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企業集群技術創新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梳理了企業集群、技術創新的相關理論,從完善集群創新網絡結構、加強集群創新網絡成員協同性、保持集群網絡創新動力保持集群創新網絡動態開放性四個方面提出維持企業集群技術創新動力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企業集群;技術創新;市場競爭
一、企業集群的概念
集群,在漢語詞典里是集結成塊、成團的意思,指相似或者相同的個體在一定區域或地點上集結而形成的一個具有內在規律的集合體。企業集群是一簇在地域上臨近的相互聯系的企業和關聯的組織,它們共同處在一個特定的產業領域,因為具有共性或互補性而聯結在一起,且根植于當地不斷創新的社會文化氛圍之中。企業集群還可以從以下兩個學科角度來定義[1]。一,產業經濟學角度,認為企業集群是指某一相同或關聯性很強的產業的企業依據縱向專業化分工及橫向競爭和合作關系,而聚集在某特殊區域繼而成為擁有集聚經濟特點的產業組織,且空間上具有集聚特性,產業上具有關聯的特性;二,管理學角度,企業集群齊聚了市場組織與科層組織的功能特點,成為一類具有有序、穩定、持續等特點的生態組織,擁有市場組織和科層組織所不具備的整合能力、競爭力、影響力、吸引力等方面的競爭優勢。
二、企業集群的優勢
企業集群是由眾多企業組成的群體,匯集了眾多企業的資源,集群競爭優勢不是來源于傳統理論認為的戰略選擇,而是來源于集群所特有的資源稟賦和資源整合能力,這種也特質構成企業集群的長期競爭優勢。
1、企業集群的資源優勢。
集群擁有物資、技術、人力資源和各種配套服務機構基礎性資源;亦擁有公共信息資源和市場網絡共享公共資源;及豐富的產業鏈資源。集群企業可以共享這些資源,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使企業以更好的精力投入關鍵性資源的開發當中。新企業的進入是一個集群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2]。隨著市場交易規模的擴大和市場輻射半徑的伸延,越來越多的資金和生產要素被誘致進入企業聚集區,這使得群內中小企業間分工協作的發展,企業間的互補性大為增強,上游供應商、中間商、下游銷售商都處在一個區域,各方信息溝通方便,一些有效的生產組織方式,如定點生產、定時供應、零庫存、全面質量管理等,都在中小企業集群內都可較容易的實現,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2、成本優勢
由于集群企業地理位置靠近,企業布局密集,企業容易形成專業高度細化、配合密切的分工協作體系,這很好的彌補了中小企業規模不經濟的缺陷,實現了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成本競爭是企業競爭中關鍵的項目之一,集群環境為集群企業創造了成本優勢[3]。群內企業具用較細的專業分工,同時也具有較好的工序銜接;且集群企業處在同一制度下,減少了制度之間的磨擦和適應不良,使信息的傳輸途徑較為暢通,使知識和信息傳遞的空間距離縮短,這降低了管理成本。集群的專業化分工,不僅可以滿足了市場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而且可以根據生產的需要,通過建立網絡關系進行交易,利用空間接近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費用。同時文化與地緣的一致,便于各參與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為那些不可編碼的知識的傳播打開一條通道,地理上的接近使得各種非正式交流變得更加便利。
3、市場競爭優勢
企業集群吸引了較多資源,這有益于一系列市場的形成,并使企業集群與市場之間互相促進,集群在市場競爭中居于優勢地位。企業集群在市場方面獲得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企業集群有著可以增加產業吸引力的獨特優勢。集群效應形成共同的技術標準,進一步擴大壟斷優勢。而且集群存在著地理接近性、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這使技術標準在集群內較容易被認同,采納的企業越多,集群的外部效應就越大。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中企業的表現是其成敗的關鍵所在。企業集群充分利用特有的區位優勢、人力資源優勢、技術擴散優勢、分工系統優勢、配套服務優勢,形成經濟集聚、持續改進發展的局面,促進了相應專業市場的建設。
三、技術創新能力對企業集群的重要意義
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已經成為集群產生和發展的根本驅動力量、集群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展開對企業集群技術創新能力的研究,探索集群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方式,對促進集群發展具有重要意義[5]。
1、技術創新是企業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業集群往往是后天形成的,其發展也有興起和沒落之分。受核心產業興衰、區域環境、市場競爭、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企業集群一般有形成、集聚、繁榮和深化四個發展階段。企業集群的形成階段最典型的特點就是企業逐漸集聚和產業的迅速膨脹和增長,而技術創新是企業集聚的重要促進因素。高競爭壓力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依靠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發現市場需求,企業會整合自身和周邊可能性的相關資源進行技術創新,研發新的產品、開發新的服務方式,并在后續的生產和銷售流程中把技術創新產品商品化獲得商業利潤和創新收益。
2、技術創新是企業集群發展的動力
企業是企業集群的基本單位和主體,群內企業的發展是企業集群發展的基礎。只有企業發展良好,企業集群才會有頑強的生命力。而技術創新是企業良好發展最有效方法,只有進行技術創新,企業才能不斷地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或服務水平,進而更好地適應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集聚構成的企業集群的發展狀態依賴于群內企業的發展情況[6]。集群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改進產品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產品生產成本,這勢必會增強企業集群的研發技能,形成集群的創新氛圍,進而會促進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企業集群的發展進程。
