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 趙宇偉 馬寧 李智偉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英語作為世界上必不可少的語言之一,在國際交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在英語的教學中,也是如此。由于英語的特殊性,學生們對教師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因此如何更好地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成為了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H0000(中國)的西方文學與中國文學的對比為例,通過分析兩國的文化差異,來了解西方的語言學習的方法和特點,并以此來促進我國的外語教育的進步和發展。文章分為四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緒論,主要介紹了選題的背景及意義,還有筆者的研究現狀,以及論文的結構;第二部分則是從理論方面進行論述,分別從三個方面對H90的西方文學作品與中國的文學之間的異同;第三部分則從兩個不同角度對H98的西方文學與中國的英語翻譯的異同;第四部分則是針對這兩部分的相同之處,提出一些關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西方英語;文學;異同
在西方文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他們在寫作時,往往會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語言當中,并且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出作者的內心世界。因此可以說,西方英語的口語化是與中國不同的地方之一。從詞匯的角度看,西方文學的詞類主要包括:詩歌、小說、戲劇等。而在這些詞的背后又衍生出許多的附屬詞語,如:“天行健,不改其極,只見天,不知曉其深。”“天行健,不改極,雖知其深,但知其所淺。”“天行健,不改極,雖知其所淺,亦無所謂。”這也就說明了西方的文學作品中,除了那些直接的字詞外,還有很多的間接語,比如:我們常說的:我的媽媽給你買的藥就是這樣的:他的母親告訴我:他的父親也給了你買的藥——這是什么事啊。再如:他的父母還問我:那你們的孩子到底會不會?
一、中國英語文學的異同形式
從語言學角度來看,語言是由很多因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其中就包括詞匯、語法和語義等,這些要素之間是相互關聯的關系和影響。而在中國,英語中的詞類組成成分中,詞類的比例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比重,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用雜糅”。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能準確的把握好這兩方面的差異就能讓讀者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了。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其本身具有很強的交際性,所以它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不僅僅局限于口語的表達上,還可以進行閱讀、寫作等活動。而在西方,他們更注重的是對人的情感與精神的關注;同時,西方也更加重視對人的心理與行為的研究;此外,西方英語的運用更多的體現在對文學作品的描述上,比如說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等等。
(一)文學的概述
文學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之一。它不僅具有物質功能,更有經濟意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懷。從文學的定義上看,文學包括文學作品和非文學兩個方面。從廣義上來講,文學指的是一切能夠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藝術形式,如詩歌、戲劇、電影等。狹義來說,文學指的是通過各種途徑,以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或現象。
(二)中國的文學形式
中國的文學形式是由古代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儒、道等三綱五常為核心的三綱五常。儒、道等三倫的發展與演變,對中國的文學有著深刻的意義和作用。在我國的傳統儒學中,“禮”的地位是很高的;“仁”的觀念也深深地扎根于人們的內心;孔子的弟子們都會學習到,學有所成,德行合一,德行統一,這些都體現了禮的重要性與智慧。
二、中西文化的同源
由于西方人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欣賞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翻譯和譯介過程中也就會出現差異。例如在英語中,有一種語言是被稱為“中國的符號”的;另一種則是被“美國的符號”所替代的;還有的則是被視為“東方的符號”而譯為“西方的符號”。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中西文化的相同點。首先從語言學角度來看,兩國都是以母語為基礎的民族交際活動,而漢語作為第二外語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其次從傳播學的視角來觀察,兩種語言的使用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與特殊性。總的來說的話,雖然兩者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區別與聯系,但這并不代表它們之間就沒有直接的關系了。
(一)異同概念
異同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差異和相似,但是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使之更加符合課程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通過對兩種語言的比較分析,不難發現,詞匯、語法、語義等方面的知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與差別的;而非單詞的表達方式也有很大的相同點,這也就導致了同一個意思的詞在不同時間段的含義也有較大的出入;而漢語的語音系統卻沒有這些特性,這就使得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所以說,從整體上看,中國文化的多樣性決定了兩國的教育背景,以及他們的思維模式,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要讓中國的母語來進行翻譯,這樣才能讓譯文的準確性更高。
(二)中西文化的異源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1、中國文學的發展與西方的英語教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西方的英語教育中,教師不僅僅是教授語法和句式,而是通過語言來進行交際,并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翻譯和講解,讓他們掌握英語的詞匯、句式等,從而達到提高漢語水平的目的;而在中國,由于受當時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以及受外國留學生的影響才有了后來的英語學習。2、東方文學的傳播與西方的文化差異有一定的聯系西方的文學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文學作品都是來自于中國的古典名著,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觀念,而且還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而這種文化背景,就是由其自身的精神氣質所決定的;同時,也是由其的生活經歷所決定的;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西方文學的創作就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3、中西的文化之間的不同也有很大的關聯從古至今,中華民族一直都以自己的傳統為世界的主題來表達各自的想法和情感。
三、總結
通過對前人作品的分析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西方文學在詞匯、句式和語言上都有很多的共同點,它們之間的差異也是非常大的;同時,他們也都有著各自的特點:第一,在內容方面,東方文學的寫作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西方的文學作品往往更多的關注人與人的關系以及社會的現實性,而中國的文學作品更多的側重個人的感受;第二,在形式上,中國文學的創作更多地是一種單綱的敘事模式,而西方的作家則更為強調個體的創造性。因此從這些方面來看,西方英語的語法結構、句式等方面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參考文獻
[1]朱伊革.《天下》月刊英譯中國文學作品及其中國形象的建構[J].東方翻譯,2021(01):12-19+44.
[2]嚴曙敏.中國文學作品英譯本的海外影響初探[J].長江叢刊,2020(23):58-59.
[3]張丹丹,范興萌.英語世界中國文學史集所呈現的《紅樓夢》[J].紅樓夢學刊,2020(04):297-314.
[4]付文慧.文學譯介選材與中國女性形象構建——以1979年以來中國文學出版社之女作家作品英譯合集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9,41(06):68-82.
[5]鄒舒遠.探究西方英語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異同[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9):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