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景鋒 趙浩
摘要:國內智能建筑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起步較晚。相比于普通建筑,智能建筑的內部構造、系統(tǒng)功能等更為復雜,工程項目涉及各個學科領域,科技性較高。所以,智能建筑的發(fā)展有一定局限性,且在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過程中,因受到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影響,施工過程中面臨較多問題,進而出現一系列安全隱患,不利于智能建筑的發(fā)展。
關鍵詞: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信息技術
引言:智能建筑作為一種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產物,相較于傳統(tǒng)建筑,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安全、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還能使建筑環(huán)境更加綠色環(huán)保,有利于節(jié)約社會資源。然而,智能建筑自身功能比較復雜,加之傳統(tǒng)工程管理模式的影響,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還存在諸多問題。對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及對應措施展開研究,旨在進一步提升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水平,為智能建筑工程質量提供切實保障。
1智能建筑中主要控制系統(tǒng)
1.1移動門禁
智能建筑中的移動門禁系統(tǒng)是對現有的門禁系統(tǒng)進行借鑒與應用基礎上,使室內機應用移動功能化,通過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各種移動終端經網絡與室內機連接,能夠在范圍較大區(qū)域內開啟門禁,通過應用此類智能功能,進一步提高智能建筑工程的整體性能,提高了門禁系統(tǒng)的應用便捷性和合理性。
1.2防盜功能
智能建筑在智能家居系統(tǒng)基礎上升級防盜功能,在訪客訪問門禁系統(tǒng)時,系統(tǒng)利用網絡功能將信息及時傳遞給住戶移動終端,用戶能夠通過主機系統(tǒng)回應訪客,住戶甄別訪客后做出判斷,減少被盜概率。住戶外出時,用戶通過對控制系統(tǒng)設置智能系統(tǒng)為防盜模式,啟動攝像頭、感應器等不同類型的防盜裝置[2]。當有外人進入時,設置的感應器可以利用智能系統(tǒng)連接住戶移動終端進行報警,同時,攝像頭等設備對非法人員的不良行為全程錄像,為后續(xù)維權工作提供證據。醫(yī)院、體育館、商場等特殊建筑中的智能系統(tǒng)較多,如排號呼叫系統(tǒng)、公共信息服務系統(tǒng)、計時記費系統(tǒng)、驗票系統(tǒng)、樓宇系統(tǒng)等。
2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過程中的問題
2.1建筑設備與材料問題
建筑設備與材料是影響智能建筑使用質量與安全性的最直接因素,也是目前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很多智能建筑施工現場,存在進場材料不具備產品合格證、說明書的問題,而且設備在進入施工現場前,未進行檢測、登記,或者不具備完善的、能夠證明產品規(guī)格、型號、材質的手續(xù),施工現場設備設施的使用也缺乏嚴格的規(guī)定或標準,難以發(fā)揮出設備的功用。
2.2施工單位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智能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或設計人員未能對項目的施工進度、施工時間,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具體事項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這樣不僅會導致智能建筑施工的工期有所延誤,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質量[5]。第二,在智能建筑施工過程中,未能在施工前期準確掌握項目的施工難點、重點,嚴重時會導致提前擬定的建筑施工方案難以實施。
2.3設計圖紙問題
設計圖紙是智能建筑整體風格與內部設備的全面體現,所以設計圖紙標準與否、合理與否,都會直接影響到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質量。而以目前我國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現狀來看,設計圖紙問題相對較多,例如弱電工程與土建方面,在設計上的一致性比較差,再如部分通道存在問題,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等。舉例而言,一般智能建筑在施工過程中,都會面臨智能建筑內部沒有合適的位置安裝消防器材的問題,這便是由于設計圖紙沒有設計好消防器材安裝位置所導致的;建筑內部相關設備的距離不合理,難以對設備進行有效維護。
3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問題的應對措施
現階段的建筑行業(yè)發(fā)展迅猛,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日漸發(fā)展的今天,建筑工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各個工程企業(yè)在參與建筑工程項目的過程中,都要重視信息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以提高工程效益。
3.1施工材料和設備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的實施周期較長,施工現場的環(huán)境復雜性或者其他不確定因素的出現,都可能會打亂原有的進度計劃,導致工程進度管理的難度增大。而施工材料、設備等管理是否科學,將直接影響現場的施工進度,因此,施工材料和設備作為工程項目中關鍵性的要素,在開展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也需開展信息化管理,為避免施工過程中材料、設備的不合理利用,信息系統(tǒng)內要對每個工程環(huán)節(jié)中的材料、設備資源都加以明確,經由采購、租賃和庫存等文件信息的整合,在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內建立對應的材料和設備數據庫。
3.2加強對施工單位的要求
在施工方面,要增強各個相關單位之間的聯動、協同,確保各個部門緊密配合。第一,在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中,相關施工單位要悉知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大型工程交給專業(yè)的施工方進行設計,而針對規(guī)模較小的工程,則可以由施工單位自己展開設計。第二,在施工設計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要對各分項建筑工程技術進行交底,必須要制定完善、合理的建筑工程技術交底制度,明確安全用電以及施工設計的重要性。
3.3加強圖紙設計審查
一方面,對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的圖紙加強審查,監(jiān)理人員要根據相關設計標準、規(guī)范,嚴格審查圖紙設計內容、設計方案。同時,也要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審查,保證施工現場的條件滿足施工標準。另一方面,不斷提高圖紙設計水平,要不斷提升設計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專業(yè)知識儲備等。
結論:隨著建筑工業(yè)化以及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智能建筑成為未來建筑主流的趨勢,符合綠色建筑的發(fā)展理念。然而,礙于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智能建筑在國內的發(fā)展面臨一定困境。在本文研究中,從施工原材料與設備設施、圖紙設計、施工單位以及建筑承包單位資質這四個方面,闡述了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且提出了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旨在有效提升智能建筑信息化施工水平,進而為智能建筑施工質量與使用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消除其存在的安全隱患,為人們營造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林輝.智能建筑弱電系統(tǒng)施工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探討[J].智能城市,2020,6(15):149-150.
[2]項前.現代智能建筑信息化弱電工程施工中的問題和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6):2.