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宇 陳戰勝






摘? 要:為了進一步深化“城市型、應用型”大學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以“Web開發基礎”課程為例,針對新冠疫情背景下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本校學生特點,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SPOC+微助教+企業微信”網絡平臺,嘗試開展了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具體包括:設置三大平臺主要分工,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教學詳細設計。實踐表明,三大平臺易于操作、功能豐富。翻轉課堂三階段教學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創新了教學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翻轉課堂;中國大學MOOC平臺SPOC;微助教;企業微信
中圖分類號:TP39;G434?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4706(2021)22-0191-05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urban and applied”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growth of students. Taking the “Fundamentals of Web development” course as an example, aiming a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chool students, we have tried to design and practice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the “China University MOOC platform SPOC + micro teaching assistant + enterprise WeChat” network platform. Specifically, it includes: setting up three platform’s main division of labor, and detailed design of three-stage teaching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three platforms are easy to operate and have rich functions. The three-stage teaching of flipped classroom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innovates teaching methods,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China University MOOC platform SPOC; micro teaching assistant; enterprise WeChat
0? 引? 言
因新冠疫情的影響,教育部作出了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重要決策,并要求各大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酌情開展在線教學。筆者所在學校也積極響應開展了在線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互聯網資源能為學習者提供海量的教育信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涌現出多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融合的教學平臺或工具。比如:中國大學MOOC、微助教、企業微信等。
中國大學MOOC是由網易與高教社攜手推出的在線教育平臺,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向大眾提供中國知名高校的MOOC課程。
“微助教”是華中師范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專業團隊在2016年3月推出的一款基于微信的課堂管理應用工具。它不需要額外下載APP應用,可直接通過微信平臺完成教學互動。教師用戶在電腦端或移動端通過微信注冊并登錄,建立微助教課堂,設置課堂名稱。學生用戶在移動端運用微信掃碼加入該課堂學習。微助教能夠提供在線考勤、互動答題、課堂討論、作業、考試等多種互動功能,不斷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微助教提供的課堂統計、過程評價等功能也幫助老師隨時隨地了解學生的情況。
企業微信是騰訊微信團隊出品的一款高效通訊與辦公工具,具有豐富的教學應用及較好的教育行業解決方案,在線教學更加便捷。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本質是在網絡教學平臺和資源支持下將傳統課堂教學的“先教后學”過程轉變為“先學后教”過程?!胺D課堂”是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有效策略和方式,從教師“教”中心轉為學生“學”中心。
“Web開發基礎”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技術等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Web前端開發三大核心技術HTML、CSS、Javascript基本語法,能夠使用HTML、CSS制作靜態WEB網頁,能夠使用Javascript制作可交互的靜態網頁。當前課程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首先,該課程既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傳授,又有大量的實踐操作,知識零散,學生較難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網站的設計與制作時往往表現出無從下手等情況。其次,普通課堂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內容難度等,忽略了學生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再次,傳統的授課方式都是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灌輸式”的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及學習熱情。因此,課堂急需改變教學方式,來解決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
