用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錯誤資源;利用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如何利用錯誤資源才是教學的重點。學生犯錯說明在教學中以及學生理解過程中還存在問題,因此需要不斷糾正小學生的失誤以及偏差行為,合理的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引發學生思考,提升數學教學效果。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價值
(一)提升學生自信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一旦犯錯,教師就會批評學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學生害怕錯誤、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更無法解決錯誤。通過利用錯誤資源,教會學生正確的認識錯誤,教師不在一味的說教,而是幫助學生解決錯誤,有效的提升學生自信[1]。教師在利用錯誤資源時要重視學生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提升教學的樂趣,讓學生從錯誤中有所收獲,提升學習效果。
(二)提升學生反思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比較喜歡新鮮事物,同時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夠成熟,出現錯誤是難免的。教師通過有效的利用錯誤資源,找出學生錯誤原因,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讓學生獨立思考,養成反思意識,逐漸具備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建立數學意識,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三)提升教學質量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尚在形成過程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在數學課堂中合理的利用錯誤資源,在不影響學生自信心的基礎上將學生的錯誤在課堂上展示,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正確認識錯誤,引導學生對錯誤進行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改正錯誤。總的來說,錯誤資源的利用就是教師帶領學生分析錯誤、解決錯誤的過程,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數學知識,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當前數學課堂對錯誤資源的利用
(一)教師缺乏正確的理念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害怕學生犯錯,一旦學生犯錯就會對學生進行批評,認為是學生沒有學好數學知識,而不是對錯誤的原因進行深入的探討。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重視學生錯誤,將錯誤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去利用,以提升數學教學效果[2]。但是當前大部分教師仍然是傳統的教學觀念,沒有形成正確的錯誤理念,錯誤資源沒有得到很好地利用。
(二)教師缺乏正確認知
學生在犯錯之后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形成認識偏差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會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是思想意識以及思維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一定要注重小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糾正錯誤,將學生的錯誤扼殺在搖籃中。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對學生的錯誤缺乏正確的認知,無法有效的把握教學過程,影響了錯誤資源的利用,造成教學資源浪費,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三)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
要想有效的利用錯誤資源,數學教師必須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去應付、解決學生的錯誤。但是部分教師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沒有對錯誤進行深入的分析,僅僅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按照正確的解答思路去解決數學問題[3]。學生缺乏數學知識的透徹理解,數學學習效果不佳,同時教師沒有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大膽想象,不能合理的利用數學資源,影響了錯誤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利用措施
(一)利用錯誤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缺乏系統的學習方法,在數學學習中可能犯一些意想不到的錯誤。在面對這些資源時,教師有正確的錯誤意識,在學生犯錯是不能一味批評學生,這樣只會讓學生害怕錯誤,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時期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更加寬容的看待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尋找解決錯誤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以更飽滿的熱情去面對數學知識,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幾何初步認識》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工作,讓學生觀察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學生在觀察圖形時一般從外形特征入手,但是部分學生卻從感官特征入手,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出現的偏差。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直接批評,而是注意引導學生,將學生引到感官特征的觀察,從而讓學生形成數學意識,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正確認識和理解,讓學生對幾何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利用錯誤資源,引入新課程
新課程的學習是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如果不重視學生的錯誤,會造成學生形成認識偏差,影響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錯誤資源,讓學生對以學知識進行回憶,同時概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引入到新課程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錯誤資源承上啟下的作用,讓小學生在新課程的學習中不再重復舊課程學習中所犯的錯誤,有效的提升了學習質量和效率。
(三)糾正學生錯誤,引導學生反思
小學階學生還不具備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在分析數學問題時不夠深入,很難觸及到問題的本質。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小學生在遇到學習困難后很可能犯錯而不自知,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錯誤進行及時糾正,并對錯誤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理解犯錯誤的原因,對錯誤進行解析,避免之后再出現重復的錯誤。
(四)利用錯誤資源,拓展學生思維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犯錯誤很正常,教師需要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學生的錯誤,并采取措施及時糾正,將錯誤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有效利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拓展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分析、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的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提升數學核心素養[4]。在教學中,學生犯錯誤后教師不用立刻否認,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思路探究,理解錯誤的原因,挖掘數學知識的內核,從而提升學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錯誤資源的利用可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數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錯誤資源讓學生積極思考,對錯誤進行反思,從而拓展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查永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性生成資源的有效利用[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222-223.
[2]涂家鳳. 小學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N]. 江蘇教育報,2016-09-25(003).
[3]錢蘇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19(26):153.
[4]江宇紅.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錯誤資源”的研究[J].求知導刊,2018(3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