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娜
摘要:戶外體育活動對培養幼兒多項能力具有重要顯著作用。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具有顯著的價值優勢。我們通過貼近生活的內容選擇、心靈興趣的激發、模仿自主施為以及個性的張揚實現了策略的積極運用,在反饋中達到了滿意的效果,一些不利的因素我們也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策略
一、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價值優勢
(一)生活熟悉性優勢
民間游戲資源多立足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對于幼兒來說,這類游戲資源親切而熟悉,不存在陌生感,在游戲的具體操作和執行上,孩子們都能做到了然入心,不存在過程上的障礙。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針對生活的演繹,特別是熟悉的具有濃素意義的經典場景的演繹,熟悉的本土語言,朗朗上口的兒歌,多屬孩子們的興趣所在,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創造性也能恰然好處地得以發揮,在內容和接受層次上和孩子們形成了良好的契合,對幼兒能力成長價值意義顯而易見。
(二)文化傳承性優勢
民間兒童游戲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與發展,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折射出民族的精神風貌和生活趣味,是特定民族和地域人民文化的一種載體。民間兒童游戲的文化魅力在于通過其內在價值和游戲樣式使人們認識自己民族文化符號,加深民族認同感,增強個體和群體的內在凝聚力,促進社會的整合及和諧發展。中國傳統民間游戲在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演變,一部分因喪失其賴以存活的傳統文化根基而歸于消亡,但很多游戲則經過時間的洗禮,一直延續傳承到今天,是很寶貴的文化遺產。挖掘及傳承這些具有人文價值的民間兒童游戲對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現實意義。中華文化的傳承絕不應當從我們教師手中斷裂,所以說,在幼兒園戶外區域體育活動中運用民間游戲是文化傳承的一種需要。
(三)活動質量性優勢
對于廣大幼兒來說,民間游戲大都新穎有趣,和他們之前接觸的游戲活動大不相同,這就讓幼兒對于戶外體育活動課重新擁有了濃厚的興趣。除此以外,民間游戲材料多元化、從竹竿、毽子到背簍沙包,豐富的材料讓教師在策劃活動時有了更廣泛的選擇。基于這種原因,我們嘗試以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的戶外區域活動之中,以此提升幼兒園的戶外區域活動質量,拓展教師的教學方法。
二、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戶外區域活動中的運用策略
(一)耳熟能詳,貼近生活
民間游戲資源包羅萬象,層次和深度也是高低不同的,限于3-6歲幼兒的特定發展階段,我們在游戲資源的選擇上要精挑細選,原則上要做到幼兒耳熟能詳,最大限度貼近幼兒日常生活,降低幼兒活動過程的開展難度。例如,在幼兒的戶外區域活動中,我們引入了“抬花轎”的民間游戲活動。孩子們按照自己廟會所見,依據現有的材料開始了自己的活動,有兩個孩子手拉手搭了一個花轎,一個小一點的孩子坐上;也有搬出小塑料椅子,漂亮的小女孩坐上,幾個小男孩給抬起來的……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是惟妙惟肖,活動的開展也比較順利,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身體機能得到了鍛煉,與人交往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細節的再塑能力和創造性能力也得到了極大地激發。
(二)根據年齡,分層開展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其關注點和習得方式有所區別,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要分層開展活動,采取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游戲引導孩子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中,幫助兒童完善自身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例如,小班的幼兒更喜愛基本動作中的跑或爬類的動作,中班幼兒則趨于平衡性的游戲,而大班幼兒對跳躍性的動作更加偏愛。因此,針對幼兒的不同喜好我引導學生們開展了不同的游戲項目。小班兒童玩“鉆山洞”的游戲,通過在游戲中的追逐提高兒童的腿部力量,同時促進孩子們之間的交流合作;中班幼兒玩“踩高蹺”游戲,這個游戲能夠非常好的提高兒童的平衡力;大班幼兒玩“跳房子”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跳躍和投擲能力,還能在此基礎上鞏固小朋友對數字的認識。在各個活動中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交流互動能力以及身體素質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通過參與這些游戲的過程恰當好處的契合孩子的需求,使得孩子們的發展能夠更好的適應本階段認知特點。
(三)融入環境,創新改編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開展要盡可能的簡練,避免因道具、空間、人數等問題導致孩子們對游戲產生陌生感,這也就要求在開展活動的時候要對活動內容進行一定的創新和改編。因此,在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創新思維,從游戲規則入手隨機應變,開展簡易方便的游戲。比如,在“接力棒”的游戲過程中,因為幼兒對于道具的依賴心理比較強,為了強化孩子們的創新思維我要求孩子們利用洋娃娃作為“接力棒”,在完成游戲的同時還能有效的提高孩子們的興趣。通過這次游戲中對器材的創新,孩子們在今后的游戲中都學會了利用身邊事物取代游戲道具,從而極大的發揮了孩子們在游戲中的創新思維。再比如,在“跳格子”的游戲中,我引導孩子們將“石頭、剪子、布”“拋紙球”“跳格子”這三個游戲組合在一起,并為孩子們制定新的規則,幫助孩子們開發新的游戲,從而有效的調動幼兒對游戲的創新心理。由此可見,融入環境的游戲創新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創新能力,還能調動孩子們的活動積極性,促使孩子們更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
(四)注重個性,挖掘新生
在民間游戲資源的運用上,要尊重孩子們的獨特個性,要注重個性上的差異,針對性地開展活動,最大限度釋放孩子們活動的潛能,揚長避短。活動中,開朗個性的孩子與人交往、協作共事的良好溝通個性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培養。安靜孩子堅強的個人意志和不氣餒的個性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張揚。在同游戲不同形式的活動組織安排下,孩子們的新生個性優勢得到了很好地發揮,不同性格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家園合作,共同促進
家庭資源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家園合作對于幼兒的教育效果可見一斑。家園合作的游戲不僅能夠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家庭與學校以及家長與孩子的互動和交流,并在交流的過程中更好的了解各自的觀念,從而更好的對兒童進行因材施教。通過與孩子一同做游戲,家長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學著用孩子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與孩子的交流效率,促進了家長、孩子和教師之間更好的交流。由此可見,家園合作的游戲開展方式不僅對教師開展幼兒教育非常有幫助,同時對孩子的發展也起到了非常有效的幫助。
三、成效反思
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基于民間游戲的戶外活動不僅有效的提升了孩子們的身體素質,還引導孩子們不自覺的熟悉和創新游戲,促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再者民間游戲的開展能夠促使孩子們更好的貼合生活,引導孩子們能夠更好的利用生活資源。但存在一個潛在問題,那就是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小孩子對安全問題并沒有清晰的認識,游戲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因此,教師對于孩子們的完全問題要格外注意,我們還應該在游戲設置上多注意,盡可能的避免孩子在游戲過程中被傷到,開展安全的戶外活動。
參考文獻
[1]韋麗華,程志宏.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活動中運用的策略.家庭與家教(現代幼教),2009年Z1期.
[2]余江玲.挖掘民間游戲資源,構建幼兒園園本課程.新課程學習(下),2011年第09期.
[3]程驛塍.本土運動游戲在幼兒園的開發與應用.文教資料,2012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