為進一步深化“城市型、應用型”大學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教師育人水平,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北京聯合大學每年通過設立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促進各學院積極開展實踐探索。筆者所在學院也積極響應,推動項目落地,并加強過程管理,讓項目成果真正惠及學生。在良好的教改氛圍下,結合當前疫情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如火如荼地開展,促進教師們思考能不能把這些優秀的教學方式引入到課堂中來,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激活學生上課熱情,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筆者結合我校學生和“Web開發基礎”課程特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SPOC+微助教+企業微信”網絡平臺,嘗試開展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
1? 前期準備工作
1.1? 課前的調試
面向“中國大學MOOC平臺SPOC+微助教+企業微信”網絡平臺,提前為學生準備好操作指南,開展課前模擬測試,包括簽到、提問、討論、聲音、視頻、共享屏幕等環節。
1.2? 學生情況調查
了解學生的學習環境比如電腦、手機、網絡等情況,學生的心理狀況,認真傾聽學生的建議。
1.3? 教學資源準備
教學資源準備采用中國大學MOOC平臺SPOC、微助教網絡教學平臺開展,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上傳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學課件、教學素材、練習題等。
1.4? 三個平臺的分工
1.4.1? 中國大學MOOC平臺SPOC
選取了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的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靜態網頁設計”,除了MOOC 原有的教學視頻、課件、練習題之外,在綜合考慮我校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及對比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對章節順序進行了調整,又補充了HTML、CSS、Javascript中的重要知識點和課中、課后任務到我們的SPOC課程中,部分內容進行了刪改。如圖1所示。
這個平臺主要用于學生在課前的預習,是翻轉課堂環節中重要的課前一環。首先,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提前了解本次課的學習內容,根據自身的基礎,如果遇到困難,可以查找圖書館或網上的資源來解決,也可以通過學生興趣小組的討論或者向老師請教。其次,可以下載課件或其他補充資料,了解本次課的重點,幫助學生們有目的性的學習。最后,需要完成一定量的練習題,來檢驗預習的效果。
1.4.2? 微助教
如圖2所示,是微助教平臺的主界面,可以看到功能很豐富,布局非常清楚。通過該平臺,可以完成課堂簽到、課件分享、答題、討論、作業等功能并對學習過程記錄。
微助教平臺主要用于翻轉課堂環節中課中的部分,在課堂的互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課堂上,首先,教師最常用的是簽到功能,如圖3所示,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簽到,教師可以快速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其次,是“點答”功能,如圖4所示,它可以隨機的方式抽取學生來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有可能被選中,學生們感覺既新鮮又有點忐忑的心情,課堂氣氛在此時非常的活躍。最后,常用的功能是“作業”,如圖5所示,每堂課布置的任務,可以在“作業”功能中添加,讓學生們提交到微助教平臺。這樣,既可以督促學生們積極完成課上的任務,也方便教師課后整理及檢查學生的表現。
1.4.3? 企業微信
如圖6所示,在企業微信平臺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微信群,通過企業微信語音會議、視頻會議以直播形式授課。發言時還可演示文檔或共享電腦屏幕。
企業微信平臺是線上教學互動環節重要的部分。首先,企業微信群可以方便師生、生生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就學習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及時溝通討論。其次,企業微信語音會議、視頻會議通過直播方式授課是線上教學的主要形式,學生可以觀看到教師的狀態和共享的屏幕、傾聽到上課的聲音,教師同樣也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最后,企業微信還有投票、填表等功能,方便收集同學們的意見或建議,加強了互動性。
2?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圖7是翻轉課堂三階段教學設計示意圖。
2.1? 課前教學準備
2.1.1? 發布教學資源及預習要求
教師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發布課前預習要求、多媒體課件、課前練習題等資源。引導學生觀看SPOC視頻、完成測驗題目,學生帶著問題在課前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實現基于“線上金課”的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一階段,教師提供的預習資源,要盡可能的豐富多樣,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能力基礎等方面,實現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源。
2.1.2? 優化重塑教學內容
本課程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前沿知識、行業產業發展有機融入教學內容,基于OBE教育理念,立足培養目標,著眼專業、行業發展需求,重構和優化課程教學內容體系:
(1)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根據“Web開發基礎”課程的特點,以課程思政教學機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中,德育元素貫穿教學始終,深入挖掘提煉課程中所蘊含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精神、職業行為規范等德育元素和功能,積極研究探索課程思政、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三位一體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養和專業課程的育人價值。特別是在抗擊疫情時期,將先進人物、典型事跡融入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學科前沿融入教學內容。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Web開發技術以及方法不斷更新,通過在教學內容中融入學科前沿,旨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先進的研究手段。
