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偉艷,林正鋒,饒官華(通訊作者)
(1 廣西醫科大學第十附屬醫院<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廣西 欽州 535000)
(2 廣西醫科大學第十附屬醫院<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廣西 欽州 535000)
便秘屬于臨床消化內科常見癥狀之一,而老年人群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導致其為慢性便秘高發人群之一,便秘引發機體不適,使患者整體生活質量降低,加上病程較長,給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擾,故需及時加以對癥治療[1]。藥物療法屬于治療上述癥狀的常用手段,其中以滲透性瀉藥、容積性瀉藥、潤腸通便藥、促胃腸動力劑等藥物較常見,乳果糖屬于常用滲透性瀉藥之一,但較多調查顯示,單純使用上述藥物的效果欠佳,患者易復發,故較多學者認為,可對患者施行聯合用藥方案。普蘆卡必利屬于5-HT4 受體激動劑,其能有效刺激平滑肌收縮和蠕動,從而達到加速排便的目的,為探究普蘆卡必利的可行性,我院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施行普蘆卡必利聯合乳果糖治療,報道如下。
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2018 年3 月—2019 年9 月我院112 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分為對照組(56 例)、觀察組(56 例)。所以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
觀 察 組56 例 患 者 年 齡 為62 ~85 歲, 平 均(70.48±2.73)歲,男30 例(53.57%)、女26 例(46.43%);病程為0.8 ~10 年,平均(3.09±0.25)年。對照組56 例患者年齡為63 ~84 歲,平均(70.52±2.69)歲,男31 例(55.36%)、女25 例(44.64%);病程為0.8~11 年,平均(3.12±0.30)年。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可對比性。
對照組56 例患者施行乳果糖治療,指導患者口服乳果糖(國藥準字H20093523;規格:100 mL:66.7g),每次15 mL,每天2 次,連續治療2 個月。
觀察組56 例患者施行普蘆卡必利聯合乳果糖治療,乳果糖的服藥方法及用藥劑量同對照組,同時,指導患者每天早餐前口服普蘆卡必利(國藥準字H20203020;規格:1 mg*7 片),每次2 mg,每天1 次,連續治療2 個月。
均隨訪半年,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排便習慣(排便時間、排便頻次)、排便障礙(排便費力、未完全排空、墜脹感、肛門痛)情況、便秘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
總有效率[1]:統計治愈、顯效、有效占比,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便質軟成型,排便次數每周大于3 次為治愈;便質軟潤,排便次數為2 ~3d/次為顯效;便秘癥狀有所緩解,排便次數超過3d/次為有效;未達到有效標準為無效。
便秘癥狀評分[2]:使用Wexner 便秘量表(總分30 分)對患者排便困難度、排便次數及排便時間等進行評估,評分越高,則便秘越嚴重。
生活質量評分[3]:使用GQOL-74 量表(總分100 分)對軀體、心理、社會功能及物質生活狀態進行評估,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
觀察組(94.64%)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82.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例)
觀察組治療后排便時間少于對照組,且排便頻次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排便習慣對比(±s)

表2 兩組排便習慣對比(±s)
組別 例數 排便時間/(min·次-1) 排便頻次/(次·周-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6 16.40±3.61 7.24±1.05 2.40±0.25 5.14±0.43對照組 56 16.36±3.36 9.25±2.54 2.36±0.21 3.99±0.32 t 0.061 5.473 0.917 16.056 P 0.952 0.000 0.361 0.000
觀察組治療后排便費力、未完全排空等排便障礙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排便障礙情況對比[n(%)]
觀察組治療后便秘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且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便秘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4 兩組便秘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便秘癥狀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6 20.40±3.50 10.05±1.05 62.60±3.26 79.14±2.43對照組 56 20.36±3.45 12.46±2.69 62.58±3.21 72.99±2.32 t - 0.061 6.245 0.033 13.699 P - 0.952 0.000 0.974 0.000
便秘屬于困擾較多老年患者的常見問題,這主要是由于便秘的發生和機體胃腸蠕動功能減弱存在密切相關性。便秘不僅增加了老年患者生理不適度,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結腸癌、心腦血管突發事件發生率,故為改善便秘問題,需盡早對上述癥狀患者施行有效治療。藥物療法依然是治療上述癥狀的首選手段,但目前臨床治療便秘的藥物種類較多,如各種瀉劑、腸促動力劑,但調查顯示,部分患者使用上述藥物后不僅效果未達到預期,還可能引發其他疾病,如結腸黑變病等,療效欠佳,故有必要選擇其他方案[4]。
慢性便秘患者常存在糞便質地硬干、結腸收縮能力下降等問題,從而導致結腸負擔增加,進而引發便秘,而乳果糖屬于容積性瀉藥范疇,經人體吸收后,可被消化道菌叢轉化成低分子量有機酸,從而引起腸道內p H 值降低,且能有效保留水分,增加糞便體積,進而刺激腸道蠕動,達到促進排便的目的,且上述藥物能有效恢復結腸的生理節律,對機體腸道菌群、p H 值、電解質的影響較小,安全性較高。腸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受損是導致機體胃腸動力減弱的主要原因,故臨床較多學者認為,治療便秘可從強化腸神經系統興奮性著手,而其中激活神經末梢5-H T4 受體是關鍵[5]。普蘆卡必利屬于二氫苯并呋喃甲酰胺類化合物,亦屬于目前使用頻率較高的五羥色胺(5-HT4)受體激動劑,其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及親和力,能有效興奮腸肌間神經元5-H T4 受體,從而促使機體釋放乙酰膽堿,進而刺激胃腸道蠕動,最終達到促進排便的目的。因此,本研究聯合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施行普蘆卡必利聯合乳果糖治療具有較好的協同性,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問題,效果較佳。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施行普蘆卡必利聯合乳果糖治療更有助于改善便秘障礙問題及其生活質量,并有助于減少復發,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