3、技術創新是企業集群競爭優勢的支撐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集群保持長久競爭優勢的關鍵支撐因素。在企業集群中,集群的競爭優勢決定于集群企業的競爭優勢。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面臨的有區域內、國內同行的競爭,亦有全球范圍內同行的競爭。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和有限的資源,企業需要依靠技術創新來提升自身競爭力。集群企業應做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技術創新,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提供了企業競爭的競爭力,使企業集群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并且不斷地發展。
四、提升企業集群技術創新能力的措施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可以從增加技術創新資源要素的數量和質量來建立維持企業集群的技術創新動力。具體建立如下:
1、完善集群創新網絡結構
在金融支持、政策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建立健全區域創新網絡,完善財稅、金融政策,建立人才培養體系,為集群創新提供有力支撐。積極引導企業突破傳統的企業邊界思維,積極同供應商、客戶甚至競爭對手建立良好的網絡關系,自覺扎根并參與本地網絡的建設;適當轉換政府角色,使其充當好市場環境、政策環境、信息環境等軟環境的建設者,進而影響或引導創新的直接參與者進行創新活動;有力加強對大學和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合作進行技術創新的環境營造和政策扶持,推進以合作研究和委托研究為主體的技術創新模式,使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為企業集群內創新的知識源泉;充分發揮中介服務的紐帶作用,有效協調與規范企業市場行為,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推動企業間交流、相互融資、技術合作,銜接政府、大學與研究機構、企業之間的相互聯系。
2、加強集群創新網絡成員協同性
企業協同的核心在與價值的創造,協同最明顯的效益在于其能帶來成本的節約。提倡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引導企業發展,合理配置資源,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吸引各類社會資源進入相關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發和配套環節,避免資源浪費和重復創新;培育集群內企業間的合作意識,通過共享行業知識和信息、共擔風險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資源互補開拓新市場、垂直合作完善產業鏈等方式實現成員企業雙贏發展;建立知識中心和技術中心,重點圍繞影響企業集群技術能力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進行產學研的合作研發;培育和健全一批科技中介機構,促進集群內科技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調節,促進信息的及時準確傳遞,幫助創新成果實現有效轉化等。
3、保持集群網絡創新動力
集群企業內的技術創新由于受到集群特殊環境的影響,創新擴散迅速,技術溢出嚴重。將使單個企業創新投入無法得到補償,
喪失創新動力。有必要通過利益補償機制,對集群內企業的創新成果及時予以保護,保證創新企業的合理利潤,激勵創新,保持創新動力。有以下幾種操作建議:建立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核心的報酬激勵制度,改變以往單調的分配制度,鼓勵各種智力要素、技術要素參與分配,促進技術擴散和知識溢出,激勵主動創新和合作創新;采取政府直接補貼創新的方式,減少創新成本,分擔創新風險,激發創新動力;建立產學研合作創新平臺,為創新提供技術支持,提升創新效率,激發創新活力。
4、保持集群創新網絡動態開放性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知識和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保持集群網絡動態開放性尤顯其重要性。鼓勵集群企業(成員)構建外部創新網絡,及時了解行業前沿信息,跟蹤國際技術發展動態,促進集群外部異質技術資源的導入,立足全球價值鏈,搜索技術領先者的技術資源,積極探索自身的技術能力發展路徑。
結論
本文在厘清企業集群和技術創新和的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以企業集群技術創新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從完善集群創新網絡結構、加強集群創新網絡成員協同性、保持集群網絡創新動力保持集群創新網絡動態開放性四個方面來提升企業集群技術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丁麗英.企業集群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9.
[2]李平,梁俊啟.高技術產業集群技術創新文獻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03):193-196.
[3]魏江.產業集群:創新系統與技術學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荊智莉,天津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在讀,現于天津市軌道交通運營集團有限公司車務三中心,擔任副經理,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