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麗,何 佳(通訊作者)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重慶 400016)
腦卒中在臨床中屬于常見且多發的腦血管疾病之一,其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運動功能、肢體感覺、語言、認知功能障礙。失語癥作為腦卒中患者發生率較高的后遺癥,以認知功能缺陷或障礙、行動能力、記憶力下降、語言障礙為主要表現。腦卒中后失語癥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有病程長、復發率高、治愈難度大等特點,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1]。常規綜合治療法與語言功能訓練相結合的治療方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而認知功能訓練的運用,則為臨床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帶來了全新的選擇。本文收集我院2019年3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86 例,治療效果如下:
收集我院2019 年3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86 例,隨機分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均為43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7 例,年齡42 ~75 歲,平均(63.8±4.6)歲;病程12 d ~3 個月,平均病程(63.5±9.7) d;研究組:男27 例、女16 例,年齡43 ~76 歲,平均(64.2±4.7)歲;病程13 d ~4 個月,平均病程(64.3±9.8) 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本次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病例的家屬或監護人知情同意。
對照組常規護理主要包括遵醫囑用藥、簡單進行疾病宣教、心理疏導等內容。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認知功能訓練護理,主要內容:(1)注意力康復訓練:提供一串字母或數字以開展注意力的訓練,要求患者將其中的特定數字找出;給出兩張圖片,要求患者將其中的相同或不同之處找出;最初的訓練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下進行,逐漸向嘈雜環境中轉移,再進行訓練;(2)記憶力康復訓練:在顯眼位置擺放日常生活用品,將每天活動計劃表貼在床頭,確保患者做到規律化的生活;引導患者借助圖像或聯想的方式將記憶激發出來;(3)定向力康復訓練:定向開展空間、時間、人物的練習,且需要反復進行訓練,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促使定向力訓練作用得以增強;(4)邏輯推理能力康復訓練:引導患者通過對書籍或報紙進行閱讀的方式,要求患者將相應信息找出;進行物品分類、數字排列等邏輯推理練習,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指導患者購物,挑選商品并結算。
通過西方失語癥評定(WAB)量表評估兩組患者失語癥康復情況,其中的顯效:語言功能達到正常水平,或失語癥好轉達到2 級的標準;有效:失語癥好轉達到1 級的標準;無效語言功能無任何改善或失語癥加重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超過100%[2]。
通過MMSE(簡明精神狀態檢查量表)評定干預前、干預后的認知功能,總分值為30 分,得分<24 分,則表示有認知障礙存在[3];通過Barthel 指數(BI)評定ADL 能力,總分值為100 分,評分越高,視為生活自理能力越強[3]。
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22.0 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與研究組的總有效率比較,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康復效果對比[n(%)]
兩組干預后的MMSE 評分、BI 評分顯著比干預前高,其中研究組均顯著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MMSE 評分、BI 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MMSE 評分、BI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MMSE 評分 BI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43 20.82±1.81 27.69±1.33 44.04±1.83 56.02±2.98對照組 43 21.09±1.90 23.12±1.88 44.77±1.60 48.53±2.78 t 0.6747 13.0129 1.9692 12.0516 P 0.5017 0.0000 0.0522 0.0000
腦卒中后失語癥是大腦半球發生中樞器質性損傷導致的,其會極大的降低語言辨識能力、組織運用能力、理解能力,甚至會造成嚴重認知障礙。本病屬于腦卒中后并發癥之一,是一種獲得性語言功能障礙,現階段尚未尋找到特效治療方法,主要以康復訓練的方式幫助患者進行讀寫能力的提升[4]。失語癥患者的康復治療是在大腦可塑性的基礎上,通過恢復神經元和重組左側半球功能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5-6],相關研究發現[7],腦卒中患者語言能力恢復與否與左側半球功能具有密切關系,若左側顳葉保存良好,且可對其功能網絡進行重新整合,有利于快速恢復語言功能。在臨床進行康復訓練過程中,以患者實際病情作為依據,對個體化的認知功能訓練方法進行制定和運用,依照由簡至繁、由易至難的原則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以確保訓練效果令人滿意[8]。認知功能訓練以中樞神經的可塑性理論作為依據,通過刺激語言中樞,促使腦電活動強化,將大腦潛能激發出來,促使語言神經功能得到代償性恢復。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配合認知功能訓練,可進一步改善語言功能,提高生存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保證預后及轉歸[9-10]。
根據結果,研究組干預后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研究組護理后的MMSE 評分、BI 評分相比于護理前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可見腦卒中后失語癥康復療效中應用認知功能訓練可促進語言功能快速康復,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效果確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