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惠
(龍川縣婦幼保健院護理部 廣東 河源 517300)
肺透明膜病是一類對于新生兒有著較高致死率的疾病,其發病原因駁雜,通常是患兒匱乏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而導致諸多肺泡順應性下滑以及萎陷。該病癥在早產兒群體中多見,并且肺透明膜病的發病率同患兒的胎齡呈反比。臨床癥狀一般多表現為出生幾小時后呼吸衰竭、呼吸困難等,病情較為嚴重時會致使患兒肌張力處于
較弱狀態,呼吸停止,嚴重危及到了患兒的生命健康[1,2]。機械通氣治療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是一種有著良好療效的治療手段。但是依舊會出現未來的行為問題和各類并發癥等情況。而有效地護理能充分地發揮出機械通氣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的功效。為此,本文將立足于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機械通氣治療早產兒肺透明膜病中實施規范性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以期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選擇我院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62 例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機械通氣治療的肺透明膜病早產兒。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1 例)與對照組(31例)。觀察組胎齡29 ~35 周,平均(32.55±2.68)周,男性20 例,女性11 例,平均體重(1637±354)g,Z評分為(-0.58±0.62);對照組胎齡28 ~34 周,平均(31.75±2.78)周,男性19 例,女性12 例,平均體重(1623±376)g,Z 評分為(-0.61±0.54)。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納入標準:全部患兒均經由胸片檢查確診為肺透明膜病,且胸片表明細顆粒陰影浮現出彌散性表現;全部患兒家屬均知情且簽署了相關文件;醫院倫理會知情且批準研究。
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施行規范性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之上實行規范性護理,觀察組具體措施如下。
1.2.1 營造舒適環境 首先,護理人員要及時將早產兒置于暖箱,圍繞早產兒體重與胎齡對箱內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保持早產兒體溫的穩定情形。其次,護理人員將自身和周圍產生的聲音降至最低范圍,白天要把噪音保持在45 分貝之下,夜晚保持在35 分貝之下。再則,護理人員要關上窗簾,避免光線直射早產兒。最后,對早產兒抽血、穿刺、吸痰等動作要溫柔,保持早產兒自然屈曲體位,并適當地給其非營養性吸吮和撫觸。此外,如果早產兒出現在24 小時內排便量低或無排泄情況,則可以為早產兒使用開塞露,并輔以按摩,同時再結合生理鹽水灌腸的方式進行處理。
1.2.2 創建規范性護理小組 醫院需要針對肺透明膜病組建專門的規范性護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在組內實行管理責任制。醫院需要對該規范性護理小組進行定期開展規范性護理的培訓工作,并邀請在該領域的專家至院內開展講座。醫院還需要針對規范性護理小組建立健全對應的考核制度和追責制度以及輪班制,并定期對規范性小組組員進行考評。規范性護理小組需要定期召開相關的會議,總結工作經驗和遇到的問題,并對問題的科學處理方式一一進行商討,并得出結論。
1.2.3 強化基礎護理 護理人員在進行相關的護理工作時需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護理人員需要完全做到物品專人專用,嚴格地執行保護性隔離的相關工作細則,按時做好相關的消毒與物品更替工作。在肺透明膜病早產兒治療初期階段,可適當地利用抗生素輔助治療,以增強肺透明膜病早產兒的免疫能力。護理人員也需要始終維持肺透明膜病早產兒床位的干燥與良好的衛生。為預防鵝口瘡,護理人員需要每天準時通過生理鹽水為肺透明膜病早產兒進行兩次細致的口腔護理,也需要利用碘伏和3%的雙氧水做兩次臍部護理,讓肺透明膜病早產兒皮膚維持干燥干凈的狀態。為了預防紅臀的出現,護理人員還需要在肺透明膜病早產兒每次便后利用溫水對其臀部進行清潔。
(1)組間對比住院時長、總吸氧時長、機械通氣時長。(2)統計組間護理前與護理72 小時后呼吸相關指標,其中囊括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呼吸頻率。
數據應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間住院時間、總吸氧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比較,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時間、總吸氧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住院時間、總吸氧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長/d 總吸氧時長/h 機械通氣時長/h觀察組 31 19.36±2.13 171.89±22.14 113.76±9.34對照組 31 28.54±2.56 233.33±21.09 178.35±9.55 t 15.098 11.006 26.484 P 0.001 0.001 0.001
護理前兩組呼吸相關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72 小時后的呼吸相關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呼吸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呼吸相關指標比較(±s)
呼吸頻率/(次·min-1)觀察組 31 47.06±5.16 61.32±5.89 71.22±6.31對照組 31 45.74±5.01 61.01±5.46 71.62±6.48 t 1.005 0.211 0.242 P 0.319 0.833 0.810組別 例數護理前氧分壓/mmHg二氧化碳分壓/mmHg

表2(續)
肺透明膜病早產兒肺表面活性物質如果不斷地被消耗,會推動病情更進一步的惡性發展,構成惡性循環。在肺透明膜病早產兒中使用規范性護理能有效地保持早產兒的體溫穩定,并能圍繞肺透明膜病早產兒的生理和心理進行處理,達到遠期護理效果的目標并提升其生活質量,充分地發揮出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機械通氣的臨床療效[3]。且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在住院時長、總吸氧時長、機械通氣時長上均比對照組短,且護理72 小時后的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呼吸頻率等呼吸相關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護理前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實驗結論同廖平博[4]和王屹[5]的實驗結論基本一致,進一步佐證了規范性護理的價值。其中維持肺透明膜病早產兒體溫穩定,是因為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生長完整,進而導致其體溫的不穩定。減少肺透明膜病早產兒周邊的噪音,則是因為噪音會對其睡眠治療造成影響,從而不利于其腦部發育。為肺透明膜病早產兒營造一個具有適宜光線的環境,則能夠極大地促進其睡眠質量的提高,十分有利于其腦部的發育。幫助肺透明膜病早產兒進行排泄能夠減低其腸梗阻、嘔吐、腹脹等情況的出現概率,進而縮短開奶時間,同時規避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肛周紅腫等并發癥的發生。且肺透明膜病早產兒便后,臍帶也有可能遭到污染。因此使用無菌操作和做好相關的衛生工作能夠降低肺透明膜病早產兒出現感染情況的概率。規范性護理小組的創建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護患交流能力、配合協調能力、技術操作能力,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與效率,讓每位護理人員都能精準地進行科學有效的規范性護理,提高肺透明膜病早產兒的治療效果,提高規范性護理的整體質量。
綜上,于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機械通氣治療的肺透明膜病早產兒中行規范性護理,能夠切實有效地減低住院時長和機械通氣時長,促進早產兒的康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