(3)行業產業發展融入教學內容。隨著現代科學的高速發展與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緊迫性,更加要求高校培養的人才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將行業產業發展內容融入教學,有利于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本課程深入行業,搜集最新的Web開發行業產業發展內容并引入教學內容體系。
2.1.3? 分析總結學生課前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及時查看學生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完成的課前練習題情況。了解哪些題目集中出現問題,準備在課上重點講解。學生在本階段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整理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師生可以通過企業微信群討論。
2.2? 課堂教學組織
在本階段,教師是“SPOC翻轉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是主體。教師通過微助教平臺簽到,可以選擇開啟普通簽到、二維碼簽到、GPS定位簽到三種方式。及時了解學生出勤情況。
線下教學教師重點講解學生在預習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在課堂中布置新的項目任務來檢驗學生對預習的內容是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徙、綜合運用,邀請學生代表分享項目任務的實現過程,幫助同學們共同進步,教師最后再進行總結提煉,歸納知識要點。
教師還可以布置討論主題,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充分的討論,每個小組派出代表來分享討論的意見。分享過程中,其他小組可以提問、質疑、辯論,匯報的小組負責解答。最后,由教師來進行評價,點評學生的表現,總結主題重點。
課堂教學如果采用純線上開展,企業微信語音會議、視頻會議通過直播方式授課是線上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除了線下教學常用的方法之外,還要特別加強互動,關注學生的反饋。避免在線教學學生容易出現精力不集中等問題。
課堂過程中要注意加強過程管理,盡可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特長、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既要發揮優秀學生帶動課堂學習氣氛,也要關注一般學生是否能夠跟上進度,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發揮光和熱,最終實現共同進步。
本階段進行過程中既有面對面的師生、生生的線下交流討論,也有“中國大學MOOC平臺SPOC+微助教+企業微信”網絡平臺的線上互動。比如,運用中國大學MOOC平臺SPOC豐富的資源,課堂任務遇到問題時,隨時查看資料解決實際問題;運用微助教的隨機點答功能,抽查學生課堂掌握的程度;運用企業微信的投票功能,收集學生對某項任務的態度等等。
典型的過程是,比如,課堂上在講授“CSS樣式高級應用”中“CSS盒子模型border邊框屬性”時,教學內容引入了中國的古詩,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也提升學生們的人文素養,盒子模型border邊框屬性示例如圖8所示。選擇的案例清楚明了,學生可以對照代碼及最終顯示的效果,掌握“邊框屬性”重要的語句。在課堂上,教師會布置類似的項目任務,讓學生模仿案例的語句來實現新的項目任務中的效果,在此過程中,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同學編寫其中的一條代碼,最后小組匯總并最終實現任務。編寫過程中,小組成員會不斷討論來解決出現的問題,可以上網查看MOOC平臺相關資源,或搜集網絡上其他解決辦法,還可以向教師請教。當各個小組都完成時,一般會隨機抽選出2~3組來進行匯報展示。展示過程中,其他小組也可以提問。最后,教師總結同學們的表現,指出優點或不足,進而可以引申出“CSS樣式”屬性設置的重要規律。
2.3? 課后鞏固
本階段教師是“助教”,可以在三大平臺布置課后作業,更重要的是解決學生在企業微信群中反饋的相關問題。教師可以運用企業微信中的群聊、直播或者音視頻會議功能,實現與學生在線上的便利溝通,隨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撰寫總結報告,分析本次課的收獲及不足之處。
課后,教師也要及時總結本次課哪些地方達到了預期目標,哪些還不夠滿意,以便在后續課程的設計及實施過程中借鑒。
3? 結? 論
實踐表明,在疫情背景下,這種融合了翻轉課堂思想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促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學生實現了從被動灌輸向主動學習轉變。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反饋這種新的嘗試,帶給同學們新鮮感,也提升了學習興趣,學習效果較好。同時,還取得了較好的評教分數,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這次教學改革探索效果較好。相信這次嘗試會為準備采用類似教學改革的教師們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蘇小紅,趙玲玲,葉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J].中國大學教學,2015(7):60-65.
[2] 聶曉秋,趙辰光.基于云計算環境的軟件工程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J].計算機教育,2015(7):32-35.
[3] 馬秀麟,趙國慶,鄔彤.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 [J].遠程教育雜志,2013,31(1):79-85.
[4] 周雨青,萬書玉.“互聯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基于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分析與思考 [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10-12+39.
[5] 張要軍,呂夢倩.一流學科建設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的探索與思考 [J].教育現代化,2020,7(53):125-127+135.
[6] 徐寶清,薩智海,賈文鋼.MOOC環境下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方法探討 [J].計算機教育,2018(7):107-110.
[7] 戰德臣,聶蘭順,張麗杰,等.大學計算機課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學改革實踐 [J].中國大學教學,2015(8):29-33.
[8] 薛云,鄭麗.基于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反思 [J].中國電化教育,2016(5):132-137.
作者簡介:劉曉宇(1979—),男,漢族,遼寧撫順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