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英,孫 靜,胡 玲,姜 娜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2018 年末我國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5 億,預計未來我國養老護理員缺口為百萬至上千萬人。因此,加快培養一大批高素質養老護理員是解決養老服務這一重大民生問題的迫切需要[1]。而目前我國大部分養老護理員具有年齡偏大、記憶力較差;文化層次偏低、學習能力較差;家庭負擔偏重,缺少集中學習時間,系統講解難以接受等特點[2]。傳統培訓模式培訓時間較短,接受程度不高,培訓內容均為基礎性課程,難以應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養老護理員的多樣需求,教學效果欠佳。因此,如何提升養老護理課程培訓質量,成為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3-4]。O2O 混合式教學即Online To Offline,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通過一定的教學設計,靈活地將網絡與傳統課堂教學結合,有效彌補了單一在線學習或傳統課堂學習的缺陷,既是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接受學習、發現學習的混合,也是真實的教室環境與虛擬網絡環境的混合,還是師生之間線下交流與線上交流的混合[5-6]。該教學模式較好地闡釋了“互聯網+教育”的理念,發揮線上教育優勢,可以較大程度解決傳統培訓模式存在的問題[7]。
本次研究以2019 年岳陽市民政局登記入學的養老護理員125 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共63 名,其中男學員5 名,女學員58 名;平均年齡(38.00±10.46)歲。實驗組共62 名,其中男學員4 名,女學員58 名;平均年齡(39.00±9.82)歲。兩組養老護理員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教材選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老年照護技能培訓時間為4 周,培訓前課題組經過研討統一培訓標準、培訓計劃、教材、培訓教師等。教師授課前準備PPT、微課、教學視頻、實訓操作錄像等,并以《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標準(2011 年修訂版)》《老年照護職業技能標準》為依據編寫案例和習題。
1.2.1 對照組教學方法 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理論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實踐教學教師先示范操作,然后播放操作視頻,學員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分組演練。
1.2.2 實驗組教學方法 采用O2O 混合教學模式,融面授和網絡教學于一體。教師利用智慧職教云平臺設置一個老年照護技能課程,將制作完成的相關微課、視頻、圖片、PPT、案例、題庫、文檔等導入課程資源庫。提前3 天將課前任務單和教學資源通過職教云平臺發布。學員通過客戶端查看、學習教學資源。基于職教云平臺的O2O 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教學過程:以“老年人生活照護——口腔清潔”為例,該內容共兩學時。(1)課前:學員使用職教云平臺自學教學資源,根據任務學習單,以小組為單位(3~4 人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圍繞課程內容進行實操練習。學員有疑問可隨時在線提問、討論,教師及時進行答疑。教師可以隨時掌握學員學習進度,對沒有及時完成課前學習的學員通過微信群提醒、督促。學員反饋課前線上學習的相關問題后,教師利用職教云平臺對各類問題進行歸納。(2)課中:教師根據課前歸納的問題,結合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學員分組實操演練,進行小組自評、組間互評和教師點評。教師根據存在的問題,引導學員分析和解決問題。(3)課后:布置測驗題,讓學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在討論區、問卷調查區對學員發起討論、問卷調查,了解學員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本節課中的不足,及時整理教學和解決學員遇到的問題,也為下節課備課提供參考。
1.3.1 考核成績 考核成績由理論成績(30%)和實踐成績(70%)兩部分組成。對老年照護技能培訓要求掌握的操作項目進行實踐考核,由同一教師進行同一操作技能的考核,考核總分100分,以70%的比例計入總分。在職教云平臺題庫中手動抽取試題組卷進行理論考核,試題由單項選擇題40 題(2 分/題)、多項選擇題5 題(4 分/題)組成,總分100 分,考試時間90 分鐘,學員在教室用手機登錄職教云平臺答題。
1.3.2 問卷調查 在職教云平臺課后問卷調查區,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兩組學員對本組所采用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具體包括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思維能力、提高信息技術能力、促進師生交流等。
統計結果表明,實驗組理論考核成績、實踐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員理論和實踐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員理論和實踐考核成績比較(±s,分)
分組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對照組實驗組tP 77.10±5.861 83.61±4.197-7.138<0.05 77.57±6.820 83.15±5.021-5.197<0.05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實驗組對本組所采用教學模式的各項效果評價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員對本組所采用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n(%)]
O2O 混合教學模式兼具線上線下教學優點,教與學都較傳統教學模式更靈活、更開放。對教師而言,豐富網絡資源的應用,多媒體的呈現方式,全天候、多方位地與學生交互,都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8-10]。對學員而言,靈活選擇學習時間、地點,參與更多的交流討論,學習更多的網絡教學資源,改變了過去傳統封閉式的學習模式,知識掌握更加全面,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更有利于提高成績。由表2 可知,實驗組有90.32%的學員認為O2O 混合教學模式可加深對老年照護知識的理解,85.48%的學員認為可以激發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
O2O 混合教學模式的靈活性,讓學員與教師有機會互動;教學時間的開放性,讓學員與教師有時間互動;教學資源的豐富性,讓學員與教師有內容互動;網絡平臺的大眾性,讓學員與教師有興趣互動。而頻繁的互動能消除教學中的難點和疑點,能讓教師通過職教云平臺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評定,隨時了解學員學習成長過程和心理變化,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11]。由表2 可知,對照組中僅有52.38%的學員認為傳統教學模式對促進師生交流有幫助,實驗組中則有96.77%的學員認為O2O 混合教學模式對促進師生交流有幫助。
O2O 混合教學模式以智慧職教云平臺為依托,學員在學習中更多使用信息工具掌握知識,提出疑問,解決問題[12],由于經常處于信息化環境中,信息技術能力逐步提高。在本研究中,一方面實驗組學員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信息技術能力,還根據自己個性化需求,通過職教云平臺自學的方式提高了自學能力。例如,學員可以在職教云平臺及時了解老年照護的前沿知識、發展動態,開闊視野,增加對信息資源的掌握。由于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在今后的養老照護工作實踐中,養老護理員就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創造性地為服務對象進行線上健康教育、養老照護技能講解等,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同時,還可以向服務對象分享信息資源,從而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線上教育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彌補了實體課堂短期培訓教學的不足,能吸引更多適宜人群加入養老護理員隊伍[13]。
實踐表明,在養老護理員培訓中實施O2O 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既調動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后期,筆者將結合網絡直播的新形勢,加強O2O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新探索,并通過智慧職教云平臺向更多社會學習者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