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戈素青 于晴晴 安小萍
摘要:國內外低滲透油氣藏開采實踐表明,低滲透儲層由于滲透率低、滲流阻力大、連通性差不經過壓裂酸化改造很難達到工業開采價值。近年來,隨著酸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酸化已成為低滲透儲層改造和油水井增產增注的重要手段。本文針對不同酸化工藝在板橋、長蘆油田的應用情況,對酸化工藝適應性進行對比分析評價。
關鍵詞:儲層改造 ;酸化工藝
1 前言
油水井酸化是低滲透油藏儲層改造、增產增注的重要進攻性措施之一。其通過酸液溶蝕巖石孔隙中的堵塞物或基巖本身的某些礦物成分,從而改善巖石內部孔道的連通性,解除地層污染,恢復和提高地層的滲透率,從而達到增產增注的目的。
大港油田經歷了近50年開發歷程,儲集層地質情況非常復雜,地層堵塞、傷害問題嚴重影響油水井開發效果。主要表現為油井產油量減少,低產甚至不出;水井注水壓力高或注不進,需要通過酸化進行解堵。
2 地質概況及酸化工藝技術現狀
2.1板橋、長蘆油田油藏特征
板橋油田、長蘆油田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境內,主力生產層位沙三油組。兩個油田目前開發現狀為壓力保持低、地下虧空大、采出程度低。具有儲層埋藏深、油層溫度高、儲層物性差、泥質含量較高的油藏特征。
此外,長蘆、板中東地區欠注水現象明顯,現有欠注井31口,其中因地層物性差注不進的有10口,占比達到32%。因此,酸化技術成為板橋、長蘆油田開發的必須技術。
2.2酸化機理分析
一般地說,為了能夠得到較好的處理效果,在酸化選井選層方面應考慮以下幾點:
(1)優選在鉆井過程中油氣顯示好,而試油效果差的井層。
(2)優選鄰井高產而本井低產的井層。
(3)靠近油氣或油水邊界的井,或存在氣水夾層的井,應慎重對待,一般只進行常規酸化,不宜進行酸壓。
(4)對套管破裂變形,管外竄槽等井況不適宜酸處理的井,應先進行修復,待井況改善后再處理。
(5)儲層含油氣飽和度高、儲層能量較為充足。
酸化時必須根據施工井層的情況選用適當的酸液,選擇酸液的標準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能與油氣層巖石反應并生成易溶的產物;加入化學添加劑后,配制成酸液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能滿足施工要求;施工方便,安全,易于返排;價格便宜,來源廣。
3 酸化工藝技術適應性分析
3.1 酸化施工分類
3.1.1按施工規模,常用的酸化工藝可粗分為三大類:酸洗、基質酸化、壓裂酸化。
(1)酸洗是一種清除井筒中的酸溶性結垢或疏通射孔孔眼的工藝。
(2)基質酸化是在低于巖石破裂壓力下將酸注入儲層孔隙,使酸大體沿徑向滲入儲層,溶解孔隙空間內的顆粒及堵塞物,提高儲層滲透率。
(3)壓裂酸化是在高于儲層破裂壓力下,將酸液擠入儲層,在儲層中形成裂縫,同時酸液與裂縫壁面巖石發生反應,非均勻刻蝕縫壁巖石,形成溝槽狀或凹凸不平的刻蝕裂縫,改善油氣井的滲流狀況。
3.1.2按巖性分類,常用的酸化工藝可粗分為兩大類:碳酸鹽巖儲層酸化、砂巖儲層酸化。
(1)碳酸鹽巖儲層酸化,其主要目的是清除積垢以及鉆井液、粘土或碳氫化合物沉淀造成的傷害,恢復儲集層原有滲透率。高溫深井常采用有機酸酸化。
