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勇 韓云
摘要:電網工程建設是我國的民生項目,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經濟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電需求變得越來越大。因此,進一步提升電網建設效率與電網建設質量已經變成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建立新型的電網工程智慧工地目前情況下我國電網工程建設不要探險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針對電網工程建設智慧工地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詳細的研究。同時筆者借鑒了相關行業智慧工地建設的現行經驗進一步地拓寬了電網工程智慧工地的建設思路。
關鍵詞:電網工程;工程建設;智慧土地;信息技術
引言:
近幾十年中我國的經濟水平飛速的發展,我國人民日常生活生產用電需求與日俱增。因此,一時間電網工程建設數量不斷增加電網工程建設規模迅速擴大。在諸多電力工程同時開展建設的過程當中怎樣才能確保工程的進度質量與安全問題和人員管理素質問題的提升已經成為電網工程項目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概述
1.1智慧工地的概念
智慧工地究其實質是主要建立在高度的信息化基礎之上的,在施工過程當中所采用的施工技術全面實現智能化,并且在整個工作環節中實現互通互聯和信息共享,同時也是針對項目決策進行科學分析智慧預控的一種新型的信息化手段。
1.2網絡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差異
通常情況下,電網工程建設項目和建筑工程建設項目都涵蓋了建筑物構件工程。然而深入地剖析這兩者之間卻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在于電網工程建設智慧工地的內容一方面需要圍繞工地現場管理公司進行開展,另一方面需要結合電網工程建設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全過程全方位、多維度的智慧工地體系。
二、電網工程建設智慧工地
2.1總體架構
電網工程智慧工地總體架構及設計是開放式的集成平臺,主要有設備感知層、數據感知層平臺、應用層三部分共同組成,如下圖1所示:
后臺數據是通過云計算平臺和網絡通信架構提供支撐的,這三大部分從整體上確保了智慧工地平臺能夠在高效穩定的情況下運轉。
2.2設備感知層
設備感知層在實際運用過程當中與工地現場聯系緊密,通常情況下是由不同類型的傳感器、視頻監控設備、標識設備等智能硬件設備共同組成的。其主要的作用是施工現場數據的實時采集。按照一定的類別可以把現階段情況下用于指揮工地的主要前端感知設備分為以下5種。第一,機械管理設備。第二,物流管理設備。第三,人員管理設備。第四,質量管理設備。第五,環境監測設備。
2.3數據感知層
數據感知層在整個運用過程當中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整個過程當中它主要的作用是把設備感知層所獲得到的數據以及圖像進行加工處理,然后通過負載均衡策略把這些數據和圖像進行轉發與存儲,同時分配到不同的服務器上。除此之外再根據所獲得數據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地處理從而形成不同的數據感知。
2.4平臺應用層
平臺應用層在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可以直接與用戶產生交互,為客戶提供基于設備感知層、數據感知層的處理信息和數據運算結果。平臺應用層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不同的應用模塊。
2.4.1人員管理模塊
人員管理模塊其主要的作用是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信息的采集和數據的統計。通過監督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當中的安全防護穿戴以及作業行為從而在系統中形成進場相關工作人員的子信畫像,從而實現對工作人員進出順序的大數據統計,也更加便捷地讓相關工作人員核實項目實施進度。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
2.4.2機械監控模塊
此模塊可以把機械的實時運轉數據傳送到系統的后臺同時對其展開高效的分析與監控預警。如果系統預判相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違規操作就會對其進行及時的警告使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終止危險性行為。
三、我國某供電局變電站的應用案例
此智慧項目管控平臺由智能分析大數據模塊、智慧工地現場管理模塊、以及企業信息系統,數據接入模塊共同組成。此變電站的智慧工地應用主要目的是在技術應用效果上滿足感知實時化、服務在線化、監管透明化、分析智能化的目標,變電站通過一體化考勤設備的應用通過人臉識別設備以及環境監測設備等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考勤和作業安全等問題從全方位多角度的視角下對其進行了針對性的監控。此變電站在最初的設計階段所采用的是BIM三維建筑模型技術,并且開展了項目全過程管理以及優化設計方案等工作形成了項目建設全過程完整數據資產,從而為數字化移交和智慧運維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情況下在電網工程領域智慧土地的建設仍然還是處在起始階段,在其他工程建設行業方面也很少具有較成熟和廣泛應用的標準進行借鑒。在電網工程的應用方面智慧工地建設一方面需要學習其他行業的相關經驗,同時還需要充分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專業特點不能對其進行盲目套用。智慧工地建設在上述變電站的成功試點進一步地深化了電網工程建設的智能化數字化以及在線化發展。因此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陶修冬.電網工程智慧工地建設探討[J].技術與市場,2020,27(11):163+165.
[2]陸國俊,陳暢,楊榮霞,梁嘉奕.電網工程建設智慧工地探索、研究與應用[J].價值工程,2020,39(13):251-253.
[3]林曉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網工程智慧工地研究與實踐[J].中國信息化,2019(12):65-66.
[4]曾春盛.淺談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網工程智慧工地建設[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19):115-116.
[5]楊洋,華曄,何子東,錢俊國,孫靜.面向未來的電網工程智慧工地建設[J].河北電力技術,2018,37(03):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