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亟待解決。加強對行政成本的研究對提高政府運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以南京市江寧區“三公消費”為例,首先闡述近年來江寧區公共預算和"三公消費"現狀,其次將該區的"三公消費"和行政成本控制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得出該區在行政成本控制上有經驗啟示作用,最后從“三公消費”角度為目前依然有高行政成本問題的地區提出控制對策。
關鍵詞:行政成本;三公消費;公共預算;區政府
1.該區公共預算和“三公經費”基本情況
1.1該區公共預算情況
近日,江寧區財稅金融工作座談會召開,公布2020年江寧區完成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4.36億元,總量連續3年穩居全省縣(市、區)第二;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6.84億元,其中民生領域支出占比75%以上。項目支出預算數為1581.30萬元,比上年減少781.70萬元,下降33.08%。
1.2該區“三公消費”情況
江寧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支出中,因公出國(境)費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0元,占“三公”經費的0.00%;公務接待費支出0.88萬元,占“三公”經費的100.00%。
2.該區公共預算和“三公消費”控制現狀
2.1該區公共預算控制現狀
2020年,江寧區財稅系統緊扣“強富美高”新江寧建設大局,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稅收結構不斷優化。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中,財稅系統開辟了資金撥付綠色通道,推動各項紓困惠企政策措施直達基層,為企業復工復產、經濟加速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2021年,江寧區財稅金融系統堅定發展信心,堅持統籌兼顧,有保有壓優化支出結構、突出預算績效硬化約束、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
2.2該區“三公消費”控制情況
該局在2019年機構改革中新組建成立,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各地政府要過“緊日子”,努力開源節流,嚴格把關預算支出,強化資金使用率,做到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嚴格按照公務接待的標準和要求執行。為貫徹落實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精神,未安排公務作車購置費。
3.我國地方行政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存在問題
盡管各地區部門已開始按照黨和國家的三項命令和五項申請來規范“三公”的消費,且已向世界宣布了“三公”的資金,但單從公開數據看,還有一些問題,簡言之主要包括:“三公”消費大量的財政資金,宣傳形式和內容,公務娛樂的頻率高,公務招待的水準高,私人使用公共車輛超標等問題。
3.2從“三公消費”管控看我國地方行政成本過高的原因
3.2.1控制主體不明確
對“三個公眾”的不當消費偏離了黨和國家的初衷,損害了人民的利益。作為人民的使者,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性質決定了它控制著“三個公眾”。此外,審計機關作為政府部門設立的專門監督機構,對“三個公眾”的消費也具有自然控制權。
3.2.2控制依據不完善
一方面,預算粗糙,沒有針對個人的詳細配額。預算執行有很大的靈活性。常有最終帳目超出了預算,而財政預算沒有約束力。另一方面,政府機構私下設立“小金庫”的情況嚴重。盡管“三個公眾”消費的最終帳目和預算似乎沒有太大區別,但實際上,由于“小金庫”的存在,“三個公眾”的消費是一個無底洞。
3.2.3控制執行力不足
“三個市民”的消費問題如此嚴峻,影響極為嚴重,黨和國家并沒讓他們離開。相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個公眾”消費問題的治理,并發布了大量的規章制度。但法規只是停留在紙上,口號只是高呼,在實際工作中并未認真執行。
3.2.4控制監督不健全
法國著名思想家門德斯·基恩(Mendes Chicken)曾說過:“所有有權力的人都很容易濫用權力。這是從未有過的經歷。有權力的人會在遇到邊界之前使用權力。”因此,束縛和監督的力量是極其危險的。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是“三公”消費驚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4.從“三公消費”角度對地方行政成本的控制路徑
4.1完善"三公"消費控制的規章制度
當前,從我國“三公”消費控制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完整的“三公”消費法律法規。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多方面,如“三公”資金的披露,財政預算,官方娛樂的具體規定,使用方法等。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很好地實施,不到位,不夠詳細,就不可能有效解決“三公”消費問題。完善法規首先要健全三公消費的財政預算制度,如果沒有嚴格預算體系,“三公”的消費就如同擺脫負擔的嬰兒一樣岌岌可危,它將像剛吸毒的吸毒者一樣無法控制,最后必定會變得奢侈和腐敗。其次建立三公消費的問責制度,僅依靠公務員自身的道德素質和主動性是不現實的,必須建立相應的問責制和懲罰制度,以限制公務員的疏忽。
4.2明確"三公"消費控制主體的職能定位
當前,“三個公共”消費控制的對象眾多,范圍廣,很容易引起管理混亂。 控制主體彼此推卸責任,從而使控制無效。 因此,為了有效控制“三公”消費,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三公”消費的主體體系。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各級政府部門作為“三公”消費的主體,必須明確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從本人做起,樹立健康的“三公”消費觀念,建立節約型政府。
4.3加強"三公"消費控制的執行實效
“三公”消費控制的無效實施是“三公”消費控制的主要問題。因此,為了有效控制“三公”消費,必須加強“三公”消費控制的執行。缺乏有效的執行,無論有多少控制措施只是一張紙,它們都沒有實際意義。而強大的執行力會賦予這種控制行為以生命,并使它在特定的動作中活著。同時注重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全程監控,與時俱進地利用科學技術的劍,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引入到“三公”消費的控制中,豐富控制手段。
4.4健全"三公"消費控制的監督環節
不受監督的電源極為危險。不受監督的權力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腐敗。不受監督的公務員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國家公務員如惡魔般嗜血,邪惡和貪婪,“三公”的消費量將不可避免地無限期增加。因此,為了有效控制“三公”消費,有必要加強對“三公”消費的有效監督,把公務員的權力束之高閣,把他們關在牢籠中制度的牢籠中,接受人民的監督。
結論
總之,隨著行政改革的深入,“三公消費”問題已經提上了政府治理日程,相信隨著“三公消費”問題的有效治理,政府行政成本必將得以有效降低。全面系統地研究我國政府行政成本,有利于深化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姜秀敏,秦龍.制度建設:“三公消費”治理的路徑選擇——基于行政成本理論的視角[J].行政論壇,2013,20(03):59-62.
[2]王家合,伍穎.我國當代行政成本測度與治理——基于政府預算管理的視角[J].新視野,2017(03):80-87.
作者簡介:張舒 199908100523 女 漢 江蘇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學生 本科 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