(2)砂巖儲層酸化,砂巖油層結構復雜,礦物成分多,砂巖基質酸化時應選擇與其儲集層特征和巖石物性匹配的酸液體系。
3.1.3按注入酸化工作液的方式分類,常用的酸化工藝可分為五大類:閉合酸化、平衡酸壓、分層酸化、暫堵酸化、空井酸化。其中分層酸化和暫堵酸化為板橋、長蘆油田常用酸化手段。
(1)分層酸化是針對縱向多產層,提高縱向改造強度的一種工藝,按分層手段分為封隔器分層和堵塞球分層。前者可靠性較高,后者施工方便,且適應性強,費用低。分層酸化對固井質量均有嚴格要求,管外竄槽是無法分層的。
我廠主要應用封隔器分層,利用封隔器將射孔層段分離開來,按設計液量分別注入處理層段。這種工藝能準確地控制注入各層段的液量,適用于射孔層段間有一定距離的分層作業。當處理層段間距太小時,則不適宜采用封隔器分層。
(2)暫堵酸化是用攜帶液將暫堵劑帶入井內封堵高滲層,然后擠酸,酸化中低滲透層或者將暫堵劑加入酸液中一起擠入地層,暫堵劑首先進入高滲透層迫使后來酸進入中低滲透層,從而達到暫堵酸化的目的。用暫堵劑進行酸化,可以避免用封隔器酸化卡不準,套管變形封隔器下不去等特點,國內外都發展了該項技術,一般分為固態暫堵劑和液態暫堵劑,我廠主要應用液態暫堵劑。
3.2酸化液體系分類
針對板橋、長蘆油田特性,我廠與石油工程研究院加強研究,改造酸液體系,優選出自轉向酸及緩速土酸兩種體系。
3.2.1自轉向酸體系。
自轉向酸液體系是一種良好的緩速酸液體系。首先酸與巖石反應,隨著酸的消耗,粘度不斷增加,在酸蝕的孔隙表面形成高粘凝膠,束縛H+的運移速度,減緩了酸液中H+向已反應的巖石表面擴散。其次粘彈性表面活性劑在巖石表面吸附,故減少氫離子與巖石面的接觸機率。自轉向酸體系在最大限度的改造儲層,達到均勻布酸目的的同時減少了下井工具,降低了施工風險。主要針對儲層物性差異較大的井段。主要適用于:生物灰巖(碳酸鹽巖)油層。
3.2.2緩速土酸酸化工藝。
緩速土酸在酸性條件下持續產生土酸溶液,不斷釋放氫離子,較常規鹽酸和土酸有明顯的緩速作用,有效延長酸巖反應時間,增大處理半徑。主要適用于:砂巖油層。
3.3酸化工藝技術評價
2019-2020年我廠對板橋、長蘆油井3口油井14口水井進行了酸化作業。其中長蘆油田3口水井,酸化目的層為砂巖(超低滲巖層),采用自轉向酸體系;板橋油田11口水井,采用土酸酸化體系。14口井作業后,12口井日注水量有所提升,2口井作業后在保持注水量的前提下壓力有所下降,均滿足配注要求,平均壓力下降了9.5MPa,日增注200方,達到降壓增注的目的。
3口油井進行酸化作業,其中長蘆油田1口井,酸化目的層為砂巖,采用土酸酸化體系;板橋油田2口井中,板885-3酸化目的層為生物灰巖與砂巖兩種巖性,采用自轉向酸與土酸酸液進行分層酸化。3口井作業后,油量均有所增加,累計增油7428噸。
分析近2年來不同區塊、巖性使用的酸化體系及效果,可以看出砂巖(板橋地區)采用土酸及多氫酸體系;超低滲巖層(長蘆地區)采用多氫酸體系、灰巖采用多氫酸體系均達到預期效果。
4、結束語
雖然板橋、長蘆油田油藏潛力較大,但仍存在酸化單井增油量少、產量下降較快等突出問題。分析認為酸化的有效改造作用距離短,實施后壓力不斷下降,且地層水容易結垢,造成近井地帶堵塞,導致產量下降,需對其進行深度酸化增產技術研究,延長其增產有效期,提高效益。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研究改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